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效果初现 江浙经济遭遇“拐点”



 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效果初现 江浙经济遭遇“拐点”

    "接不到订单只能等死,做了成本又那么高,根本就是赔本." 杭州汉龙威尔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萍今年以来已经见惯了周围不少企业的退出.尽管是酷暑,也难以改变纺织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席卷至今的"寒冬". "不做等死,做了快死"的状态是不少浙江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

    江苏的情况也一样.在四大丝绸之都的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很多企业在刚接下订单的时候都以为能够赚个几十万元,然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到最后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很多.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张家港市大洋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说,他在为一家倒闭外贸企业的近百万元欠款发愁.虽然不直接做外贸,但他为外贸企业提供纺织布料,也间接受到了影响."当地的大企业都已经减产1/3以上,你说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怎样?"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纺企仍在靠去年的订单"苟延残喘",今年广交会的冷落门庭昭示着下半年乃至明年的衰败,真正的冬天仍未到来.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表示,长三角经济长期以来被称作"板块经济",以规模小、发展快而著称,在原材料上涨、经济形式不景气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统计数据显示拐点来临

    纺织行业是这两年国内外形势紧逼下的重灾区.外向型经济、民营企业天堂的江浙无疑受到了最大的冲击,成为了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上半年经济走势数据中最突出的样本:出口、工业增速、企业利润增速下滑都在江浙上演,宏观调控的效果在江浙凸现.

    浙江省经贸委7月9日出笼的《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显示:浙江省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增长率12.4%,比去年同期降低11.5个百分点(近5年在25%~30%之间),创下1998年以来的10年最低(见图一).1~6月份,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3836.7亿元,增长12.2%,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

    1~5月,浙江省企业利润总额635.5亿元,增长14.1%,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见图二).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

    与此同时,浙江企业家信心大大下降,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2.4和131.5,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和23.3点.报告认为,"目前浙江出现经济过热的可能性很小,而经济趋冷的风险在增大,必须突出防止经济下滑,尤其是防止工业增势回落过快、过大的风险."

    江苏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同样趋于放缓,主要指标增幅同比均有所回落,尤其是效益指标增幅大幅下滑.上半年,全省、全社会工业用电同比增长9.1%,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1~5月份,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9%,增幅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2%、17.5%,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见图三至图五).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立成不太认同"拐点"说.他认为上半年浙江整体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增幅在12%以上.从1996年到去年的12年间浙江经济一直在10%~15%区间以内波动,近年上半年很难判断进入拐点,仍然处于高位的平稳运行阶段.尽管有所回落,估计下半年经济不会大幅下滑.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认为,1~5月,江苏省投资、消费、出口均保持23%左右的增幅,均较大幅度地领先GDP的增长.江苏经济仍然处于投资推动为主的增长阶段,投资增长是GDP增长的主要动力.江苏经济小幅回落,是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积累的结果.迄今为止,江苏经济增速并未出现急剧的滑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小幅下降是向经济增长潜力回归的表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周期性波动.

    也有专家表示,作为两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江浙对宏观调控政策信号的反应也最为灵敏,在经济周期波动上的显示也比较快,今天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在几个月后出现在全国其他地方.

    外贸困境

    "浙江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最主要的是外贸企业.外贸企业中最主要的是单一外贸企业."而目前,浙江外贸中小企业的困境正被媒体热议,"4把刀1根绳子"是一个流行的说法."4把刀"是指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猛涨、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激增、外贸困境(美国次级债危机和出口退税下调、贸易摩擦),"1根绳子"指信贷收紧.信贷收紧使得不少企业只好投身于"民间高利贷"的无底洞,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现象在浙江频现.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面临很多不利因素,下半年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压力较大.

    除此之外,"浙江制造"盲目投资、低价低质、低附加值的缺点也被反思.

    浙江省委高层认为:面临能源、土地等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以及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从国际经济环境看,浙江省经济对外依存度大,出口型、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经济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从经济结构看,浙江省产业低、小、散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江苏情况稍好.虽然也是外向型经济,但是外商投资和进口占相当比例.换句话说,不像浙江单靠外贸"一条腿走路".1~5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1590.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出口总额93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增速在去年同期超常增长31.1%的基础上回落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对东盟的出口总额达到87.3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5%,一举超过日本、中国香港,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宋林飞认为,江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一系列新变化.一是优化出口结构,引导出口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二是努力开拓多元化的市场,鼓励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拉美市场等新兴市场;三是努力创新引资方式,只引进技术含量高、占用资源少、环境友好型项目,引导先发地区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引导后发地区扩大外资引进与设备进口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四是加大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重点开拓资源性开发项目,建立资源性国外生产基地.

    经济主旋律:保稳、促调

    6月16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出了"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八字方针."保稳",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治标;"促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治本.

    江苏省政府的政策也暗合这二字.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近日表示,"要坚决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落"、"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实行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另外,他表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向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葛立成认为,光靠"倒逼"机制不行,政府还要有一定的扶持引导机制支持企业改变盈利模式,尤其是中小企业.另外,在省的层面上还需要宏观方面的体制环境支持,比如理顺目前扭曲的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等.目前来看,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常突出,需要有制度保护民企技术创新.

    最近浙江为解决中小企业困境"不遗余力",决策层频开"救急"会议,多部门联合完成关于中小企业现状的调查报告投书国家发改委、试点小额贷款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筹划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等,"两年扶持1000家成长型企业,3年扶持1万家成长型企业".另外,省级财政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各地对外贸易发展,调整外经贸结构.总之是为了政企合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这样的做法引起一些人士质疑.有人认为地方政府充当民企"代言人"、向中央"要政策"的做法是计划经济的表现,不能在经济好的时候不要中央干预,不好的时候要中央政策支持.而集中于江浙的外贸型企业目前面临的生存压力,正是我国近几年来既定的外贸调整措施力度开始显现,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出口型企业的阵痛是经济长久发展的必经阶段,宏观调控取的应是国内经济健康与社会稳定,舍的应是外部顺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6991.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频闪闪光?频闪功能的使用及效果 闪光灯频闪

就普通摄影而言,一般只能在一个画面中记录下被摄体的某一瞬间影像,而不能记录其运行的过程。在体育摄影中,摄影师利用高速马达配合多次曝光来完成运动员连续动作的拍摄。但是如今的数码相机大都没有多次曝光功能,不过利用频闪闪光技术同

家装年末活动 人保寿年末再“补血” 产品转型效果初现

      一边是集团高层人事变动,一边是寿险公司发次级债以备明年市场拓展,2013年年末人保集团显然很忙碌。  12月10日,人保集团高层变动,保监会批准原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担任人保集团总经理,唐志刚、俞小平担任副总经理。次日,保监会

声明:《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效果初现 江浙经济遭遇“拐点”》为网友你的倔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