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卿情少帅百度云 中国企业新势力:时势造英雄 追寻海外“少帅”(一)



  “中国企业的海外领军人物会在什么时候集体性地执掌总部大权?”

  “五年到十年!”

  金蝶、用友前副总裁吴强,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朴智咨询副总裁罗畅,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企业家》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这真的是一个可以预见、且不可逆转的商业大势吗?

  李肃认为,中国商业进程以十年为一个周期。“80年代是国有企业分化的十年,好的活下来,差的消失。90年代是国有和民营分化的十年,到2000年,中小型国企基本上没有了。而眼下是竞争力分化的十年,谁能活下来,谁就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2010年开始,就到了围绕国际化能力分化的十年,谁能成为全球性的企业,谁才能存活。”

  屈指算来,2005年正是中国企业围绕竞争力分化、船到中流的时刻。再过五年,即是中国企业群体性的展开国际竞争和分化的开始,之后再有五年,这场国际化较量就可基本定局。而眼下,作为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和先行者,海尔、华为、联想、TCL等公司已经将国际化进行到一个较为深刻的阶段,预示着中国企业即将在跨国竞争中进入一个群体性的爆发期。

  如果李肃的推断带有对商业现象的总结,那么罗畅从宏观层面的计算就不失严谨。“中国在2000年定下计划,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要实现20年翻两番,就要求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必须看到,目前国内商品99%已经过剩,开拓海外成为必然,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增长的销售额将有很大部分直接针对国际市场。”按照8%的增长比例,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即使从零开始,在十年之内就会超过国内业务,那么统领海外的经理人群也就自然获得了压倒性的贡献度和发言权。

  “五年到十年”的推断并不是咨询界人士的一厢情愿,亲力推动国产软件国际化十余年、曾先后担任金蝶、用友副总裁的吴强给出了同样的论断。而在《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中,大部分商界人士也对这样的判断表示赞同。

  也许,我们可以接着大胆推断:目前在中国企业中领衔海外拓展的人群,就是将要主宰中国主流商业的明日之星。《中国企业家》接下来的寻访主题是:他们究竟是谁?他们真的能够如预期那样,正在向中国商界的最主流和最权威位置逼近?

  在长达一个半月的采访和取证之后,《中国企业家》对这个群体有了初步梳理:大致有三类企业,其海外拓展者群体各自具备相应的特征。第一类是操控国家战略性资源的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其代表人物比如中海油副总杨华、中石油副总周吉平、中化副总罗东江,这个群体普遍具有海外并购和国际资本市场操作经验,在驻外机构或者合资公司中长期担任重要职位,具备相当丰富的国际化运作经验。

  其余两类都属于市场竞争性企业,其中一类是中国市场竞争中的主体,以家电、IT业的大中型企业为主,其代表人物比如海尔副总柴永森、中兴副总史立荣、海信副总刘庆华;另一类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它们通常在单一产品上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以江浙一带的“隐形冠军”为主,它们的代表人物则几乎不为媒介所知。

  这两类企业目前的海外拓展者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由企业内部所培养,之前有国际经验的并不多见,普遍以营销见长,在拓展海外之初主要从事出口业务。而两类企业的最大不同,则在于“隐形冠军”类的择人标准更加“不拘一格”,只要自身素质能够博得“老板”青睐,而不论学历和资历。

  三个标本和一个神秘群体

  与中国对外运输贸易集团(中外运)总裁张斌的采访约在早晨9点。当记者提前20分钟来到张斌办公室的时候,被告知“张总正在会议之中,请稍作等候”。9点整,记者在布置紧凑、陈设朴质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伏案疾书的张斌:全然没有常人早起工作的惺忪,相反,目光厚重,举止断然。

  勤奋、严谨,这样的形象似乎与平常大而无力、散而无章的国企印象相去太远。然而更出乎预料的是,张斌的经历就是一个活标本,与记者前来想要求证的主题不谋而合。

  张斌在1982年加入中外运,1988年6月便被派往中外运在海外的子公司美国华运工作,历经六年,成为公司副总裁后回国。1997年12月开始担任中外运集团副总裁,同时全权管理中外运与跨国物流巨头DHL的合资公司。2001年5月,即升任中外运集团总裁,兼任中外运-DHL合资公司董事长。

  “中国大国企通过海外子公司和合资公司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人才,他就是个样板。”与其交往颇密的李肃如此定义张斌。“这种人很早就到海外子公司里,学习别人的语言,熟悉别人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到了合资公司,就学人家的技术和管理。对跨国企业了如指掌,这是中国国企国际化人才的主流。”

  中外运是一家天然就需要与外国企业对接的物流运输企业,张斌作为中外运海外业务领军人而最终坐上集团总裁的位置,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同为大国企掌门、陕西秦川机床集团总裁龙兴元则是另外一种样板。

  龙兴元1962年生人,大学毕业后即加入秦川,在1993年由技术转做销售,1995年升任集团主管销售的副总裁。当时秦川的国际业务主要是出口,由龙兴元辖下的销售部进行。期间,龙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2001年,龙兴元升任总裁兼董事长后,加速集团国际化。2003年,借收购一家美国公司,秦川的国际化形式由单纯出口向全面构建海外渠道、生产和服务支持体系转变。而从考察到谈判、以及和并购后的管理,海外扩张的每一步都由龙兴元亲身打理,自己兼任美国子公司董事长。

  龙兴元的故事中最值得提炼的一点是,从掌管海外销售成长起来的他在坐正之后,对国际业务更加亲历亲为,毫不放松。面对《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不委派下属副总裁分管国际业务的问题,龙回答:“国际业务即使现在只占总体10%,但这是一个战略增长点,期望能达到70%,我当然不能放手。”龙兴元今年43岁,按照国资委通例,离卸任退休还有近20年。

  实际上,像张、龙二人这样的央企头面人物,已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群体。于2003年末升任中海油董事长兼CEO的傅成玉就具有丰富的海外经验。留学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自1983起,陆续在中海油与阿莫科、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壳牌等外国石油公司的合资项目中任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1995年任美国菲利普斯公司国际石油(亚洲)公司副总裁。

  张、龙、傅的三段人生,给我们划出了一个强烈的惊叹号。中央大国企中,海外业务拓展者走上集团总部领导岗位的“扶正”趋势竟然早在2000年初就浮出水面。这正契合了我们在采访中总结出的一段推论: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央企派出了大量人才到国际市场游历,同时,这20多年来国企和外资的几百家合资企业,为中国培养了一个巨大的国际化人才库。与此相应,国企的海外少帅群已经成为一个稳定而强盛的团体。

 一世卿情少帅百度云 中国企业新势力:时势造英雄 追寻海外“少帅”(一)

  在这里,我们不妨罗列几位“国企海外领军人”代表。邱子磊,典型海归,2001年出任中海油高级副总裁兼CFO,主管海外业务和国际并购,相传与同样精通海外运营的新任CEO傅成玉不和,于2005年离职。杨华,邱子磊继任者,海归,之前多参与中海油海外并购,任中海油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多年。周吉平,中石油副总经理,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是中石油“走出去”战略的具体操作者,1996起担任中石油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罗东江,中化集团副总裁,中化国际(行情 点评 资讯)(控股)股份公司董事长,曾主政数个中化海外机构多年。陈久霖,前任中航油副总经理、中航油(新加坡)执行总裁,主持多项海外并购,年前因期权交易失败下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654.html

更多阅读

小女第1话秘密百度云 百度云手机的秘密

     前不久,时代周报记者获知,百度、中国电信和百分之百公司三家合作的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手机正在紧锣密鼓,预计12月底上市。这一消息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悄悄流传。  与此前百度推出易平台手机时不同,这一次百度云平台手机显得低

中国企业领导力调查:领导力是如何炼成的(3)

培养领导力的几点思考 在快速变化的新兴市场,领导力是如何炼出来的?我们的研究发现,领导力可以在工作中炼就,可以在变化中炼就,可以在冲突中炼就,可以在危机中炼就,也可以在变革中炼就……简单概括来说,炼就领导力的渠道和方法是非常多元化

中国企业领导力调查:领导力是如何炼成的(2)

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比较  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市场基本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三种企业类型在国内

中国企业领导力调查:领导力是如何炼成的(1)

通过对100位中国企业高级管理者长达两年的访谈研究,我们得以了解中国企业领导者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体验”,并洞悉它们如何成为领导力的“催化剂”。 文·李秀娟 领导力就好像爱情,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很难有人说清楚

声明:《一世卿情少帅百度云 中国企业新势力:时势造英雄 追寻海外“少帅”(一)》为网友一分钟的自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