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成本 中小企业砍掉人力成本三板斧



  2008年,对于国内很多中小型民企来说或多或少都有着特殊的"意味".坦率地讲,《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在有效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企业的低用工成本时代已经宣告结束!

  企业喜的是,法律法规健全了,企业用工行为正规了,HR的工作好做了,各项保障的健全给A企业的团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且对于来年的招聘来讲是个重大"利好".企业愁的是,用工成本的增加,致使企业的经营者们不得不重新仔细地反复斟酌自己的企业人员架构,对现有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一次大盘点。

  2008企业人员将如何配置?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操盘手的HR们此刻"严阵以待"!

  不当"救火员"

  首先,一切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基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相匹配,并且能够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

  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上看待人力资源、思考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工作,而并非仅仅站在部门、专业的角度上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在很多中小企业中HR就犹如一个手持灭火器的"救火员",哪边起火救哪边,结果却是身陷火海不能自拨,更有甚者便葬身火海!为何?除了企业自身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外,很大程度上是在人力资源工作的伊始就没有一个全局化、战略化的布局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随着问题的突显,就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出现越乱越忙、越忙越乱的局面,根本无法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上的支持。

  其次,人力资源工作建设体系化。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人力资源工作并非仅就某一板块,而是基于整个人力资源体系进行建设。人力资源的各个板块之间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环环相连、环环相扣。在中小企业中HR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力资源各板块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段间内重点抓哪个板块,哪个就见点成效,不抓就不见成效,甚至是推一推才动一动。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力资源没有形成体系化建设,每个板块都处于独立、单列的状态,板块之间没有被有效地串连起来,相互无法借力,不能形成合力。最后导致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畸形",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自然无法很好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四类人要区别对待

  其一,战略伙伴。企业的中流砥柱,伴随企业基业常青。

  此类员工表现为:对于企业价值观有着高度的认同,同时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能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中,此类员工作为企业的战略伙伴而存在,是企业价值的积极创造者,他们多处于企业金字塔的顶端,我们将视其为企业的宝贵财富,重点培养的对象。对于HR来讲,与此类员工应建立起战略合作的关系,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可选择长期甚至无固定期的合同类型。

  其二,跟随者。企业的基础建设,企业将长期培养。

  此类员工表现为:对于企业价值观有着较高认同,能力基本适用于企业岗位需求,能力、素质平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中,此类员工作为企业的跟随者而存在,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他们多处于企业金字塔的中端和底端,我们将视其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将对其进行长期的培养,以便使其逐步提升成长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对于HR来讲,与此类员工应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可选择相对长期、稳定的固定期限的合同类型。

  其三,雇佣兵。企业的空降部队,企业将阶段性使用。

 砍掉成本 中小企业砍掉人力成本三板斧

  此类员工表现为:对于企业价值观并非认同,但却拥有着高素质、高能力,在某一阶段被企业所需求。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中,此类员工作为企业的雇佣兵而存在,是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之一,他们因企业需求而处于企业金字塔的中、高层,我们将其视为企业阶段性的合伙人。对于HR来讲,与此类员工应建立起阶段性的稳定关系,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宜选择一定期限内的固定期限合同类型。

  其四,异教徒。企业的糟粕,企业将其迅速淘汰。

  此类员工表现为:对于企业价值观不认同,且绩效平平或者较差,在企业的任何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这类员工,在企业的任何一个阶段也都不需要此类员工,他们是企业的糟粕,如果存在也必将成为企业的一个反面教材。在当前的形势下,HR对此类员工必然要"当断则断",迅速做出回应,坚决予以辞退处理。

  不可否认,在企业管理中人既为"资源"也为"成本".面对当前的形势以及企业长远的发展需要,对于人力资源的"盘点"势在必行。而明确企业用人的根本依据从而正确地划分人力资源,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原点".

  杜绝"酱缸现象"

  一则,根据企业战略需求确立岗位性质、内容、标准。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多余岗位的存在,在现实工作中原有的一些岗位已经名存实亡,同时有些事情却没有人去管、去做。可以说企业在不停地前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原来的岗位设置已经跟不上企业的步伐。根据企业战略需求重新配置岗位变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用工低成本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中的人工成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而降低人工成本的第一步则是根据岗位的性质、内容、标准正确地确立岗位,使每个岗位的存在合理化,使每个岗位都可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次则,根据岗位需求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做到人岗匹配。在企业中人既存在"资本"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成本"的一面。

  再则,根据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培养梯队、建设梯队。在现实的人力资源中,如果你无视梯队的建设,只依靠市场的供给,坦率地讲你的人力资源需求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也是无法长期而稳定的。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一种"酱缸现象",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多表现为:智者不愿来;庸者进不来;优者向外跑;平者不愿走。除了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外,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梯队建设也是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之一。由外部招聘逐步向内部举荐、晋升转化。在团队建设中逐步地培育梯队、建设梯队、形成梯队、组成梯队。一则企业的用工成本将大大下降;二则企业的凝聚力将不断增强;三则企业团队的稳定性也将得到提升。

  需求与岗位;能力与效率;员工与企业;相辅相成!企业价值来源于市场更来源于员工;员工价值来源于自身也来源于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既是对岗位进行配置,更是对人员进行配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60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银行资信核查拒绝 人资管理,拒绝“花瓶”

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有稀缺性,包括最基础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资源效率最大化或者尽可能最大化。和外企相比,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牌并不好;和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牌也不好。作为企业员工或人力资源管理者

砍掉成本的200个细节 不该砍掉的成本

砍掉成本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砍掉成本,难免有些形而上学和过犹不及,因为有些成本真的不该砍掉。   对于成本管理更多的需要理性,更要学会辩证的看待成本问题,弄清楚哪些成本应该砍掉、可以降低,哪些些成本不该砍掉,也无法砍掉,甚

你的天堂 我的地狱 天堂地狱,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局

  当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危局,我想很多职业经理人尤其是人力资源经理人都是感同身受的,可是当我们那些理论一层层的剥开,发现所谓的理念、技术、经验,背后其实都是简单的常识,这些常识因为简单,所以常用,可见常识是多么的重要!我们

砍掉成本读书笔记 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

《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是非常受企业经营者欢迎的一本书,是著名的企业盈利教练李践先生的力作。本文是从此书中的节选。 我们很多企业家和经理人在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着语文方式。我们总是用很多形容词,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浅见

  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兴起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国曾经一直称为劳动者,管理的机构成为劳资管理。但从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最为突出的表现是2008年3月我国把劳动保障部和人事部合并改名为人力资

声明:《砍掉成本 中小企业砍掉人力成本三板斧》为网友氵酌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