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薪 中国式减薪管理



 减薪 中国式减薪管理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与西方企业在经营困难和效益下滑期常采用的减薪(包括奖金)相比,减薪并不是国内企业常见的管理工具。

  当华尔街的年终奖被多方预测会缩水30%以上时,股市暴跌更为激烈的中国,证券、基金、投行人士的收入受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显着,减薪还只限于一些小券商、小基金,以及行业中的销售人员。一些大证券公司的并非特级优秀的员工还会说,公司正对其加薪中。

  为什么?中国没有次级债风波,中国还是一枝独秀。这是原因之一。但是,这并不能将我们企业正遇到的冬天一言概之。

  后来想明白了,减薪的目的决定了这一切。譬如通用与福特减薪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通用减少20%的工资开支,暂停年度分红等措施,可以获得100亿美元的资金。而在中国企业,靠减薪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华尔街年终奖缩水的一项,能达到180亿美元。在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6616万元年薪的马明哲(中国平安董事长),但是,多数总裁年薪还是在百万元级,部门总监的年薪在几十万元级,而员工的年薪是在十万元级甚至更低。

  中国式薪酬已经决定了减薪在中国企业的作用,并决定了中国企业对减薪的态度。一年前有份研究显示,西方一些国家的工资收入一般占到了GDP的50%~6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为11%。这一年来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工资在大多数行业的中国企业仍然不是主要的成本。中国企业遇到低成本优势挑战,主要还是来自能源、原材料。

  还有一个遗憾,我们采访了内地数家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和招聘公司,但是,没有一家拿出在经济“冬天”时,对企业是否减薪的调查报告。有家跨国公司在美国做了这种调查,但是这份报告要到年底才“出炉”。

  台湾倒是有一份针对所在地区的减薪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来自台湾1111人力银行。报告称,通胀压力下,72%在台外商业务在紧缩,超半数外商在改变人事政策应对,其中,“53%遇缺不补,43%减少招聘,21%缩减员工福利,16%减薪。”

  从薪酬的角度,谈企业过冬,真是个非中国式的管理话题。不过,不管怎么样,对员工来说,还是那句再简单不过的大实话:保住工作,好好工作。适当地,也减少支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472.html

更多阅读

长江商学院的那点事 长江商学院mba学费

如果不是王石意外的恋曲,对商学院的关注也不会如此迅速从精英阶层传至坊间。阳春白雪般的商学院也被网友调侃为“邂逅富豪福地”。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商学院中富豪、明星扎堆吗?中国式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显然与中国做生

管理员我要喝娃哈哈 跟娃哈哈学终端管理(上)

一个市场的健康成长,除了组建团队建设和网络渠道开发建设,就是终端开发管理。驾驭中国式终端销售管理的12字真经“纵向渗透、精耕细作、决胜终端”,至今仍然回荡在我们的脑海里。特别是供过于求的这几年,千变万化的销售终端早就成为企

人力资源管理八大模块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八大趋势

一、必须走中国式自主创新之路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合资企业,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都源于西方零零碎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遍地开花,但都千遍一律,不能系统性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人才战略思路滞后和人才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市场竞

丽讯:“气血”领导力

让专业的人放手去做,把管理的体制越做越完善,把产品做得更有竞争力,做到了这些,企业就可以产生“气血”的共鸣文/本刊记者 苏庆华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许多中国企业管理者已经对西方成熟的管理模式驾轻就熟,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在思

ted重新认识出轨行为 重新认识中国式营销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一直扮演着“布道者”的角色,而中国企业则是“阳奉阴违”的学生。说起跨国公司,往往是由衷的赞美,但真正做企业则是典型的中国式。 中国式营销、中国式管理曾经是明褒暗贬的词语,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企业在世

声明:《减薪 中国式减薪管理》为网友明月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