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脸藏在月光背后 “不要碾死我”背后的经验误判

 不要把脸藏在月光背后 “不要碾死我”背后的经验误判


     “不要碾死我”,这一声哀求,最近让很多人觉得揪心,引发一番关于人性与法律的争议。

  发出如此锥心之声,是一位中年妇女。当时,她被一辆大型水泥车撞倒,卡在车轮之下,满脸是血。水泥车司机下车查看,中间起身,让这位妇女异常害怕,哭着连连央求“不要碾死我!”

  这个细节被目击者记录下来,又被提炼成新闻焦点,吸引了无数人眼球,迅速引发热议。于是,“撞伤不如撞死”的老话题再次被拉到台面上,人性道德严重沦陷,制度改进裹足不前,又一次被激情展示。

  表面看上去,这一切的议程设置,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比如,话题的由头是那么真实动人,人心不古的例证随手可举,被拷问的制度也能找到漏洞,加上扛着生命至上的旗号,一句“不要碾死我”,似乎也就成为批评人性之恶与制度之弊的最好出口。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理直气壮。问题是,那一句“不要碾死我”引发的批评,真的有那么理性吗?是在传递人性的温良,还是在辐射人心的恶念?批评到底是为了重建人心,还是为了毁损信心?

  批评不是目的,批评是为了建设。要想让批评起到建设作用,批评一定是要理性的,是要禁得住逻辑支撑的。而不应该掉进经验主义的泥潭,而不应该依托简单的想象,否则就容易出现误判。

  “不要碾死我”,这一声央求,本身也只是那位中年妇女的经验表达,这种表达,本身就可能存在不理性。她被撞倒在车轮之下,身体遭受严重伤害,生命与死神擦肩而过,心理自然敏感恐惧。尽管我们对她的不幸遭遇应该给予最大的关切与同情,但这并不就一定符合她那一刻的判断。过度凭借想象,去夸大那位肇事司机在下车后“先蹲下查看”,“后来又站起来”这些动作细节可能包含的罪恶动机,我觉得也是不理性的。“不要碾死我”引发太多的争议,都很可能陷于人性误判之中了。

  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撑那位肇事司机会选择碾死那位妇女的前提下,我们轻而易举就激动于那句“不要碾死我”,我认为多少有些莫名惊诧。特别是面对一些人由此将人性沦丧夸大到进入临界点,将制度缺陷上升到政府行政理念的层面,我觉得这种流俗化、范式化的批评,正在制造一种不良的公共话语生态,会对人性道德形成负面影响。道德更多是用来律己的,总是把人心想得太肮脏的人,也许更需要先去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

  而轻易将撞死可能比撞伤赔偿要低,都怪罪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不足,也同样存在误读,毕竟,选择“撞死”会触犯《刑法》的“故意杀人罪”,对人的约束力更大,法律制度之间也都存在彼此补救的关系。事实上,交通事故赔偿本身牵涉的东西太多,比如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法律认证等,孤立看待问题,做出的判断就很容易不理性。

  所以,我更愿意将“不要碾死我”视为一句个体经验主义的表达,并不认同由此生成的那些批评人性道德与声讨制度不公的声音,就一定是理性负责的。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特别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能够进行理性判断,特别需要人们懂得将群己权界分清楚,而不是依据一句个体声音,去放大社会的戾气,去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制度的受害者。一笔一画,一语一行,如果是在放大人性之恶,本身也就会是一种“庸常的恶”,最后结出的,很可能就是社会阶层失信,彼此互害的不良结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878.html

更多阅读

不要常常说“我以为” 我以为

不要常常说“我以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以为...以为...我以为......我越来越反感这个词语了。“我以为”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出现得太多了。这

春在心里 我把你藏在心里最深处

2009年4月2日星期四网友评论栏里,我看到好多留言。不用猜,都是我们班学生给我留话,带他们春游。是的,又到了春游的时节了。清明将至。清明的江南,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想想都醉了。耳边响起一首日本民歌,《北国之春》。那首歌上世纪80年代很流

声明:《不要把脸藏在月光背后 “不要碾死我”背后的经验误判》为网友抉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