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生产方式 一汽的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探索(四)



  1、实行主查制领导方式,强化产品开发工作的集中统一指挥。公司成立了三个以副总经理为首的指挥部,分别对“三车一机”中的各个产品从设计试制、生产准备、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直至产品投产的整个过程,实行全权指挥,全面负责。汽车研究所结合三项制度改革,把过去按专业分工设置的组织机构改为按产品分工设置,成立了中型车部、轻型车部和轿车部,并设立了主查职务,按产品对设计、试制、试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实行并行工程,改变接力棒式工作程序。实行并行工程,改变接力棒式工作程序为各项工作大幅度的平行交叉,加快了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准备的进度。比如生产系统提前介入,严格按现生产安排,组织新产品试制,不仅保证了新车的试制进度和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产品设计和工艺方案的最佳配合。在工艺设计的同时进行工艺装备和非标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对制造周期长的大梁模在模具设计投有完成时先出毛坯图,并派专人订购模具毛坯进行粗加工,使模具生产周期提前了一年。

  

  此外,在新产品开发设计中,采用小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实现了从三坐标测量仪、车身设计到模具制造的一体化。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工艺装备的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等。

  

  3、把质量管理从生产制造领域延伸到产品开发领域,抓好投产前质量控制。在确定新产品投产进度的同时,就规定新产品投产前的质量目标;认真分析老产品用户反馈回来的质量问题,对发生频次较多的问题预先组织质量攻关,并把成果列入设计和工艺方案;把新产品试制工作全部列入质量管理和奥迪评审体系,严格把好投产前的质量关;按照公开招标、择优选点的办法选好协作厂家,对质量不好的协作厂家进行整顿,强化协作产品的质量控制。

  

  4、坚持内部挖潜,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快投入、快产出,边投入、边产出。一些基层单位对此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把单一品种的生产线改造成为多品种混流生产线,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加工不同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通过生产线的合理调整和实行小批量多批次生产等措施,腾出大片生产面积和仓库面积为“三车一机”主阵地建设争得了时间,节省了投资。把简单、容易制造的零部件扩散给附属厂或协作厂,腾出高大厂房生产复杂的、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既充分利用现成的剩余能力,又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快实施进度。在技术引进上,只购买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自己动手制造辅助设备,节省了大量外汇。不少单位还坚持以老养新的办法,用生产老产品、出口产品分成得来的钱,用于新产品阵地建设,为公司节约了大批资金。

  

  由于将精益思维注入产品开发,1994年一汽产品开发中,打破常规,让产品的设计、试制、工艺、模具制造、质量、成本部门同步介入、合理交叉,使产品开发速度一举提高了24倍。

  

  除此之外,一汽下属具有产品开发权的专业厂,也把精益产品开发工作与主动销售、积极开拓市场相结合,做到快速了解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决策,迅速开发和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获得很大成功。例如,长春齿轮厂生产的各种两吨车变速箱市场覆盖率达到70%,长春轻型车厂生产的“小解放”底盘的覆盖率在全国已占三分之一。

 准时生产方式 一汽的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探索(四)
  

  5、坚持开展“协互会”活动,提高协作配套管理水平。一汽1980年学习丰田公司经验,组建了“汽车生产协作互助会”。15年来,每年都开展活动,在加强协作厂对一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证汽车生产、强化质量管理、加快新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协互会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和督促成员单位从抓管理基础入手,切实提高协作产品质量。主要工作有: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开展奥迪质量评审,把一汽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经验推广、移植到协作厂家,完善协作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等等。对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无效的协作厂家,提出警告,直到取消配套资格。由于我国的一些基础产业、材料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许多协作生产厂家装备条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都比较低,提高协作产品质量的工作还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一汽自80年代初期就着手组缀协作产品直送工位的工作,经长期实践证明,它在减少资金占用、节约包装、储运费用上都是非常有效的。到目前为止,一汽本部已有415种协作产品实现了直送工位,估计可以节约储备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对轮胎、钢板弹簧、蓄电池等占用资金大的协作产品实现直送工位,预计可再节约储备资金2000万元。对距一汽较远的协作厂,拟与协作厂共建“一汽协作中转服务中心”,先由中心直送工位,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从协作厂直送工位。

  

  6、搞好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的改进改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开展技术革新是一汽的传统。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原则,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其主要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了班组建设以行政为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真正把班组当成企业内部的一个基层组织,切切实实抓紧抓好。

  

  (2)开展班组升级达标活动。1983年以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为内容,全厂首次颁发了(班组工作条例)。凡是达到条例所规定的各项标准的,命名为上条例班组。1987年,围绕着质量总体战,在上条例班组加上了自控班组和信得过班组。以开展质量“三自一控”为重点,以信得过班组为最高档次,开展了“创三组”的升级达标活动。

  

  1994年,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活动中,又在“创三组”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个精益班组,作为班组升级达标的最高层次。精益班组的标准,除了生产和质量目标外,更加突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和开展群众性改进改善的要求。

  

  (3)开展群众性的改进改善活动。这项活动是在铸造厂灰清车间带头搞起来的。这里有一个变800吨为80吨的故事。过去有个老观念:工人生产备用半成品越多对企业贡献越大。铸造厂最艰苦的灰清车间是老先进,一度这里的备用铸件高达800吨,用5吨载重汽车装能装满160辆。车间主任通过学习精益生产方式,懂得了过多的备用件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些堆放在车间里的铁山,长年占用国家资金达150万元,它们正是造成工厂效益低下之源。车间立即发动工人向生产中的无效劳动宣战,通过重新规划车间布局,改进设备、工艺、管理和操作方法,做到全车间工件不落地,生产与下道环节同步进行。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灰清车间铸件堆积如山、遍地铁砂的旧面貌,并使在制品从800吨降到80吨,资金占用降至15万元,生产能力增加了一倍。他们的经验在全公司推广后,围绕消除无效劳动,减少和杜绝浪费,一汽内部形成了一个群众性改进改善活动的热潮。

  

  7、开展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逐步做到本小组的设备都能操作,并且会保养、会维修、会改进,以解决劳动分工过细所造成的功能障碍,提高生产效率,并使工人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培训工作一般由车间组织,以技能操作训练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公司技工学校和共青团委联合举办一汽青年电视学校,对两万多名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青年工人进行一汽的发展及技术和管理业务知识的培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以来,工具厂在挖掘人的潜能上狠下功夫。首先在夹具二车间试行了一人多机操作,打破工种界限,允许跨工种作业,鼓励一人掌握多种技能。过去培养一名操作工人需要二至三年时间,现在要求在几个月内就要熟练一门技术。因此,开始试行时在部分工人中产生了“三怕”:工人怕自己现在的好工种换成坏工种,怕多学个工种多挨累,怕个人收入受影响。在一些管理干部中产生了三担心:担心工人花了时间学不成技术,担心学成后顶岗完成工时少,影响整体完成任务,担心苦、脏、累岗位没人愿意干。针对这些反映,相应制定了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以鼓励职工一岗多能。在激励政策上提出:凡是参加多岗学习的职工,岗位工资、岗位奖金就高不就低,对因参加多岗学习而影响个人收入的,车间在二次分配时,给予适当的奖励,进行补偿;多机操作人员在评选先进和晋级中具有优先权;无工时考核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到机床上操作按所干工时计奖;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职工选工种的愿望,使其心情舒畅,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在制约机制上该车间提出:限定岗位学习期限,到期不能顶岗者,学习期内所发奖金全部扣回;在上岗合同上,签定一机多能内容和要求,凡是50岁以下的职工,包括管理干部、车间办事员,都有一岗多能合同要求等。

  

  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的配套运行,促进了一人多岗活动的开展,职工们学得快,用得活。由于一人多机操作,消除了多年来专业分工过细的弊端,解决了单件小批生产的主要矛盾,消除了工种之间任务不平衡现象,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和设备潜能,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的准时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304.html

更多阅读

精益生产的七种浪费 七种浪费

     20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TPS:丰田生产方式,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创造的一套进行生产管理的方式、方法,以消除浪费、降低成本为目的,以准时化(JIT,Just—in—Time)和自动化为支柱,以改善活动为基础。丰田生

精益生产模式 全球化是精益生产模式的大挑战

唐柳杨 精益生产模式过时了吗?它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丰田能否妥善解决召回背后的问题?对中国企业而言,还要不要采用“精益生产模式”?丰田召回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关注让丰田取得巨大成功和声誉的“精益生产模式”。《第

企业:精益生产中的浪费

   在持续不断提供客户满意产品的同时,追求企业最大化的利润就是企业的目标在当前很多企业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满足客户同时低成本的生产的困境,这就要求企业认识到生产中的浪费问题。给浪费下个定义,那就是在工业化

爱波瑞智能锁 爱波瑞——我心中的精益殿堂

  文/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汪玉春  在爱波瑞公司成立10年之际,我回忆起许多与爱波瑞领导、老师朝夕相处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和情景。老师们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不仅有着深入的了解,更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培训

声明:《准时生产方式 一汽的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探索(四)》为网友清心醉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