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有朝气又充满生机的企业,自然要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支撑,同时还要有与之配套的激发员工潜能、释放员工能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辅助,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关心企业、参与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成为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力。在这方面,德国企业开展合理化建议的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德国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的范围包括:围绕改进企业运行和管理体制,提高产品质量,简化工艺程序,节约材料和工作时间,提高生产安全程度,注重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合理化建议既有从实践中产生的对现行工艺或结构改进的想法,也有受别人指点或启发但尚未运用的创新思路。在界定其是否合理时,主要看能否带来经济效益,能否提高生产安全、消除事故隐患、降低原材料损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如果拿不出具体方案,或只是泛泛批评则不属于合理化建议。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根本目的除降本增效外,还使职工具有高度责任心,激发工作热情、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此外,要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氛围,鼓励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进谏”,不吝良言,并由此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荣誉感。
其次,德国企业合理化建议的管理模式及操作。他们建立了较为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管理机制,运用了电子信息手段,职工可以通过企业内网系统直接输入合理化建议,也能直接查询所有合理化建议的内容、执行情况。在管理模式上主要采用三种模式:一是集约管理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设立合理化建议管理办公室作为合理化建议交流与协调中心,任命点子经理,由其负责接收职工建议,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予以指导,对合理化建议报告进行初审后转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主席由企业领导任命,成员包括点子经理、两名技术专家和两名工会代表。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建议是否具有操作性及实施后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奖励建议。他们还对执行合理化建议的预算经费和实际效益负责,有些合理化建议在决定实施前还需专家鉴定;二是行政负责模式。由各级部门领导直接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管理,即从接收、评审到确定奖励金额全部由各级部门领导负责。该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各级部门领导作用,由他们直接决定是否实施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奖金高低。如需专家鉴定,则请业内权威专家做评估鉴定;三是团队合作模式。是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也有“主持人模式”之称。该模式的特点是成立一个形态分散的“点子管理团队”,由其负责对职工建议的评估和实施。“点子管理团队”可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或业务关系设立,大都由6至8人组成,包括1名经过专门培训的“主持人”和1名部门领导。“主持人”是从职工中选拔出来并接受过合理化建议管理培训的技术人员,他负责协调和联络工作。无论实行哪种管理模式,对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标准基本一致。奖励的标准通常按照建议实施后第一年带来的效益再划分若干档次,根据不同标准发放奖金。有些合理化建议无法估算其直接经济效益,但其对预防事故、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提高质量及公司形象确实产生了效果,带来间接经济效益的,也给予奖金或物质奖励,以使合理化建议能够运行顺畅,管理有序,良性循环。
第三、对国内企业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有益启示。其一,将其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德国企业领导一贯强调以人为本,把职工视为宝贵的“经营资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调动职工主动参与企业创新和献计献策活动,对企业合理化建议实行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他们普遍实行职工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层要与职工委员会签订一份协议,或在制订“合理化建议管理实施办法”时广泛征求意见,明确合理化建议的管理模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任务,设立常设机构或管理团队,对评审程序和奖励措施做出具体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二,重视对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人员的培训。德国企业有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工作组,负责研究合理化建议管理机制,还时常举办“点子经理”培训班,培训合理化建议管理人才,为企业交流合理化管理经验提供平台,促进企业合理化建议管理的推广。其三,制定公开透明的评审和奖励制度。在执行中严格按照合理化建议产生的效益价值给予奖励,其中包括对给企业带来间接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也予以适当奖励,使其成为促进职工自觉参与企业合理化建议活动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合理化建议活动能够充满生机并持久健康开展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