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不敌排名压力
基金经理,百万年薪,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惹来外界的诸多艳羡。但作为大多数从业人员,却感慨基金经理是一份“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职业。
“国内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在海外市场,共同基金一般只选股而不择时,同类型基金之间的业绩差异很小。但在国内,基金经理既要择时又要择股,基金业绩分化很大,造成行业竞争很惨烈。”刘祺感慨,国内很多基金经理为此长期失眠。
“晨会,看一堆研究报告,到上市公司调研,根据行情和头寸进行细微的调仓,看美股的走势,关心全球经济状况、资金流动和股市动态。”今年42岁的赵海说基金经理实在是太累,辞职只是不想自己那么累。
这种精神压力,业界人士将其称之为“天天都是在火上烤,忍受万人的指点,天天都在比赛,在市场中搏杀”。而这一切的付出,换来的不过是百万年薪。很多基金经理对此“感觉很不满”。
2007年,李彬管理的百亿基金取得了排名靠前三分之一的业绩。为此,他预期自己2007年的奖金至少能拿到三四百万元。但当奖金到手时,他发现那数字还不到200万元,“心理落差很大”。
多位业界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行业排在前十名的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达5年以上,薪金是税前五六百万元;中型以上基金公司、有几年行业资历且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税前年薪是三四百万元;大多基金经理是税前两百万元左右的身价。但这只是税前收入,按照国内最高45%的累计税率,最后拿到手的只有一半多。
“曾有一家基金公司来挖我,说年薪300万元,这比我目前200万元的年薪高出100万元,乍看之下很有吸引力,但其实只是多50万元而已。”国内一位基金业人士戏谑说,基金经理的税前收入,也是如其职位一般光鲜,但实际到手的并不多。
忙与累和收入之间的不对称,让很多基金经理不满。但自身的存在价值,更是坚定了不少人离开的决心。
“按照目前共同基金的产品设计,市场上涨时就应该去买指数基金,主动基金是很难跑赢指数的。而在市场下跌时,最好的防御是持有现金。而最低仓位的限制,也让基金经理很难有作为。”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基金观察INSIGHT
合适的激励在哪里?
公募的人才涌向私募,这趋势看来是止不住的。
不仅仅是南方王宏远,交银施罗德李旭利,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离开。离开是必然,公募基金的体制决定了它留不住人才。这是业内人士反复向记者强调的一点,只要稍微有能力的人,在公募平台学习一段时间,当基金公司的百万年薪不具有足够吸引力时,必然都会离开。
人才的流失,不能不说是当前公募基金行业令人忧心的局面。新基金不断获批发行,专户一对多业务马上要开闸,年金、社保等业务规模也在扩大,基金业本身就面临人才储备不够的挑战。而优秀老将的离开,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在为期两个星期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基金经理反复提到在私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理由有两点:第一,可以自己理财;第二,自己做私募,即使目前收入并不比公募高很多,但未来收入可能是在公募的10倍以上。
但他们同时也承认,私募比公募会做得更辛苦,从资金募集、团队建立以及研究和客户维护等,基本都要亲手打理。如果在公募有足够高的收入,可以专心做研究和投资,他们会选择继续留在公募平台上。
这或许从侧面映射了公募机制的问题:基金经理不能炒股,他们只好炒港股,无法全心投入地研究A股;不能按照自己的个性来投资,只好自己开公司组团队;没有很好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如自己做私募。
一位曾在合资基金公司就任多年的基金高管直言,外资的优势在于管理细节和流程做得很好,基金公司引入外资,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有那么多的投资秘诀可以挖掘。然而,如果将这笔外资的股权分散给员工持股,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以及投资总监的积极性都会大大提高。
“并非国内的基金业人士不懂得流程和细节,大家只是不想做,因为公司不是我们自己的。”在这位高管看来,这就是最本质的原因。
就如新开展的专户一对多业务,总是招不到合适的投资经理,也是这职位缺乏激励所致。
两个星期内,记者寻访了两年间离职的十多个投资界人士,对基金经理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否能有一些办法能改变这种人才不断流失的趋势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股权激励机制,但在国内,别说是现在,就算是10年后也不可能实现。”前述基金业高管直言,不少圈内人士与监管层沟通过,但现实就是基金业的股权激励机制是不可能放开的。这也意味着,公募涌向私募,依然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