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融资难: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广受媒体关注。然而,同处于中小企业融资难时代,中西部地区却有着与东南沿海不一样的现实问题。来到山西采访,中小企业反映出来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更多地展示出了山西特色。

  风险控制是关键

  据有关报道,目前山西省中小企业已达到8.8万户,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018亿元,占到全省地方总产值的53.9%;上缴税金420亿元。数据显示,财政收入的1/3都来自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山西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就如同企业的血液,资金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离开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就面临发展停滞问题。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直以来,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十分关注。近期,中央高层分赴全国各地对此问题进行了集中调研。在中央的高度关注下,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在积极推进中。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也十分旺盛,这正是“上面有要求、下面有需求”,但是为何银行面对“要求”和“需求”却出现对中小企业贷款“贷不出去”的现象,原因何在呢?业内人士表示,主要还是因为风险控制问题没有解决,银行“放出去就是坏账”,所以对继续放款持谨慎态度。

 解决融资难: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

  客观地讲,由于实力较小、竞争力不足等原因,银行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确实面临更大风险,许多银行的坏账有不少都源自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违约率居高不下令很多商业银行望而却步。”采访中,不少银行人士这样总结,而山西银监局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截至2008年6月末,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

  产业结构是“绕不开的一座山”

  太原市农信联社信贷科长张树森是一位有着十余年信贷经验的“老信贷人”。一提起中小企业贷款,他就倒出了这么一肚子“苦水”。张树森说,一直以来农信社对合乎规定的贷款需求一般是百分之百满足,尤其在国家政策要求下,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向不含糊,能贷就尽量贷,可是中小企业要满足贷款需要的条件很多,一是财务要规范,二是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是不能有不良信用记录,如果用这三个条件去衡量,在众多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中,连1%的达标企业都没有。“就是有钱也贷不出去!”张树森还告诉记者,现在联社的状况就是存款拉回来也放不出去,因为企业存在大规模坏账以及不少企业处于受宏观调控产业之列。

  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产业结构单一,煤、焦、铁、钢等主导产业的比重占到全省中小企业总量的七成。近几年来,国家和山西加强产业政策调控,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给山西省经济长远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中小企业目前的产业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两年环保治理关停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所以不仅企业损失很大,也给银行带来了不少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山西省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目前存在涉足第一产业数量少、规模小,第二产业低度粗放,第三产业投资和发展势头不旺的现象。其中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以消耗能源为主、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的煤、焦、铁初级开采和加工行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经济效益差、资金短缺、投入力量不足,企业的生产方式、技术研发、装备情况相对落后,仍停留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生产状态。

  “对于银行来说,我们很希望能找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企业进行支持。”采访中,不少银行信贷人员这样说。在山西,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还得从产业结构这个大问题上入手。

  信用环境改善迫在眉睫

  山西省清徐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记平告诉记者,2005年和2006年,由于企业财务不规范等问题酒厂都贷不到款,直到去年财务状况清晰后才获得贷款550万元,今年又获得贷款430万元,现在正在申请农信社100万元的贷款用以购买包装材料,预计十余天就可以下来。王记平说,今年以来,企业生产环境困难,在贷款申请上对材料和资格的审查更加严格,银行对企业的要求也更高更规范了。尽管自己的酒厂贷款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据他了解,还有一些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难以获得资金支持。为了获得贷款,不少企业都是"一个企业3本账",一个给银行,一个给工商,一个给自己看。

  采访中,太原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太原地区,资产在200万元左右的小企业,如果有100家向银行申请贷款,充其量也只有50家是真正需要钱的,而另外50家是在"诈钱"。山西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诚信意识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观念淡漠等不利因素一直是获得银行贷款难的重要原因。

  而当记者问及征信系统缘何没有发挥对这些中小企业的约束力时,该人士指出,征信系统对一般的中型和大型企业的约束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对小企业的约束力受到不少客观因素限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配套措施"必不可少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农行在考察给山西朔州牛奶养殖企业贷款时,前前后后跑了5趟都没有结果,信贷人员说,按道理说30头奶牛中可以抵押几头,但是令人头疼的是,由于当地人畜吃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奶牛通常活不过三五年。

  因为当地吃水、用水的问题解决不好,导致农户和当地小企业贷不到款,基础环境欠佳是当地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又一瓶颈。"配套环境很重要。"农行有关信贷人员说,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对"三农"的扶持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是当地农户和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大环境",这个环境搞不好,就很难引来"金凤凰"。

  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在解决好大环境以外,还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及切实改善山西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有必要先解决自身财务状况不透明、缺少诚信意识等问题,金融机构可以派遣信贷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深入中小企业提供财务辅导、理财规划、融资咨询等服务,提高企业的财务真实规范程度,增强银企互信,培植更多优质客户。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利用小额贷款公司网点扎根基层、熟悉企业情况等优势更好地区分和控制风险。

  总之,只有在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共同发力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47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及政策选择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刘秀莲2013-1-23 13:49:43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42期第5~12页内容提要:中国“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013年修订 产业调整指导目录2013

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我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

声明:《解决融资难: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为网友独爱你的一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