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四、品位意识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80后”们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和“焦点”意识,培育了他们非凡的“品位”意识。
“80后”一代,是有品位的一代,而不是有些专家评价的那样负面而恶俗。笔者认为,“80后”的“品位”意识真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形态,真正引领了一个崭新的消费时代,真正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
他们鄙视“平庸”,他们排斥“老套”,崇尚一种新颖、别致而惬意的生活方式。他们吃早点,可能不再是“油条+豆腐脑”,而是“牛奶、咖啡+面包”;他们购买家具,可能不再是“古朴、中式”的风格,而是“简约、西式”的格调;他们穿衣服,可能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他们锻炼身体,可能不再是到外边跑随便一圈,而是到俱乐部,练愈加、学游泳、打网球;说到底,如今的“80后”不再是“将就”,而是“讲究”。
他们为了拥有一个名牌产品而敢于花掉自己的血汗钱,甚至自己没钱,借钱也得买。所以,有句经典搞笑段子在“80后”群体里广为流行:“为了中华而努力,因为一包中华好多钱。”
五、娱乐化
“70后”流行“给点阳光,就灿烂”,而“80后”变成“给点阳光,就腐烂”。
贪玩、尽兴,追求快乐生活,是“80后”的典型特征,他们为了寻找刺激、寻找快感而不惜血本,不惜代价。
“80后”一代,从小就成长在相对富足的家庭环境,即便在贫困地区,正因为是独生子,深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爱,从小就受到“末代皇帝”待遇,随心所欲的童年生活助长了他们“娱乐”的心态。
更为重要的是,“80后”的成长恰逢中国第三产业以及娱乐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形形色色的玩具、玩物、娱乐设施和娱乐产品纷纷吸引他们,迷惑他们,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他们在精神追求上更加注重娱乐化,“有钱就花、没钱先贷,图的就是通快”。
有数据显示,多数“80后”把月收入的大约18%花在休闲娱乐上,20%花在外出旅游上,也为此支出的交通费都占到他们月收入的16%左右。这样,就这三项费用加起来就达到54%左右,已经超过他们月收入的一半以上。这和“70后”和“60后”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六、情绪化
我们不得不承认,“情绪化”是任何一个人在他的成长经历中都有过的过程。用它来描述“80后”的个性特质似乎不太恰当。
然而,笔者认为,“80后”的情绪化是有它的前因和后果的,不是青春期的“产物”,而是他们独有意识的“产物”。
独立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做主”心态,而中国文化恰恰是不太提倡个人的“特立独行”,中国文化的根还是“我们大于我”的文化。因此,当他们的“个性”遭遇主流文化的拦截或屏蔽时,不得不“情绪化”。
平等意识滋长了他们的“攀比”心态,而在消费领域里,攀比的前提是足够的财力。
而多数“80后”的父母还没有达到富豪级水平,他们自己也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当财力不够他们去攀比的时候,不得不“情绪化”。
焦点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出名”心态,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为明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的这些心态难以得到满足时,甚至被周围人所轻视或淡忘时,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品位意识滋长了他们的“自恋”心态,但“自恋”不等于“他恋”,他们对自己的完美假设,到了社会上就不一定能够完美兑现。因此,当他们的“自恋”得不到周围人以及社会的共鸣时,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所以,笔者认为,“80后”的“情绪化”是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特征,也是难以回避的特征。尤其,他们对自己收入的“不满”是情绪化的重要标志。
七、无奈的理性化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随着他们相对独立于父母,随着他们渴望成为英雄的梦想,如今的“80后”,基本都选择了独立的生活。除了少数的“啃老族”以外,大部分“80后”都有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
而这种相对独立的生活不得不让他们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不得不量一量自己的消费能力到底有多高。因此,他们的“感性消费”不得不兼顾一些“理性”的因素。而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他们和“90后”的本质区别。
即便他们敢于花钱,敢于消费,即便他们个性化,娱乐化,但基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也有“攒钱”意识和“养家糊口”意识,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快乐和自由。因此,在“80后”群体里,也有一句话广为流行:“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然而,“80后”们的这种“理性”是无奈的,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拥有的“理性”,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而误认为他们放弃追求“感性”。因为,大家不要忘记在“80后”群体里流行的另外一句名言:“你可以像猪一样生活,但你永远都不能像猪那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