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率为何那么低?大学生就业难在哪儿?民营、国有、外资企业,哪一类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力量?
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以下简称"麦可思"),通过20万样本、覆盖中国2113所高校、1276个专业的专业数据,完成了对毕业半年后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的调查,并发布了《2008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最高的五项能力分别是积极学习,掌握方法,有效沟通,学会聆听,理解他人.而作为大学生的最大雇主,民营企业吸纳了本专科毕业生共计197.5万人,占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40.2%.
毕业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提高31.7%
报告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应被推迟到毕业后,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态.
调查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已经落实工作的有55.8%,大大低于半年后的87.5%实际就业率.麦可思研究负责人王伯庆分析称,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提高有两个原因:一是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二是毕业生遭遇到求职挫折后会调低偏高的就业期待.因此,毕业时的就业率不能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态;毕业时的就业统计方法不科学,不能用来考核大学教育的成就.相反,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态比较稳定,能较好地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见图一).
中国教育部公布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人.按图一麦可思调查所示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比例计算,则就业人数达到约420.26万人,而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7.5%.
另按图一所示比例计算,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有60万失业大军,其中有44.55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4.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0.99万放弃求职和求学,成为所谓的"啃老族".
控制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有助解决失业?
麦可思调查了最热门的10个本科专业的供应量和就业量.报告认为,我国最热门的本科专业人才均呈供大于求,是造成应届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从图二可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和法学这3个专业半年后失业人数均在10000人以上,而这10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达6.67万,占中国本科总失业人数的32.9%,对各高校、地区和全国的失业总体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最热门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商管理是2007届毕业生最多的专业,最少超过7万人,最多达到14.47万人;而排名第10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也有5.37万人.
而在供需差距最大,即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就占了9个.这充分表明,热门专业今天有生源、明天无就业,需求量不足,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业,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王伯庆表示,对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招生规模采取宏观控制,消除供给结构性失业,才能有效降低失业总水平.
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较多的本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应届大学毕业生亟待提高五项工作能力
调查显示,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在工作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五项基本工作能力是相同的,只是重要性程度有差别,前五项能力主要是学习和沟通能力.从图三可以看出,目前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水平都达不到工作要求.
在2007届本科毕业生工作要求水平最高的五项基本能力中,工作对大学生积极学习能力的要求最高,达49%;学习方法能力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次之,为46%;而积极聆听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分别占44%.
与此相对应,该五项能力中,工作要求能力水平和大学生毕业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水平差距中,最大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差距达7%;积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能力和积极聆听能力列第二梯队,差距为6%;理解他人能力的差距则只有4%.
民营企业成为雇佣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
报告表明,民营企业/个体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共雇佣本科毕业生73.3万人,占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6.2%,雇佣高职/专科毕业生124.2万人,占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的57.1%,本专科共计197.5万人,占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40.2%(见图四).
相应地,国有企业吸纳本科毕业生、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分别只有53.6万人、36.4万人;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分别接纳前两类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47.7万人和37.9万人、25.0万人和15.7万人.值得一提的是,非政府、非盈利的NGO组织吸纳的两类毕业生人数也分别达到了3.2万人和3.3万人.
不难看出,民营企业和NGO组织是两类接纳高职/专科毕业生多于本科毕业生的组织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