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毕业生就业难吗 就业难 上戏导演系毕业生探索自己创业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05级导演班,人称“导05”。以往的导演班,在校4年只需排演1台毕业大戏;而“导05”还没毕业,已经排演了11台,这学期,还有两三台大戏要开排。

  “导05”的同学今年夏天就将毕业。不太乐观的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遭遇“低潮期”;但让人振奋的是,上海的话剧市场眼下红红火火,一年3000多场演出中,爆满的夜场不在少数。既能编又能导还能演的“导05”人问自己:何不选择创业,靠自己的本事走出一条路?谢迪、马达、王佳健、王萌、谭智泉、郝甜等几个同学志同道合,一合计:“干脆,我们自己办个剧团吧。”剧团名字是现成的,就叫“导05青年实验剧团”。

  市场“火”了,职业发展就有空间

 油画毕业生就业难吗 就业难 上戏导演系毕业生探索自己创业

  在外人眼里,频频在电视镜头前亮相,身边有众多明星环绕,做导演是个风光无限的职业。其实,导演是一个“分母很大、分子很小”的职业。据了解,现在全国开设导演专业的高校有40多家,每年“产”出1000多名准导演,年年相加,这个“分母”十分庞大,而其中能真正成为职业导演的不足1/10。专业话剧剧团,上海只有话剧艺术中心一家,2004年,上戏导演系有2名毕业生考进该团,2007年和2008年则各只有1名,并且都是以“演员身份”进的。导演系学生除了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条独木桥,难道真的没法继续自己的话剧理想吗?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显然不赞同这种悲观的推论。他说,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聚集着数百个戏剧团体,而以上海的城市规模,当然需要有更多的戏剧团体。如今,话剧在上海已经成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2008年上海舞台上演出的话剧剧目多达87部,场次超过3000场,这座城市里至少有20万的话剧观众。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家,去年一年就演出了505场,演出收入高达1636.5万元。这种种情形,就是我们这些学这行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几番“试水”,创业梦想浮出水面

  对“导05”人来说,入校时,成立自己的剧团是不敢想的事,但演自己的戏却是心中的梦。最初的“试水”是排陈佩斯创作的喜剧《阳台》,它是“导05”看中的第一个本子,总投资才220多万元,却拉动了6000多万元的票房,赢利2000多万元。学生版《阳台》演出时,剧场门口票价节节翻高。《阳台》的成功,不仅让“导05”提前嗅到了演出市场的气息,也大大提高了“准导演们”表演喜剧的能力,后来原版《阳台》演出缺演员时,陈佩斯就从这“学生版”里直接抽调。另一次成功的“试水”是农村剧《菩萨岭》的排演。卢昂说,剧本到他手里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吸引了他,首场演出便获成功。

  几番“试水”下来,胆子大了,成立“导05剧团”的梦想渐渐浮出水面。大伙分头挑灯夜战,几天后,一份厚厚的“导05自主创业策划书”放到了上海戏剧学院领导的桌上。

  抱团合作,靠整体优势长袖善舞

  建剧团、排话剧,需要抱团合作。竭力促成“导05剧团”建立的卢昂,正是看中了这个团队的力量:“这个班整体创作力量很强大,大家朝夕相处4年,深谙各人之长处。排戏、演戏,能各展所长,团结协作,非常和谐。”

  “导05”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与沪上其他10多家民间话剧制作体相比,优势是个个都能自编自导自演;舞美、服装、音乐设计甚至打爵士鼓、弹吉他的,也各有人才。排演同样一出戏,能比其他制作体压缩一半成本。”“经济危机下,那些需要支付高额创作费用的制作体,或许会入不敷出。但我们一人身兼几职,排戏成本很低,反而更有生存下来的机会。”

  马达是“导05”中“身兼数职”的代表,他一人身兼改编、导演、写唱词、作曲、音乐配器等五职,只用了1万元,就排出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看后击节赞叹:“音乐真好,人才难得。”有演出商建议,投入资金重做舞美,一定能开拓本土小成本音乐剧的市场

  母校支持,扶上马再送一程

  学生愿意自己创业,最支持的是母校。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葛朗态度明朗:“学校有4个大小不同的剧场,都可以提供给剧团使用;上海市教委、各高校每年都会委托上戏筹备很多演出项目,我们也可以分出一部分,交给‘导05剧团’来做。”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告诉记者,“导05”同学们创作的剧目,已经成为“导05剧团”走向市场最原始的积累。很多剧目,现在已经有了商业演出的基础:农村题材的《菩萨岭》可以下农村演出,喜剧《阳台》很受市场欢迎,话剧《爱与恨》已两次赴欧洲演出……他们在校期间排演的10多台大戏,上戏将无偿提供版权,让他们继续演出。

  学生毕业办剧团,“导05”是第一家,前进路上,“拦路虎”自然不会少。创业,首先就面临资金问题。谢迪告诉记者,他们几个“导05剧团”的骨干成员,主动拼凑了一部分启动资金,而《阳台》、《菩萨岭》等成熟剧目的商业演出,也给剧团积累了“第一桶金”。葛朗副院长告诉记者,上戏正帮着他们联系“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对方有可能提供30万-50万元的创业基金;卢昂教授也正组织一批企业家,听取“导05”的创业报告,力图在企业家帮助下,闯一条“文企联营”的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9753.html

更多阅读

北影上戏中戏新生代十大绝美校花 中戏和北影哪个好

谁谁是校花这是求学期间永远也不会褪色的话题,北影上戏中戏的校花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今天为大家细数一下那些新生代的绝美校花,她们有的是当红花旦,有的已经鲜有名气,还有的发展势头正猛,看看她们是否有我们最喜欢的明星。

“莫小贝”怎成上戏教学标本 广东教学昆虫标本

“莫小贝”怎成上戏教学标本作者:二叔她可以是《武林外传》中淘气搞怪的五岳盟主莫小贝,她可以是《射雕英雄传》中憨气十足的“傻姑”,但你无法想象的是,她也曾高考失败,落榜北电;她也是上戏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辛苦军训……在为期9天的军训

揭张宁江与郑恺陈赫杜江的上戏男神帮 陈赫郑恺关系不好

文/一池萍碎张宁江因电影《匆匆那年》和电视剧《团圆饭》热播备受关注,他的走红虽非直线上升,却以稳中求胜。他戏路很宽,宽到在这边演完痞子学生、那边演冷酷医生,诠释N个世界的人绝不串味儿。导演系毕业的张宁江与表演系的郑恺、陈

上戏红楼和若干年前的我的往事 红楼梦十二金钗游戏

虽然我是中戏毕业并且顺带研究生也一并读下来的,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和上戏的渊源,当年正好是高三学生的我,生平第一次坐着飞机,在夜晚来到上海。从虹桥机场出来后,上海下着倾盆大雨,我打了辆出租车来到上戏。而我来的目的正好是考学,不

声明:《油画毕业生就业难吗 就业难 上戏导演系毕业生探索自己创业》为网友弹指情弦暗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