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形成了路。举一个不相关的例子,在中国的医药行业里,有很多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在2005年,医药招商模式陷入了低谷,传统招商模式扬弃不掉,新的模式又不成体系。这时在武汉有一家药企,接了一个肝药产品,做了几年成效也不是很大,后来,企业领导层决定采用一种新模式进行招商推广,在行业内,要想改变一种游戏规则,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因为,这不仅是勇气不勇气的事,幸好模式推广成功了,很快这种模式就风行全国,成为了医药招商模式的一个里程碑,至今,全国大大小小的药企还都在模仿和采用,这就是“公益营销模式”。当初能采用这种模式,说明什么?这是一种胆识,中国企业家本是无师本通,先“胆”后“识”,做了才知道。这是中国企业家的性格,也是必然勇气。然而有这种胆识的人不多,因而在经济市场时代,中国的发展更需要的是要有一大批勇于实践的企业家。
谈到商标,这大概是属于创意产业,虽然中国自古以来技术发展中有四大发明名扬世界,也有不少能工巧匠群星闪烁,可是自宋代以后,这关于创造性的技术和观念一直都是处于非主流意识。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置办田产,连处于政治边缘之外的商人,发达之后也是要多买房买地的,真金白银,这样心里才踏实。于是,这才有我们看到的“乔家大院”这样的晋商遗址。
大概这也算是中国商人的劣根吧,实体总比虚拟真实,庞大的实体资产与一张薄薄的纸实要是不同而喻。在中国信用卡销售一直是不大好,是否也是这个原因,鼓鼓的钱包手感温度胜过一张卡嘛。不过想想,也不全是,西方国家在创国之初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这只能是说我们还处aihuau.com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前读书时,不是很明白,老师说过,发达国家都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即是服务型产业。在硬实力具备之后,当然要大力发展软实力。从对商标的重视程度来看,我们的企业家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企业家。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商标的认识和品牌的塑造上一直是处于弱势,现在看来,我们是走了不少的弯路。如误区一:拼市场份额,做市场销量,国内的市场太大了,大家都在努力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能够有利润,有销量活下来就是胜利。在市场的竞争中,很多企业都认为,坚持,就是胜利。——只想着活,可是却没有多想活下来是为了什么?误区二: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手段与合资者和合作者合作,希望借此能提升自已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空间,但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并不是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长此以往,也会使企业深陷其中,不能调头。误区三:商标只是一个名字,一种符号,消费者能记住就行了。其实自主品牌也是不能随便起个名字,是一定要有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的,与消费者的消费情感或是与市场的发展前景或是与国家民族的精神象征或是与历史文化的归属感相同。没有积累和底蕴,品牌再知名,也成不了名牌,更成不了世界名牌。
有经济学家预言:“世界性的注册商标是一个国家的国宝;那个国家拥有众多的注册商标,它就是未来世界的经济强国。”如今我们很多企业家是自己的孩子自已养,能养大就不错了,要不要商标,重不重视商标,这已是一个远见问题,企业家不能顺应市场环境的改变,而应是借助市场环境来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公司品牌价值。自改革三十年来,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企业发展,满足于眼前的利润和产业模式,中国企业好像也活得很滋润,享受着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声誉。可是我们发现我们只是处于产品价值链上的最小的一环,是国际经济中的“低端生物”,外企可以凭一个技术,一个LOGO就可以攫取产品价值利润的90%,我们越往高处走却越是严峻,外企能走在我们前面的不仅只是凭着硬实力,还有他们的软实力,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案例一次次的让我们触目惊心,可口可乐一个LOGO就值得600多亿美元?微软的垄断性反盗版宣言,破产的通用一个悍马商标(注不包括技术设计)还能卖出上亿美元?引进的核心技术,产品每卖一台,都要向对方支付专利技术费?知识产权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值钱?目前,90%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四大年产量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企吃掉了3个;国外品牌在化妆品市场占75%。
如果没有注册商标,发展中国家永远要出卖廉价资源和劳力。不打造自主商标,没有民族品牌,中国就会失去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这是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使命。经济危机的到来打乱了很多国际品牌的市场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中国市场的扩张起到了缓冲作用。
商标体现着知识的价值,建立商标战略,并不是我们做不好,只是我们重视得比较晚罢了,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小企业商标照样可以走出国门,商标这个平台之上可以承载一个国家的重量,如今国家也在鼓励企业发展商标战略,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希望这次危机,能真正触动我们企业家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