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中日关系恶化以来,资生堂的中国业务每况愈下。不久前,资生堂曾公布财报,在截至今年3月的最新财年里,其中国区销售额仅为907亿日元(约合56.7亿人民币),与上个财年基本持平。 对于资生堂来说,这样的成绩堪称糟糕。 要知道,自1981年进入中国以来,资生堂从未遭遇过近乎零增长的局面。相反,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资生堂在中国早已习惯于两位数增长,这样的美好业绩甚至有效地弥补了其在日本国内销售业绩的下滑。 男人专心小便时最怕有人从背后突然拍肩膀,此番突然遭遇的变故同样也令资生堂深感不适,相信还掺杂着不少委屈。但问题毕竟还是来了。悲惨的是,资生堂不止要头疼中国市场,其日本国内业务也是持续萎靡不振。在这个节骨眼上,资生堂时任社长末川久幸选择辞职,前任社长前田织造被二度请出山。资生堂显然是寄望前田织造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前田织造就任社长后自知责任重大,一度放言“无论如何都要重振中国业务”,由此也足以看出内需增长乏力的资生堂如今有多倚重中国市场。随后,他很快启动了针对中国地区的改革。 考虑到中国反日情绪仍未消弭,资生堂最终决定将“欧珀莱”和“悠莱”列为现阶段在中国市场重点推荐和销售的品牌。原因很简单,这两大品牌本身在中国就有足够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二者身上的“日系产品”印记不明显。尤其是发展良好的欧珀莱,本来就是资生堂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品牌。 与此同时,资生堂开始向中国大力引入不提供美容顾问服务的低价自选型化妆品,以覆盖更多消费群。目前力推的就是“专科”品牌。而在此之前,资生堂更习惯于在百货店和专营店以面对面的形式销售中高价位的化妆品。 据资生堂方面介绍,上述低价自选型品牌主要通过超市进行销售,产品价位大约在62-80元人民币之间,仅为面对面销售的“提供咨询服务的产品”的1/2至1/3左右。第一年度,其计划在中国的大约6000家超市实现铺货。 资生堂希望,通过一系列调整后,中国业务能够摆脱下滑局面,在本财年末结算时能够实现年增5%的目标。它能做到吗?
![资生堂中国官方网站 资生堂中国变中求生](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5027597351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