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萧条”,财经作家吴晓波试图论证十年一轮经济周期的必然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8、1998,再到已寒气逼人的2008年,逢八必见拐点。中国经济历经前三次拐点从底谷重生,步入新世纪,在分享全球化盛夏果实之时,又将如何抵御全球化的侵袭?
显然,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也许这包含着某种标志性意义,这应该是这个古老的国家,第一次承受不是因为自身不作为而需要面对的困境。在她尚未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准备时,全球经济的寒冬急速降临。处于时代改革的关键点,这个国家的决策者和人民需要鼓起勇气应对,事实上,这种勇气和坚韧已显得犹为重要,不只是为了危机之后的经济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重申一个不断被提及但却常常被搅浑的经济学常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对一个国家的成长好处甚于坏处。
作为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和公司,它们是中国渐进式变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同样地,它们的成长也应该备受关注和呵护。我们需要如何保护现代商业?我们又该如何继续置身于这个东亚之国的“金砖”光芒?寒冬固然令人心生畏惧,但就如吴晓波常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所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生,经常会面临到苦难,这样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些没有剿灭我们的东西,将会使我们更坚强!”
为了给这个冬天增添更多的亮色,也为了在更多创业者心中燃起蓬勃的希望,由《谁来一起午餐》发起,第一财经和唯众传播联合主办中国行业领袖论坛,携手中国各行业领军人物,共同解析寒冬之下应该坚守的商道和韧道。
寒冬生存有道
经济危机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各行业的反应有何特别之处?
郑永刚: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金融业,当然房地产、钢铁这些基础产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我自己是亲身经历了三次经济萧条周期,1988年通货膨胀引发危机,1998年我们又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我们碰到的是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的、亚洲的、世界的因素都表现出来了。
我现在在思考一个问题,2017年会不会又遇到一个危机?这个危机可能怎么形成,怎样产生影响?我现在在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陈尚贤:我们公司创立于1931年,从1931年到现在70多年了,已经经历了好几个经济周期。之前的危机往往是工厂、企业内部的危机,后来因为国际化发展的关系,情况有所不同。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在菲律宾设有工厂。我们去的时候,菲律宾不管是房地产或者其他的行业,经济恶化情况都很严重。但我们熬过了。记得当时每个月都要亏损,每个月大概是30万美元,因为实在是没有市场需求。我们也遇到了市场需求意外的状况,比如说在台湾,我们会遇到汇兑风险,有阵子刚刚出境一打开报纸,就发现又亏了10万。
相比起来,今天我们在内地的经济环境要好得多,预计经济增长速度有8%,或者是8.5%,这是非常快乐、幸福的数字。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心理、情绪上,就好比金融杠杆化,情绪也被杠杆化了。
唐锐涛:我们接触过很多跨行业的公司,在我们公司的收入结构中,60%来自国际性的公司,其余40%来自本土公司。
从现实情况说,我们的挑战是来自国际公司,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产业,他们对预算的削减是很显著的。现在本土公司做得还不错。
总体来讲大致有一个规律:产品越便宜,市场情况越稳定。大众消费市场受所谓中产阶级的需求转变影响相对比较小。基本上,日常消费品较稳定。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有很强的焦虑感,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他们现在已经不在很贵的东西上花钱了。
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给消费者更强的信心,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购买我们的产品。
对刚刚过去的2008年,感觉怎么形容比较恰当?
季琦:我觉得还是比较涩、比较麻,2005-2007本来发展得很好、很顺畅,投资人也保证我们2008年可以上市了,但是2008年戛然而止,公司从高速发展的车上要踩刹车,感觉晦涩,想做的很多事不能做了,之前的努力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报。
章苏阳:要看怎样对号入座,虽然我们这个行业是喜忧参半的行业,投资分类大致可分为对冲基金、PE、VC,目前来看对冲基金的损失会大一些,然后可能是做大型PE的受影响大一些,最后是VC.总体来看,VC在国内受到大的打击可能比较小。我们现在的业务范围对VC、PE都有覆盖。
原来投的企业,今年肯定很难退出了。如果你现在想进入一些行业,可能会比原来相对容易一些。只能说“相对”、“可能”。就已经投资的案例看,除了特殊的几个行业,70%-75%的行业受到影响。
周成建:我在2008年还是比较快乐和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做裁缝的,人家总是觉得我很傻,钱这么难挣,如果去做投资、去做地产,多容易啊?没想到2008年金融海啸一来,发现裁缝是“可持续”的行业,至少是饿不死。特别是2008年冬天来了,我的棉袄销售更好了。
2008年年初大雪灾的时候,我们事先做了一些准备,把货分发到各个网点,没想到真的是一天之间,我们的棉袄全部抢空了,我幸运地帮很多消费者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2008年,我们成功上市了,赶上资本的末班车,也算是幸运的。总体来说,企业来说做得不错。另外是在地震灾害中,我们公司所有的同事到四川送棉袄,直接送到灾区几万件衣服。能够帮助灾区的人民解决暂时的困难问题,感觉幸运。
目前大家对2009年的经济形势都不是很乐观,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郑永刚:从宏观层面来讲,中国政府的决定很大,我觉得GDP8%的经济增长率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微观层面来说,企业的情况还会很糟糕。金融危机的传导实际上还刚刚开始,虽然中国推崇内需经济,但是中国经济不能在很短的时期内由外向型经济改成内需经济。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还有第二次金融风暴的可能性,总觉得美国经济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被发现,可能在2009年会有所暴露。如果这样的话,对整个实体经济、对企业来讲还会有非常大的挑战。
企业应对的办法非常简单:要过冬第一是砍成本,成本一定要降低。本来你可以活一年,通过降低成本,你就可以活两年。
春天到来之前那一刹那,黎明前的黑暗是最痛苦的,但是过了这段就会好了。其次,我觉得还是要开源节流。企业倒闭,不是因为亏损而倒闭,而是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倒闭,没有订单企业自然就关门了,什么时候再开启就很难说。
虽然国家对劳工问题有一些要求,我们也要为国家分担一些责任。按道理来讲,裁员也是一个好办法,但现在不行,因为政府需要我们承担社会责任。
当然,在有承担能力的前提下,还是应该承担。如果承担不了,整个公司关门了,工厂也关门了,那就不能承担了,不是这样吗?所以我说还要开源。
做企业没有高深的理论,非常简单,你可以处置一些资产,现金流够就完全可以过冬了。
在宏观经济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哪些行业潜伏着投资机会?
郑永刚:最困难的行业肯定是最好的产业,房地产前段时间最困难,现在我觉得是最好的行业。
当然,还有基础设施,国家投的4万亿中大部分都是基础设施。客观来讲,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可能止步、不可能逆转。关键是你做什么样的产品。而且下一轮的房地产发展会有所变化,前一轮的发展是激进的发展,这一轮的发展是整个市场经济行为推动的发展。
陈尚贤:我觉得现在市场太大了,现在高端的商品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也许随着国民成长,目前的冲击只是暂时的。
打个比方说,经济再怎样,婚还是要结的,结婚就是很大的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往往是结婚的好时机。有这个观点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所以我觉得,由这个角度来看,还是有机会的。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值得关注:中国市场与国际上的情况大不同,政府的决策能力非常之强,农村市场极其广阔,潜力巨大,我觉得国外的状况不适合过分地一次再一次地讲了,我们多关注国内市场的情况。
为春天准备种子
在这样的严冬时段,企业家怎样看到机会,打破萧瑟气氛?
章苏阳:机会总是有很多,在困难的时候有困难时候的机遇,发展的时候有发展时候的机遇,投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举个自己观察到的例子来说吧,现在瑞金医院1600元/天的房间也很紧张。1600元/天,住宾馆这个价格都比较贵了,但还是稀缺。机会,在困难的时候和发展的时候是都存在的东西。
我们感觉到,团队是最重要的。投资投什么,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还是投人。在目前的特殊阶段情况下,资金就变成了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概念,但长期来讲,关键因素肯定是人和市场。有了人和市场,投资项目是跟市场走的。投资人,永远是好了疮疤忘了疼的。这就跟当年 *** 宣言一样,有多少的利润就有多少的风险。只要你是好项目,钱是不缺的。但是目前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作为企业来讲,保证资金流的控制就变成非常重要的东西。国内的企业对资金流的控制相对没有国外好,因为相互之间的信用关系不同。
你认为今年中国的VC/PE行业的投资机会将是怎样的?
章苏阳:前两年是行业整体增长,出现大量的PE或者是VC,你最后也分不清是VC做法还是PE做法。在2006、2007年不投资的企业,在2008年投资了,就像割韭菜一样,把冒出地面的韭菜都割了,基本都投了。2009年基本是处于接不上来的一年,可能再花精力也不见得会看到一些特别好的项目。此外,企业兼并是机会,尽管机会会比2007、2008年少一些。
企业的培养、人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像互联网,2000年是投资的高潮,即使遭遇互联网的危机,事实上投资还是有的,携程就是2000年拿到钱的。好的项目,你在低潮的时候还是有钱,关键是项目好。
2009年大环境适合创业吗?
季琦:在市场好的时候要动,像创业等。市场不好的时候我理解是静,趴着别动。
章苏阳: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如果你感觉到你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创业,那你就创吧。
通过这些年企业自身的运营现状,可以吸取到什么教训?
季琦:汉庭是我创办的第三个企业。之前做第一个企业的时候,就想赶快上市赚点钱。当时有人要买,我们四个人都非常开心,感觉总算可以赚点钱了。现在想想,当时卖了真是很傻。
如果是我一个人做的,感觉自我的虚荣心比较强。但是做汉庭的时候我的心态比较平稳了,就想做成一个大的企业,将来进入世界前十强,不是说上市就觉得达到目的。
为什么这个冬天我们做得从容不慌张?我们在行业内现金最多,我们心态好。2008年不能上市,我不难过,只是感觉有点晦涩。2009年不上市,我也还是不难过。
我拿不到钱,别人也拿不到钱,我的成本和别人是一样的。怎么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创新,不能说玩过去的游戏,像把这个企业卖了,再扩张,再卖,这样的方式不能玩,要换一种方式,怎么玩我不能说。我们有一位投资人帮我们算了一笔账,说2011年,这样我们发展,我们值六七亿美元。
周成建:上市和不上市有什么不同?从今天来说钱多当然好,但对一个企业来说,钱多并不是好事。由于金融海啸,上游成本整个儿地下降。你当时花的钱越多,现在体现的责任越大,压力越大。我们上市募集了10多亿,钱放着没有用,但是用不好就是你的责任。
从人才来说,何谓优秀的人才?企业家都说中国最缺的是人才。很多企业做不好都说自己没有人才,我的理解是,中国往往最不缺人,但在用人机制上非常欠缺,这是中国创业者、传统企业所存在的最大挑战。如果可以把培养人事都做好,我相信企业可以真正持续地做下去。
何谓真正的春天的种子?我认为每个人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企业目标,通过这个企业目标制定有效的企业战略,再形成一个人才建设体系,这是很重要的企业价值和企业文化,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些都可以做好,相信企业的明天肯定是春天。
对2009年的发展前景,有何期待?
唐锐涛:我认为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郑永刚:我们没有涉足到过多的寒冬产业,所以我们也没有感受到寒冬到底有多大的威力。我刚刚开好四季度工作会议,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2009年6月份以后了。我们预计在2009年还是非常平稳、持续、良好地发展。
陈尚贤: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公司从现在到破产只有18个月。”这意思就是心里有危机感,要把这个危机防范的机制建立在公司内部,乐观并不是代表没有风险,风险意识、危机意识要体现在公司制度建设之中。
从寒冬走向春天,可以用怎样的话激励企业前行?
季琦:一年四季有规律,经济也有规律。是规律就应该从容处置,冬天的时候不要想冬天的风暴,冬天的时候要想到春天、夏天、秋天。
章苏阳:送一句话给创业的人:创业的人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周成建:我用父母老师提醒我的一句话:冬天来临的时候你要向往春天很快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