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行业周期性宿命的怪圈中,券商靠“开场子”简单赚钱的好日子很快不再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历史的行业,随时会迷失方向,丢掉自己的历史方位。
券商的历史是惨痛的,单一的盈利模式曾让券商在四年熊市中出现全行业亏损,多家曾经名噪一时的券商永远从这个舞台上消失。有时简单又是一把“双刃剑”,在2005年底启动的大牛市中,传统的盈利模式又让券商收获颇丰,得以积蓄财富,休养生息。“大虚不能大补”,今年以来,在行业周期性宿命的怪圈中,靠“开场子”简单赚钱的好日子很快不再。
所幸的是,在繁荣面前,多数券商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利用市场上升带来的财富和有利之机,急于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突破单一盈利模式的重围。
让初绽的创新机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因为传统的自营、经纪和投行“三驾马车”盈利模式与二级市场联系过于密切,其脆弱性已不用赘言,券商努力构造可以对抗行业周期的盈利模式,其中创新业务自然就被寄予 了很高的希望。
券商们早已感知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逐渐确立和第三方存管等基础制度设立之后,新的业务机会必将如春潮涌现,如果抓住先机将赢得先发优势。在业内,券商普遍着手准备迎接金融衍生品大发展,股指期货、备兑权证等场内金融衍生产品等将渐次登场。
“券商的经营模式现在的确比较单一,仅几项传统业务,但是这绝对不代表券商的未来。”诚如招商证券副总裁邓晓力所说。
招商证券总裁杨鶤表示,“现在盈利模式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转变,当然不能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盈利模式架构,但至少是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盈利模式构建机会,有些已经在付诸实施,有的在筹划阶段。由于市场的深度广度,由于监管的思路,还有相应的法规环境发生变化,券商现在可以有机会去构思自己的发展策略了。”
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本土券商一直努力脱离自己靠天吃饭的窠臼,集体作出了突围盈利模式单一的种种努力。
因为香港的资本市场非常成熟,各种未来可以在境内从事的金融衍生品业务都可以在这里运作,券商香港公司成为涉足新业务的巨大试验田,他们在这里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培育可以随时移植回境内的新业务模式。
招商证券香港公司是境内首家得到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总裁杨鶤给出了这样平实的分析,“香港平台现在有很多投入,它是做培育用的,做现在境内市场做不了,可能花了钱短期没见效,但是没关系,未来有暴发的机会。不然一旦境内创新业务放开,人也没有,经验也没有,对新业务的理解也不到位。”
一个细节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招商证券在业绩考核中有一项硬性要求:每年的创新业务必须在收入中的占比不断上升。邓晓力介绍说,“创新是带动未来业务整体的一个火车头,必须不断培育创新业务,在招商证券去年权证还算创新业务今年就不算了,需要寻找新的创新点来增加新的创新业务,也许融资融券,也许创业板,也许股指期货IB介绍业务,成为今年的创新利润增长点。”
我们看到,券商还在为创新业务做组织上的保证。国信证券的期货公司、直投公司、香港公司都在今年上半年设立完毕。直投业务的利润来源于一级市场,对于平滑券商利润波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券商未来非常看好的一块业务。国信证券时刻保持着对创新业务的张力:因为拥有业内庞大的、专业水平很高的投行队伍,拥有最广泛的上市资源,具有一般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国信证券表示要高起点布局直接投资业务,开辟新的盈利模式。
战略上重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证券副总裁孟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的增长性这么好,并希望能够走得更远一些。真正一个企业要做大,还是要有战略的眼光,暴发性地增长靠精耕细作不到的,你可以做得很好,但做到一定的程度,真正要追求比较大的行业地位的,除了靠勤劳之外尤其需要智慧。”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看到随着各种新业务的开展,创新为券商改变单一经营模式提供了可能。假以时日,中国券商定会让初绽的创新机会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做好金融服务商
什么样盈利的模式是中国券商的合理业态?我们听到最多的答案是:证券公司是金融服务商,凡是定位于第一方阵的券商,都在朝着可以为客户提供跨市场跨行业跨地域一揽子金融服务的方向去发展。
对此,国信证券总裁胡继之给出的解释是,“证券公司本来就是金融企业,其职责是创造产品,提供服务,使市场参与者获得他们需要的服务。而不是用证券公司自己的钱直接去投资,那是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自己的钱应当用于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核心资本等这些方面。”
“这是一个本源的话题,像是问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美国金融领导学里的课程要求晨澈思考,就是要想明白自己的目标。”湘财证券董事长陈学荣说,“在湘财证券重组接近尾声之时,我们也算开窍了,我是金融服务商,我们公司高管想明白这个非常的开心,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投资商,大量去买股票卖股票,折腾市场,折腾这个那个,为自己的薄利,把自利高于一切,这是错误的。”
“你要定位于中国的一流券商,就要能为客户能提供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案。”杨鶤表示,希望客户进入招商证券的大门之后,它提出来的证券需求都能满足。比如一个企业想去融资,招商证券可以给它设立股票融资方案、债券融资方案,甚至结构融资方案;企业要去购并,招商证券也能帮助它实现;企业想理财,也能帮它策划,甚至理财过程中,企业有一些交易的策略安排,比如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对冲,招商证券都能帮它做。
在为客户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过程中,国信证券纪经业务总裁陈革认为,证券公司要有一系列的组织安排的机制,整合证券公司所有的资源,满足客户的融资、投资和现金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结成和高端客户之间的战略性合作。“将来一个证券公司能够抓个几十家高端客户,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那竞争优势不得了。”
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传统业务根基并没有被放松。胡继之说,“最佳的战略就是先把基础性的东西做好,基础性业务也是很赚钱的,基础性业务潜力很大。”“国信的布局已经做完了,随着前几年战略中心转移完成,市场再差,我们也会有回旋余地。”
事实上,眼下券商经营模式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可能再回到原来那种经营模式上去了,过去券商一亏几十个亿的传统时代似乎已经远去了。对此,平安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胡晓平说,比如,融资融券一开,证券公司在这一方面业务准备比较充分,融资融券业务的收入,会烫平整个经营收入的波动性,券商固定收益率产品、做市、权证业务等开展也会使券商经营得会更平稳。
为了对抗行业周期性波动,券商除了寻找新利润增长点,还要在不同地域、不同市场甚至不同行业之间分散风险。邓晓力认为,为了使证券公司的经营更加稳定,一定要跨地域运作,不仅要在境内做,要在香港做,甚至有可能的条件下走得更远;还要跨市场运作,不久可能会推出股指期货,证券公司会逐步的走向期货市场,这就会多元化分散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
证券公司目前无不渴望上市,而上市更需要证券公司改变盈利模式,把盈利波动性逐渐平滑下来。“否则证券公司的盈利今年这样明年那样,怎么样让投资人去评价。今年业绩这么好,大家买你的,明年业绩又变成那样,确确实实好像对投资人不负责任,但这种不负责任,不是经营机构想做的事,而是市场这样一种被动造成的。”
杨鶤认为,“证券公司能做的是如何平滑这些波动性,哪些是属于可以平滑的项目,去打造它,培育它,招商证券就是想打造成为风险可控、创新领先、业务结构均衡,同时又有跨境服务能力的中国的一流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