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什么档次 上海科技大学长成记



     发挥科技载体作用,对接“中国硅谷”建设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是2013年9月3日的开学典礼还是让上海科技大学(筹)(下称“上科大”)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年级研究生徐真至今记忆犹新。

  “典礼上设置了一个介绍入学新生的环节,各学院负责人逐一念出每一名学生的姓名,屏幕上同步显示出这名新生的照片、姓名和一句个性化的自我描述。”当天的开学典礼,一上来就让徐真这位本科毕业于中部省份一所高校的新晋研究生及其299名同学感受到上科大这所筹建中的大学不一样的魅力。

  还是在是次典礼上,上科大筹建工作小组组长、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为新生们做了题为“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讲话,寄语学生们要“做得了钢铁侠,坐得了冷板凳”。

  “上科大也许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筹’字还没去掉,但已经招收研究生的大学。”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江绵恒还一一宣读了12位担任上科大教授的两院院士的名字。他表示,该校还引进了一批来自海外的年轻教授,“他们马上就要到了”。而早在2012年12月28日,上科大校园建设即正式启动了。

  上科大,这所由上海市政府和中科院共同筹建的新型大学就此揭开了面纱。事实上,作为引进新型教育理念,打破高等教育改革桎梏的典型,此前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几所高校的成立令人关注。上科大毫无疑问同样承载着人们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科大筹建工作组副组长印杰多次表示,上科大不是传统意义的学术型研究教育机构,而是构建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接“中国硅谷”建设,“在学生培养上,上科大准备采用书院制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办学: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

  诚如江绵恒所言,“上科大不是一所昨天想起今天就建的大学,而是经过了10年的酝酿和筹备”。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早在2003年,中科院领导就提出了建立上科大的设想,并且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积极响应。唯一不同的是,最开始并没有出现上科大的名字,而是以“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上海高等研究大学(筹)”的面目出现。

  2008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的《进一步深化院市合作协议书》上明确写到:决定合作建设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暨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建设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到2010年12月26日正式入驻上海浦东科技园。

  直到2012年4月28日,在教育部的批复中,才正式出现上科大这一称谓—教育部根据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筹建上科大, 学校代码为14423,筹建期为二年。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上海有一所“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该校创办于1958年,初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1959年正式命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为中科院、中央部委直属重点高校,1994年并入上海大学。

  按照设想,未来,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是经教育部批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

  但从前述历史不难发现,上科大的筹建离不开中科院,尤其是中科院上海分院。事实上,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所属的研究院全程参与共建办学,学校与各研究院所的教育资源、科研设施、技术平台等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划中还明确写到,上科大将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内融为一体。

  以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在2013年10月11日的采访中,该学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学院的设立得到中科院上海分院各研究所—包括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天文台和上海高等研究院— 的大力支持。今后,学院将继续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

  从上科大的院、所设置上,同样可以看出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影响。筹建中的上科大包括四个学院和两个研究所,分别是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

  上述院所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恰好是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强势所在。据了解,目前中科院上海分院,在上海地区共有11个事业法人研究机构,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空间、海洋、人口健康等科技前沿、战略方向和民生需求,在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并进行高技术研发。

  除此之外,未来的上科大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在师资队伍和招生上同样会有很大的重合。印杰就指出,上科大的教师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将交叉讲学。

  据了解,中科院上海分院现有一支万余人的科研、管理和支撑队伍,其中固定人员8000多人;直接从事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5000多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800多人,“两院”院士共计62人。

  至于招生方面,上科大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明确写到:上科大2014年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各研究院所招收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由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各院所代招。学校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院为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学:诺奖得主授课

  按照规划,上科大坐落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部、有中国“硅谷”之誉的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内,紧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面积近1平方公里。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上科大无论是在科研创新还是创业上,都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天优势。

  “上科大将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研资源,致力于创新价值链整合,努力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要打造中国的‘硅谷’,将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结合,为国家培养创业人才和学术人才。”印杰表示,上科大不是传统意义的学术型研究教育机构。

  对此,中科院上海高研院院长封松林就表示,将来高研院的许多实验室将向上科大开放,使学生在夯实宽厚的知识基础的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头脑。浦东科技园和高研院都是以解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为己任,以与企业密切合作、带动产业升级为宗旨的一方科技高地。

  上科大瞄准创新市场,大有借鉴美国硅谷经验之势。

  有美国硅谷的研究表明,一个地区要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就要建设科技中心(technology hub)。而创建一个科技中心需两种人同时存在:富人和书呆子(rich people and nerds)。前者主要是指创业投资者,后者则是指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

  而提及美国硅谷,有两所著名大学和它紧密相连,一是斯坦福大学,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显然,上科大想成为中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上科大的课程设计将邀请国外知名高校加盟。其中,一些学院的在线课程甚至就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来设计的。

  同时,为了打造中国“硅谷”,上科大还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教授。资料显示,上科大目前已从中科院聘请了200多位具有正高职称的教授,包括24位院士、28位国家和地方“千人”、67位国家“杰青”。学校的另一部分师资则来自海外,已经签约的师资名录上,包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首位接过上科大聘书的“诺奖教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结构生物学教授罗杰?科恩伯格,他是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目前已受聘于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

  2013年3月26日,上科大迎来了第二位 “诺奖教授”—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从江绵恒手中接过聘书,出任上海科大iHuman研究所教授。

  第三位则是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6月,罗斯曼已受聘成为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

  “上科大引进海外师资的规格之高为国内高校罕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

  注重创新和创业教育,将是上科大最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根据计划,上科大学生规模为6000人,包括2000名本科生和4000名研究生。第一批研究生2013年入校,第一批500名本科生2014年入校。

  上述4000名研究生中,有1000名为应用型硕士,学校对他们的要求是,应同时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和创业能力。

  在本科生教学方面,上科大也会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比如,要求本科生大一暑假的“社会调查报告”,不仅要书面写下,还要有分析,并作口头报告;大二暑假的“行业科研调查报告”,再增加文献调研的要求。“只有通过了加上毕业答辩在内的这三次考核,方可毕业。”印杰说,到研究生阶段,在确定导师前,学生必须在至少5个创新团队中轮转过,以避免硕士、博士“一头扎进专业中,不闻实验室外事”。

  招生:仍以高考成绩为主

  作为教育部在上海的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之一,上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锁定于“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创业与管理的高级人才”。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由于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度更直接、更广泛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日益增强,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高校招生、学生培养一直到学生毕业,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批评不断,纷纷呼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打破现有的高等教育现状。

 上海科技大学什么档次 上海科技大学长成记
  尤以上海纽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方科大”)的成立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其中被视为教育“特区”的上海纽约大学,同样是2013年招收首批学生。而南方科大,在录取模式上提出“6+3+1”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占10%、复试成绩占30%;学校管理上提出“教授治校”、自主颁发学位证书,更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验田”。

  在教育创新上,上科大又将如何做呢?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在学生培养上,上科大准备采用书院制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其中,所谓“书院制”,就是让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住在同一个书院中。印杰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这有利于学科交叉,并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同时,学校师生比在1∶8到1∶10左右,老师会在书院中与同学进行更多教学外的交流,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熏陶。未来上科大800名高水平师资保证了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他们可以及早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或成果转化中。

  此外,上科大在院系设置上突破常规,大量精简。“上科大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没有关系,这是一所全新的大学,仅设四个学院,下面不设系,一改高等教育综合性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 印杰说。

  从这些做法不难看出,筹建中的上科大将明显不同于国内现有的高校。但是它并没有与南方科大一样,在招生和学校管理上对现有的教育制度有重大的突破。

  首先,以招生为例。“2014年的首届本科生,我们还将以高考成绩为主。”在2013年10月11日的采访中,上科大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种种迹象表明,筹建中的上科大仍难摆脱依照高考成绩招生的模式。尽管此前有报道称,上科大招生暂时可能优先考虑保送生,在录取上也不会只看高考成绩,甚至希望能够借鉴一些成功的招生政策。

  其次,在学校管理上,由于脱胎于中科院上海分院,上科大也难以采用“教授治校”的模式。“从目前的资料看,上科大也不会是自主颁发学位。”教育专家熊丙奇说。

  在熊丙奇看来,一所高校能否体现创新,关键是看它是否拥有办学的自主权。而办学自主权中除了包括学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术自由等,更重要的是招生自主权。否则,一切将成为空谈。

  “如果将来把上科大摆在提前批、零志愿,学生仍要以填报志愿的方式去报考的话,那么,学校的创新将大打折扣。”熊丙奇说。(文中徐真使用化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696.html

更多阅读

超平价,超耐用,超实用的包包-Charles&Keith charleskeith什么档次

今天用了三个超还体现这个牌子,其实对它的爱远不止这三个包。我承认,有时候大家为了推荐某样东西,可能会有小小的over,但是对这个牌子的爱,真的这些词一点都不够,如果加上新潮,轻便,质量优这种俗词,也一点都不为过。好了,还是摆事实来讲道理吧

荷兰Oilily女包/童装 oilily是什么档次

Oilily女包/童装由创始人Willem en MariekeOlsthoorn创立于1963年,是来自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时尚品牌。多年来Oilily专注于女性和儿童的产品开发,致力于将欧洲的奢华艺术融入更多消费者的生活。Oilily推崇对复古风的追忆和肯定,着力

最新全球十大奢侈品牌排行榜 托德斯什么档次

十大服装唐纳·卡兰、路易·威登、夏奈尔、范思哲、迪奥、古驰、瓦伦蒂诺·加拉瓦尼、PRADA、GUESS、乔治·阿玛尼相关信息:他们以更前卫、更时尚、更高贵的手法描绘了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时代气息,以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现独特的魅

宁波杉杉男士西服/衬衫 杉杉西服什么档次

宁波杉杉男士西服/衬衫始创于1980年,前身为宁波甬港服装厂,1992年与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杉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杉杉牌西服曾先后被国家计委、纺织总会和国

声明:《上海科技大学什么档次 上海科技大学长成记》为网友菈神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