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盛粮油 从“中盛粮油案”看宏观调控的作用



  中国“灰色金融”市场的存在与发展,一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点,我们在近期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天津“中盛粮油案”和相关的“信用诈骗”案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今天中国“灰色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对当前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事件的“高风险”特征可以解读如下:在“银根”收紧和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中盛老板王伟关注到进出口企业的投资放缓、收益下降的迹象,于是,“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起来的合法运作机构和网络关系,很轻而易举地从这些目前在宏观调控的环境下患上“收益饥渴症”的大公司手里,不断出高价“买来”资信好能够支撑大量进口棕榈油的信用凭证,利用自己将棕榈油迅速变现的“金融创新”能力(低价销售战略)和信用证滞后的满期条件,“打开”了灰色金融市场的融资大门,然后,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信用证”购买,达到以少量的棕榈油储备对付不在一个时点所产生的工业用油需求(尤其是经济下滑的时候,这类需求不会太集中)的效果,有效地规避了少数信用证购买容易引起的资不抵债的“个别风险”(非系统的信用风险)。然后,再将这一大笔“盘活”的资金,闯入高利贷市场进行拆借,牟取暴利,或直接购买土地,寻找高价卖出的良机。即使在灰色市场中,暂时遇到流动性短缺,也可以通过互相拆借的互助行为,来渡过自己暂时资金短缺的难关。

  

  可是,一旦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监管的力度变得越来越强,灰色市场上各种资金借贷业务的系统性风险(出现集体一起违约),就不可避免地迅速凸现出来;原来替代正规金融体系的投融资功能而牟取暴利的灰色金融市场,一下子因为上述分散个别风险的经营模式,无法再维持下去,而突然呈现出摇摇欲坠的全面危机局面。比如政府对土地使用监管政策,抑制了其高价转让的投机战略;对进出口信用凭证使用的外汇监管措施的加强,促使大企业实际 “提”油的比例增高,从而其少量储备油就无法对付集体的用油“挤兑行为”(跟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性质一样,“标的资产”——棕榈油交易告急,那么,自然“衍生产品”——靠信用证的满期条件所创造的“短期融资”也就自然崩溃),而高利贷拆借出去的资金又因为对方同样面临和自己一样的宏观紧缩环境,失去了往日正常的还贷能力,于是,灰色市场资金链的缺口越来越大,可以想象,今后像中盛粮油案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就是中国灰色金融体系的“先天”脆弱性的写照和必然走向灭亡的“宿命”结局。

  

  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如果这样灰色的金融市场,多多少少发挥了到目前为止支撑我们民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投融资功能(尽管高利贷的成本比起正规金融体系的融资条件要高出很多),那么,我们真的要好好思考“有保有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否则,如果政府靠单一的紧缩政策来抑制正规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促使中国经济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据市场的盈利可能性和自身发展的紧迫性,而不得不进入灰色金融体系。结果,灰色市场“资金链 断裂”现象的蔓延,不仅会造成中国资源配置的扭曲问题进一步恶化,而且,更有可能因为不受保护的灰色金融市场的全面瘫痪,而削弱了地方经济至今为止持续保持的发展活力和当地企业进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厦门中盛粮油 从“中盛粮油案”看宏观调控的作用
  

  目前,我们还要注意端正监管的理念问题,不能因为监管过度(比如关闭所有可能造成风险的金融业务)而牺牲了市场效率和经济活力;如果我们不从源头上去解决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这一根本问题,不能提高我国金融业分散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而只是加强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取缔和打压,这虽然会产生一时的“稳定”效果,但是,由于积累的金融风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海外热钱也会利用我们目前市场资金短缺的现状,牟取资金拆借上的暴利)而带来今后源源不断的、更加麻烦的金融动荡。

  

  “中盛粮油案”

  

  7月8日,据《财经》披露:作为国内最大民营食用油进口商之一的中盛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由于涉嫌盗卖代客存储的棕榈油一事,半月来已被全国数10家货主和金融机构提起诉讼保全,总案值初步统计达10亿元以上。其中,浙江中大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杭州热联进出口有限公司和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总标的为1.4亿元,其中浙江中大损失最大。目前,公司所有人王伟已经落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171.html

更多阅读

从'博熙来'案看其偶然与必然!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从''博熙来''案看其偶然与必然! 博熙来,这名字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都不会陌生,他曾经的形象正面而光辉,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各个岗位的政绩都不错,特别是在大连的民众中有很好的口碑。我在好多年前就曾几次去大连,目睹了那城市在短短时间里所

从评价“东南互保”看百度的汉奸本性 东南互保 知乎

我对张宏良文中的“东南互保”很感兴趣,百度后却大吃一惊:一没想到如此重大的事件会被掩盖,二没想到百度评价会如此荒唐!百度的解释是这样的:东南互保,又称东南自保,指1900年6月,在清政府尚未对各国宣战之际,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

从“药家鑫案”看微博的舆论引导 微博舆论引导

从“药家鑫案”看微博的舆论引导作者:余波关键词:微博 舆论的引导 微博舆论的特点中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在全媒体传播时代,由于受众参与意识的不断加深,自媒体逐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受

从王晓业被毒杀案看美国医院的不作为_嘟嘟 毒乀嘟嘟

这几天美国华人网上大家都在热烈讨论清华学子王晓业被毕业于北大的妻子李天乐用铊金属毒杀的事件。在沸沸扬扬的讨论中不少知情者揭示了越来越多的事实真相,其中有一份用英文写的帖子把矛头指向给王晓业提供治疗的普林斯顿医疗中心,认

声明:《厦门中盛粮油 从“中盛粮油案”看宏观调控的作用》为网友樱花遍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