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大王”、“环保教父”这是现年73岁的郑崇华在业界的“双重身份”。
现在,他在台湾一手创办的台达集团已成为一个营业年收入近50亿美元,在全球10多个国家地区有60000多名员工的大型集团,“征战”在电源、信息科技、通讯、汽车、太阳能等诸多领域,郑崇华本人也被业界尊称为“电子产品大王”。
但和很多其他中国富豪不同的是,郑崇华本人在平日里开油电混合动力车,长期使用节能灯泡。虽然坐拥上亿财富,但现在他追求的理想生活是养花种草,过农夫式的田园生活,由此也拥有了“环保教父”的封号。
近年来,他频繁往来于台湾和大陆两地。6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仪式之后,台达集团董事长、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谈的最多的不是他的企业,而是环保和节能。
如何“节省一个核电厂”
1971年,郑崇华刚开始经营台达电子工厂时,因为当地夏天电力不足,常常需要局部地区轮流限电来缓解用电高峰,而工厂最怕的就是被断电。为解决用电问题,有人建议当地投资增加电厂或兴建核电厂,但这笔预算是个天文数字。
“那时刚好看到相关报道,美国加州也遭遇到同样的问题。但他们不是去建新电厂增加电量,而是免费给老百姓提供节能灯泡。当时的节能灯泡要比一般灯泡贵十倍,但比起省下来的电费,这个费用还是很便宜。所以后来即使当地政府为了收回节能灯泡的成本,将电价上涨了一些,老百姓也没有怨言。当时我就想,与其加建电厂,不如去教老百姓怎么省电更有效。”郑崇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自此之后,他和他领导的台达开始致力于节能和环保实践。
郑崇华告诉记者:“现在,台达电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占全球一半以上,只要效能提高1%,至少可以节省一个核能电厂的电,我们每年都致力于效能提升,为节能尽一分力量。”
在市场经济唯利是图的竞争中,郑崇华所提倡的环保生态资源似乎过于高调,但事实证明,环保、节能领域蕴含着庞大的绿色商机。
“环保会增加成本,但是从大趋势来看,掌握节能和环保技术不仅不会对我们产生太多的成本压力,同时还因此发现和掌握了一个商机,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节能和环保。”郑崇华表示。
自然资源更是古董
在台达把工厂开遍世界的时候,郑崇华的环保实践也随之延伸。
“我们新盖的工厂要采用节省能源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建筑节能纪录是用电量只有一般建筑的十五分之一,而我们目前确立的目标是,开始要省一半电,然后再一半、再一半、再一半。”郑崇华介绍说。
郑崇华告诉记者,台达投资2000多万元自行研发的电源崩应回收系统,通过对多余电热能的高效回收,可实现85%以上的电能再利用,使得室温大大降低,空调耗电大大减少;锅炉房收集利用锅炉余热转换成热能,再加温加热,可避免大量使用柴油而造成的空气污染;通过安装大小水量两段式节水冲水器及喷雾式水龙头等设施,可实现生活区节水16650吨/年、工厂区节水79200吨/年,而安装水回收系统,可实现节水75190吨/年;在员工宿舍的通道采用自然采光,每年可节省电费超过3.6万美元。
在2002年,台达集团还成立了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支持环境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工作。“自然资源就像古董一样,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值钱。如果全世界的工业都发达了,每个人都开着汽车,也不注意节约环保,不出几年地球就没有办法供应能源了。”郑崇华说,“你去买一件古董,珍惜它,喜欢它,因为它的历史有几百年几千年。那所有的天然物质,能源、水等等,它也是古董,而且更古老、更应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