互联网商业计划书模板 13年互联网商业史和30年改革开放史



  这是个大题目,也是我最近在做的一本书,这里先记录一些个人的思考要点,供大家讨论、批评和指正。

  

  1、很多人把互联网历史从1987年开始算起,理由是那一年钱天白的邮件,但Internet真正接入是1995年chinanet的开通和接入,之前的只能算小打小闹,无法划归到商业历史的范畴。所以,我把中国互联网商业史的元年定为1995年。

  

  2、199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很重要的年份,《经济观察报》的新书《开放中国》也把改革30年的划分成三个阶段:1985年前,1986年到1995年,1996年后。理由是1985年之前是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1986年到1995年则是暗潮涌动的转轨时分,1996年起则重新续起并未断列的改革之路。由此可见,至少经观的同志认为,1995年是个转折之年,是个值得重视的大年份。这样的一个年份催生中国互联网商业的元年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3、财经作家郑作时也把1995年看做是中国的创业浪潮的一个重要年份,认为这一年前后下海的人为第三波创业者,相对与改革开放第一波创业主要是因为无路可走和第二波1992年波受邓小平南方讲话鼓励的创业者来说,这一波创业大多有相当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关系积累,他们也很自然的会去尝试internet这个全新的领域。中学英语老师马云、浙江电信员工丁磊都是这一年决定离开公职准备闯一闯的。

  

  4  1995年,也是海归创业人员回来比较密集的一个年份,《中国企业家》则认为,1995年是海归人员推动了这一波创业热潮(这一观点只能说部分正确),这一年1月,田溯宁和丁健回来了,并开始与国家科委进行合作,张朝阳回来了,他的身份是MIT中国办事处主任,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人物,可在当时,他们也就是个稍微活跃的留学生而已,不过,这些人的回来,也的确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空气。

  

  5  1995年,也有不少人放弃出国,比如王志东,再比如杨元庆,吸引他们留下的理由和那些回来的海归一样,那就是中国孕育着无穷的机会。

  

  6  1995年愿意来中国也有在美国混迹的不错的角色,诸如被熊晓鸽拉下水的美国NASA 的研究员周全,全面主持IDG在中国的VC业务,在最盛的时候,IDG VC自称全中国有可能IPO的公司中的50%都有他们的钱在里面,这和他们1995年就全面进入有关;还有父亲是民主党派要员和社会名流的冯波也回来了,中国最早的两个依靠风险投资成长起来并成功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亚信和新浪都是冯波的杰作,这也是拜1995年早到所赐。

  

  6  1995年的internet,还有一些不应该忘记的角色,张向宁,这一年,这为大二就退学并在22岁前靠国际贸易拿到第一桶金的神奇小子,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因为父亲的病情。不过,由于要用Email和海外大学联系,因此,张向宁萌生了做互联网生意的主意,他和哥哥张向东联合创办了中国最大的域名机构之一万网,之所以说是之一,在1995年,厦门的龚少辉也创办了中国频道,他们两家的竞争贯穿了整个互联网史。万网和中国频道的出现,使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开始夯实。

  

  7  1995年,民间的拨号BBS同时兴起,在这一年2月,马化腾建立Ponysoft,这是1994年5月中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曙光BBS上线后的第二个BBS,也是第一个非学术背景,纯个人背景的BBS,也就是这不久,雷军在北京架了西点,求伯君在珠海架了西线,当时求伯君和雷军刚刚推出的盘古软件并未取得预期,BBS成为他们的疗伤之地; BBS虽然只有两三年的灿烂,但她成功的培养了中国本土对网络应用有感觉的工程师企业家,多说一句,丁磊也是马站的站友,他们的个人私交也是由那个年代开始的。

  

  8  1995年,张树新和他的丈夫姜作贤的瀛海威也问世了,张树新的故事成为一个典型的败局,但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张树新的自我燃烧,中国互联网也很难做到日后的每一年一大步。

  

 互联网商业计划书模板 13年互联网商业史和30年改革开放史
  9  如果要选这一年的互联网的代表人物,我的答案是田溯宁和丁健,虽然这对黄金搭档日后并不那么愉快,但至少在当时,他们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张树新更多属于1996,在1995年,她的贡献并不靠前,甚至不如张向宁、龚少辉、马化腾。

  

  10  从时间上看,1995年-2008年有13年的时间,与30年改革开放史后半段相对重合;按照吴晓波先生的观点,中国30年的改革史是外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三种力量的相互竞合;但在13年互联网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不到国有资本的太多影子,至少他们更多是幕后;即便是跨国资本,至少在这13年的发展中,他们的作用要远远低于本土民营资本。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等问题,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还不能说完全的自由竞争的产业,但很难想象,有哪个行业能比这个行业产权这么清晰,想象力如此之大,财富效应这么明显,社会影响如此深远,至少我想不出来。

  

  11 吴晓波先生关于互联网有个著名的观点:如果中国未来要产生世界级的企业家,那么,很可能产生在互联网领域。至少我们回望1995年,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互联网的智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5900.html

更多阅读

2016商业事件 中国30年商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30年重大商业事件,一种苍桑感浮上心头——无尽的艰辛中又饱含无尽的自傲。这是一个怎样的30年?第一个十年,我们压抑太久从而慌不择路;第二个十年,我们机会难逢从而快马加鞭;第三个十年,我们顺风顺水从而无所顾忌。这3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的赤子之心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变迁包含了太多鲜活的故事,而这些鲜活的故事中大多隐藏着“关键时刻的关键转折”。尽管如今的不少当事人追忆说,这些转折在当时其实是“别无选择”,但转折们汇聚在一起,就成就了一条总体平滑的增长曲线。

公司历史回顾 中国六十年“商业史”的回顾

前后“三十年”:中国六十年“商业史”的回顾改革开放是中国企业产生的基本环境。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生产力首先是“解放”出来的,经济活力首先来自个人和组织受到的各种严格限制的解除(当时流行的说法是“给企业松绑”)。换言之,

改革开放 英文 管金国总裁出席“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论坛”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论坛畅谈改革开放成果,交流企业发展经验管金国:改革开放下一个三十年看我们    2008年10月24日,《人民画报》、《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中国画报》、《经济参考报》、《中俄》

声明:《互联网商业计划书模板 13年互联网商业史和30年改革开放史》为网友梦里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