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说真话 如何判断PE是否“说真话”了(一)



  在利益驱动下,PE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他们有潜在的动机不“说真话”,如何区分真话假话也有学问。

  有着资本界“蒙面侠客”之称的私募股权基金(PE),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带着神秘的色彩。这些年来许多引人注目的企业通过IPO上市,其背后都隐藏着私募基金的影子。但是在利益驱动下,私募股权基金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他们有潜在的动机不“说真话”,通过故意高估其持有的未上市公司的资产的价值来提高回报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这种不“说真话”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实际风险可能比私募股权基金所声称的要高,而实际回报可能比私募股权基金所报告的要低。其结果是机构投资者把钱投给了较差的私募股权基金,优秀的私募股权基金被较差的私募股权基金所驱逐出市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得到的回报降低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上的资源未能最有效地得到配置。

 努力说真话 如何判断PE是否“说真话”了(一)

  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对象往往是尚未实现公开上市的新创企业,从技术、市场、财务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由于缺少二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流动性要远远低于私募证券基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要高出许多。

  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资产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不能得到发挥,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难以评估。在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基金投资人自然期望其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能够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定期不定期的披露经营信息,增强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减少市场初期最易出现的道德风险。然而,私募股权基金几乎不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也不承担信息披露的义务,一直以来该行业的规模、成本、收益等基本信息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私募股权基金对其回报水平有限的信息披露,决定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而在私募股权基金回报水平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对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低流动性的未上市公司的资产的未实现回报的估值。

  机构投资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实际投资情况并不了解,难以了解私募股权基金详细的投资组合、投资比例、投资行业等情况。如果投资者不能从其他途径进一步了解到有关信息,在选择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投资时,只能用私募股权基金披露的过去的投资回报水平来衡量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水平。作为代理人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深知,如果私募股权基金的回报水平很低,将难以再次向机构投资者进行融资。

  在私募股权基金的经理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下,当前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回报水平“说真话”了吗?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Douglas Cumming的文章《国际上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和信息披露》(Private Equity Returns and Disclosure around the World)探讨了私募基金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是否“说真话”的问题。该文认为影响投资组合实际回报水平表现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环境、私募股权基金的特性、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特性,以及私募股权基金与被投资公司的交易安排等。

  相对机构投资者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绝对的信息强势地位,完全有可能利用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性而操纵投资回报水平,进而左右投资人的投资决策行为。如果高估现有投资价值的好处大于高估现有投资的代价时,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将有动机去故意高估基金中的资产价值。既然如此,那么私募股权基金在什么条件下更有可能不“说真话”呢?

  Cumming教授通过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私募股权研究中心(Center of Private Equity Research)搜集了丰富的私募股权基金在1971年至2003年向投资者公布的数据,包括了72位私募基金经理掌管的221家私募股权基金的5038个投资组合。根据Cumming教授的研究结论,私募股权基金在以下条件更有动机去高估尚未实现的投资价值。

  第一,越具有信息不对称特性的投资,越容易出现资产价值的高估现象,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机构投资者很难分辨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对资产实际价值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Cumming教授认为当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组合中企业数量较多、被投资企业的规模较小,或者被投资企业属于某些特别行业的时候,私募股权基金会更有动机去刻意高估被投资企业资产的价值,这一点和Kanniainen与Keuschnigg(2003)的研究结论十分相似。

  第二,相对不够严格的会计标准以及不够清晰的法律体系会诱使私募股权基金不向投资者透露真实的投资情况信息。Cumming教授将不同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所处于的法律环境的要素进行了拆分,并对不同法律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内部报酬率水平(IRR)进行比较发现,在法律体系以及会计标准相对不完善的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未实现投资所报告的内部报酬率水平平均要高于那些法律体系以及会计标准完善的国家的基金。尽管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内部报酬率数据的方差较大从而使得这种报酬率均值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但至少数据暗示出私募股权基金可能在不完善的体系中不“说真话”的趋势,而且值得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私募股权基金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式。在一些会计标准不够严格的国家,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将投资回报的高估归因于市场环境恶化导致了被投资企业最终实现价值的下降,那么私募股权基金刻意高估资产价值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声望损失就较小,更有动机去做出高估被投资企业价值的行为。

  第三,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的个人声望是不可或缺的品牌资源,管理者的投资运作理念先进与否,以及其在市场中形象的好坏决定了该基金能否在市场上获得充裕的资金资源。因此,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为了维持“声望”这种无形资产的时候,就不得不尽量“说真话”。现实经验也表明,私募股权基金的声誉成本的大小与未实现投资的估值高低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Cumming教授将具有不同经验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进行区分,并且以五年的时间为标准区分了这些基金的成立时间长短。结果显示,缺乏足够行业经验和声望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由于在市场上积累的声望较小,因此高估资产价值可能带来的潜在声誉损失也较少,而且为了证明他们的投资能力并吸引市场上更多的机构投资者的注意,他们比那些资深的经理们更有动机去高估其投资的资产价值。此外,那些成立时间少于五年的基金更加不愿意向投资者报告他们在尚未实现的投资上的损失,原因可能他们更需要尽快获得足够的声望以吸引市场上其他投资人的投资。相比之下,有丰富行业经验和声望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倾向于保守地对未实现的投资收益进行估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633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 建立高效医药营销体系的游戏规则(一)

建立高效医药营销体系的游戏规则(一)随着医药行业新形势的快速发展,现在制药企业的营销体系也在紧跟潮流快速改变着。由于医药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这导致建立高效率的医药营销体系有着自己独有的方式和方法。笔者史立臣历经2

如何挖掘卷烟销售潜力 如何挖掘老产品的销售潜力(一)

  什么是老产品?   什么是老产品?相信每个营销人都能给出不同的定义。大部分人会认为产品上市时间久远即为老产品,而对于多长时间才叫老却没有统一的界定。是上市3-5年?上市10年?还是上市30年?也有人定义老产品是相对新产品而言,相对于

形容销售火爆 服装企业如何让火爆销售锐不可挡(一)

世界是不公平的。拿服装专卖店来说,有些店铺一月便可实现销售额几十上百万元,甚至更多,而有些店铺一年都难以销售超过30万元,甚至20万元也达不到。不公平吧!不公平吗?想来想去,其实也是公平的,例如销售好的服装专卖店往往在品牌、产品、店

论如何走上富强之路 家纺创业 如何走上创业成功之路(一)

一个新家纺创业者的诞生往往是伴随一种开始的。对于家纺创业者来说追求家纺创业成功是人生永远的目标,渴望成功,人之常情。然而茫茫人海中那么多的创业者,却只有少数人能够打开创业成功的大门,成为精英。因此以下几大点帮助你开启成功

声明:《努力说真话 如何判断PE是否“说真话”了(一)》为网友笙歌白云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