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德逆周期思维:低谷期抓紧结构调整



 李绍德逆周期思维:低谷期抓紧结构调整

  十年,对中海来说,也许是一场轮回。

  论题成立的基础,是中海的掌门人还像十年前那么富有想象力,并喜欢逆周期思维。1998年金融危机时,中海因大胆出手扩张才得以跻身航运巨头之林。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海似乎又将趁航运低迷抄底扩张?

  痕迹源自11月份前后,中海集团掌门人李绍德分别与大连、天津、深圳、烟台等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其沿海港口的航线网络,布局铁海联运。

  正如同李绍德与辽宁省省长陈志高会晤时所坦露的,中海与大连港的合作意图是加大东北运力,趁铁路运力紧张之时,在大连构筑东北粮仓的海上通道。而在南方,中海则加紧在深圳布局其物流中心的项目。

  11月12日,中海与大货主组建合资公司也迈出重要一步,当天中海与宝钢正式组建合资公司,总投资规模超过7亿美元,主要经营巴西、澳大利亚到中国的铁矿石运输业务。

  近日,中海、宝钢又与烟台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参与烟台港股份制改造重组事宜。此前中海与烟台港早有合资公司,从事客货滚装业务。此时再度深入合作,似有从其码头投资从专注集装箱业务扩展到干散货码头的趋势。

  在经济低迷期,中海的一系列举动无疑耐人寻味。但面对记者的揣测,中海集团总裁李绍德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应道:“我们不会轻易出手,要把钱袋子捂紧。”

  这是其最终答案还是李绍德的迷魂阵?

  “捂紧钱袋子”

  《21世纪》:大家知道中海曾在十年前做过漂亮的抄底,在您看来这次危机和1997年的金融风暴有何不同?中海会不会像1997年那样漂亮抄底?

  李绍德:不,这次和1997年不同。一个是局部的,一个是全球的,而且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行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冷静,也要采取有预谋的措施。

  我不知道这次危机还会持续多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荣融主任说让我们准备过两三年苦日子,我们现在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准备,有准备来渡过危机,而且我们也看到,危机中也有机会。

  航运市场不好的时候是货主结构、人才结构、船队结构调整的好时机。我们和大连港集团的合作是港航企业抱团过冬的举措,对货源组织等有帮助,我们正在东三省推进海铁联运。

  《21世纪》:专家建议我们国内的航运企业趁航运低谷期抄底,做大做强我们的船队,比如收购国外的油轮公司,或者兼并国内的小航运企业,您有没有这方面打算?

  李绍德:对国外资产的收购一定要谨慎,不单是收购的对象一定要和我们主业一致,还要注意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我们对海外收购会十分十分谨慎。

  至于国内,我们会十分关注,但不会轻易出手,首要是把钱袋子捂紧。

  《21世纪》:我们看到三季报中中海的业绩是亏损的。这种航运低迷的形势看来还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中海该怎么应对?

  李绍德:美国经济衰退是由于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它对实体经济迟早会有影响,而美国是一个消费拉动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出口的国家,首先影响的就是我们集装箱的出口。

  集装箱市场一定会受到影响,我们也做了安排。我们和十大班轮公司组建了合作航线,互相结合在一起,互换舱位,把损失和损害降低到最低。

  干散货这边,我们定了16艘新船,8艘23万吨的矿砂船,8艘30万吨的矿砂船,我们是基于中央企业要承担国民经济的责任,钢铁企业要发展一定要运矿砂,所以我们定了16艘新船。

  逆市买船

  《21世纪》:在这段时间,很多航运企业都迫于资金压力纷纷退订新船订单,你们为什么还选择逆市买船?

  李绍德:其实我们也已经预计到高需求的增长肯定有一个航运周期,两三年内会有调整,所以我们决定不被当前的高利润所诱惑,和宝钢、武钢、首钢分别签订了15-20年的长期合同,从这点来说我们庆幸当时的战略是正确的。

  我们坚持和这些大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者的策略,比如和钢铁企业的合作我们是按照前十年的平均水平,确定了一个有效的回报率,基本运费+燃油费,这样对大钢厂有利对我们也有利。

  当时定的时候人家认为我们放弃了利益,但现在人家认为我们得到了好的回报,再看20年的回报,两家能够双赢。

  下周,我们和宝钢的合资公司就会正式营运,我们的新船订单有部分为增加这家公司的运力。届时铁矿石运输有30万吨级的船从巴西运到中国、23万吨级的船从澳大利亚到中国。

  《21世纪》:这家公司中,中海与宝钢的股权结构如何?

  李绍德:这个公司我们股权占51%,宝钢则49%,20年的合同。我们下周要宣布董事长、总经理的经营班子。

  《21世纪》:很多业内人士对此次航运业形势比较悲观,尤其是欧洲企业和专家,您怎么看待此次金融危机给航运市场的影响?

  李绍德: 我跟魏家福一样,我们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有应对政策和办法,在中央国务院拉动内需的方式指引下,出口退税增加,中小企业情况好转,大家恢复信心,我们航运业也一定会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246.html

更多阅读

富升炭业李观德:卖炭翁从3000到2亿的蜕变

     十年一剑,霜刃出鞘。李观德的富升炭业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每年需求1800万吨的机制炭的巨大市场,更是一种迎合了环保趋势、混合着无限可能的绿色商业模式。  从杭州往北1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被誉为中国地板之都的浙江湖州市

新思维:红岁品牌反弹琵琶

新思维:红岁品牌反弹琵琶文/曹红飞“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40多年前,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振奋了许多美国人,而所谓的“美国梦想”曾给许多美国人以勇气和力量。时代变迁,在几代中国人的摸索和奋斗

声明:《李绍德逆周期思维:低谷期抓紧结构调整》为网友彼岸花开奈何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