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抢滩工业旅游:将“管理”营销给游客



  在阴山南麓的呼和浩特,蒙牛和伊利,这两个中国最知名的乳品企业,支撑起了乳都的盛名,也牵引了无数企业家的目光。

  开放自己的工业旅游,将旅游与企业管理甚至是品牌营销相融合,这是蒙牛和伊利“品牌”生产线上的重要链条。

  飞越湛蓝色的天空,穿过牛羊成群的美丽大草原,在呼和浩特的开发区和郊县,一群来自上海的企业家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朝圣”。

  从生产线到管理内核,企业家们亲临现场,迅速被折服。蒙牛和伊利的工业旅游式的营销,无疑是巧妙的。

  工业旅游

  大转盘式的自动挤奶设备上面可以站60头牛,这些受过训练的牛在转盘上转动一圈就挤奶完毕,再循着原路回到自己的牛棚。这里是蒙牛的挤奶工厂。

  作为辅助设施,带有红外线的自动赶牛门像长臂一样,当牛不走时,它就会伸臂推牛。一头牛每天平均挤三次奶,平均年产量达到8~10吨。

  旁边还有舒缓的草原歌曲,牛栏中有专门给牛搔痒的设施,牛痒了就过去这台类似自动擦鞋的设备边蹭一蹭。

  这是动物福利思想的体现,旨在给牛一个细心的照顾来提高产品质量。“善待每一头牛,因为它们都是母亲”的标语在厂房上方非常醒目。

  每头牛耳朵上有黄色的标牌,这是他们的身份证,显示他们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信息。背部有不同的颜色,表明他们属于哪个宿舍。这些都令由上海皇宇集团组织的这群企业家惊叹不已。

  在蒙牛的现代牧场中,一共有四种挤奶模式,除了上面这种并行式的挤奶方式外,还有机器人挤奶、鱼刺式挤奶和并列式挤奶。比如机器人挤奶采用24小时“自愿”挤奶,红外线清洗,还有挂奶杯,这是示范式的项目,每天可以挤约80头牛。

  而奶农的牛通常送到鱼刺式的挤奶工厂。这里的地面每两小时自动冲洗,冲到沼气发电厂。沙子下面有地暖设备,供牛取暖。每天,送奶车还从各地奶农的收奶站处把奶源收集起来,送到这里进行加工。

  现代化的生产线背后,有先进的管理支撑。在蒙牛的六期工厂,包含管理人员在内一共只有296人,但在利乐的全自动线上,每天却可以处理2000多吨牛奶。

  和很多企业不一样的是,办公室里,每个员工桌子上都有一面镜子,上书,“你的表情代表着你的态度”。

  企业治训贴一旁,员工可以时常看到,烂熟于心。

  车间里的员工也会常常受到提醒,原因在于,生产车间里,他们的业绩考核表格都张贴在醒目的地方,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考核情况,一目了然。

  而在伊利,也同样有这样先进的生产线和管理方法。

  收获管理

  通过参观与介绍,企业家细致观察,深度思考,其思绪飞扬,记者不妨散记几则于此:

  管理藏在细节中。在蒙牛的实验室,为了防止化学试验损伤眼睛,几个实验室门口都有专门的冲洗眼睛的设备。伊利则根据来访客人情况随时更改电子显示屏的欢迎辞。如访问当天,尽管人头攒动,皇宇企业家俱乐部的企业家们仍欣喜地看到了欢迎自己的字幕,对伊利的精细印象深刻。

  标语的天地。不管是蒙牛还是伊利,公司的生产线、挤奶工厂、研发中心和一些公开区域,都布满了标语。“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控制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有些是对员工进行道德和伦理的教育,有些是管理的理念;有些是企业领导人的座右铭,有些是从其他企业借鉴而来。它们起着警示、提醒的作用,同时也朗朗上口,对于公司文化的传播很有价值。

 蒙牛伊利抢滩工业旅游:将“管理”营销给游客

  营销无处不在。企业家们的汽车还没有到位于和林格尔的蒙牛厂区,就有若干“中国乳都”之类的广告牌。在临近蒙牛的一片区域,一栋多层建筑的低层全部是各种商店,店头都统一用蒙牛的LOGO,但这些店销售的东西,却可能与蒙牛完全无关。甚至游客的游览车都不忘打上公司的LOGO。

  创新是成功的秘诀。两家企业都在国内较早采用利乐包装生产线,使得牛奶通过盒装迅速走向市场。新的利乐包装使得产品具有6~8个月的保鲜期。而按照过去的生产方式,产品没出内蒙古就过期了。伊利成为颠覆中国乳业生产模式的领军企业。谈到如何面对成本压力,伊利总裁张剑秋首先谈到的就是产品创新。在营销方面的创新也是两家企业成功的主要秘诀。伊利当年生产雪糕之初,用飞机在包头投放雪糕票,凭雪糕票来领取雪糕,结果一炮而红。为了打开湖北市场,想到了曾经出塞在内蒙古的王昭君的故里就在湖北,大打感情牌,推出“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百万支雪糕送武汉的活动,使得产品迅速轰开武汉市场,进而攻占全国。而蒙牛更是凭借“超女”、“神五”等迅速提升了影响力。而伊利还是2008年奥运的官方赞助商。

  定位互相错位。蒙牛是典型的民营企业,伊利是国有企业,但是蒙牛却有意将自己向国有企业靠拢。而作为国企的伊利则更加强调它的市场化的机制。比如,蒙牛甚至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蒙牛企业文化的主导”等作为公司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再如,蒙牛的副总裁提到,公司成功的几个要素就包括建立了党委、团委和工会。从一开始公司的纪检队伍就很庞大,每年纪检部门还有固定的指标和任务,查不出漏洞还要问责。工会则通过组织员工的集体婚礼等,来关心员工。但是,蒙牛还有另外一条原则: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不是家族企业,成立时就规定了老婆和孩子通通回家,不能在这家企业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054.html

更多阅读

蒙牛与伊利的关系 蒙牛伊利纯牛奶哪个好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

蒙牛伊利光明市场份额 伊利蒙牛暗斗,呼唤责任升级

    日前又出爆炸性新闻,备受关注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网传为蒙牛策划。    从19日起,在天涯、凤凰网等一些网络中盛传有关圣元奶粉事件“其背后有黑手”的帖子。包括“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伊利“QQ星”及多家婴幼儿鱼

摩根士丹利:蒙牛伊利今年亏损成定局

刚和蒙牛接触股权抵押的摩根士丹利(“大摩”),日前“唱好”内地乳业,将蒙牛和伊利的投资评级上调。大摩承认内地乳业的恢复程度快过先前的估计。   《广州日报》消息,大摩指,经过自己对零售系统的监测显示,对乳制品的需求已经恢复到三

声明:《蒙牛伊利抢滩工业旅游:将“管理”营销给游客》为网友販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