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密布,心灰意冷,是否是今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及投资者信心的写照?熊市中期或末期,有多少人能将头转离电脑行情,投眼望户外世界依旧没有两样?或打印出历史的K线图,看到无论多大金融危机都终将过去?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最艰难的日子,聪明的人,不是逃避,而是主动调整迎接危机。危机中没有不受伤的,但活下来的,最后必战胜危机。当大熊市里基金经理感叹投资不是人做的时,他忘记了自己已经很幸运。其实很多实业行业,都有灭顶之灾的可能。经济政治人口的变迁、行业范式潮流的改变,正量变到质变地创造和消灭众多行业、无数企业。相较其他行业,投资行业算是价格波动大但其趋势总是向上,因为它综合代表了人类总在前进。美国股市即使从1929年顶点起到现在也每年有10%左右的回报,尽管大危机指数用了24年才回到起点。危机中职业投资者通常面临的仅是市场风险,当老板和客户埋怨时,请自我激励:投资不会亡。
前不久一名业界资深的投资者召集投资讨论会时,提起大家认识什么是幸福。人生下来就哭,去世时别人为你哭。扣除学习及建立基础的前30年,及老了不太能随心所欲的后30年,人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只有一万天左右。人到中年,家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义务,工作上通常也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一万天留给自己又有多少?日子撕一天少一天,过一年少365天,拥有很多,却又像什么都没有;知道应该知足,却又似壮志未酬,怎不叫人回头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中年投资者其实更需要关怀。他们经历了一二轮牛市熊市,积累了或多或少的财富,大多事业有成、向人生高峰冲刺并有经验和智慧来探讨人生。他们的勇气、能力、经验与财富不一定成正比,但困惑、埋怨、欲望与财富通常成反比。他们不会将同行中暴发户列入公然学习或打击对象,也不会对熊市爆仓者滋生什么同情或嘲笑。他们通常已经形成了自己投资的方法,但也有不少人总在同一个地方和情景下摔倒,所以对自己的投资方法也少不了检讨。过于沉迷于工作的,就会有无穷的工作未知的答案;过于超脱寄情于车子、房子、山水的,很快就会有些无所事事的无聊;炒掉公募老板干个体户或私募的,反过来又有失去组织没有资源的忧虑。总之,拿得起放不下,应能代表这一群体的中年情结。
其他年段投资者且慢笑话中年投资者“饱汉不知饿汉饥”,中年投资者也大可不必“人生仅百年,常怀千岁忧”。人生本来前半程用来探索与进取,中间用来专注与冲刺,晚年用来享受与安息。人生一路上有风景,却不一定有看风景的心情,或因为近视,或因为忙碌于现在,或因为过于好高骛远。以投资的眼光来看,人生的命运相当确定,20多岁工作,口袋所存无几;30~40多岁年富力强,赚得多花得也多;50~60岁达到人生天花板,净值最高;再往后就是养老期,当然财务自由、身体健康为最高目标。
人生的各个阶段,就是命。有人找算命先生希望知道运势,也就是人生阶段中的细节,但森林里找树,大海里找浪花,其实白费工夫,也没抓住命运。一眼看穿人生到养老,似乎很没有意思。但就财务自由、身体健康的最高目标而言,的确早早宜善。就像投资一样,很多人在股市里买来卖去,最后跑不过指数;很多人在一生中也忙东忙西,最后身体搞坏了,养老钱也搞没了。人生在不同阶段时间、财富、关注点、眼光和智慧的错配,提示着生命周期投资和提前养老投资的必要性,甚至是强制性。所以西方社会,经历了社保体系、人人自我投资后,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半强制性、半福利性的诸如401K养老计划。都在讲中国消费不足,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缺乏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保障。指望别人来帮助你,不如及早实行自我及家庭的生命投资、养老投资,及由此触类旁通地为子女教育、医疗及财务自由的长期投资。老无所忧,再大的压力、再大的危机都能让你有看风景的快乐心情。智者言:人生现时的幸福且请当幸运看,终老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