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夫伤害了很多人,包括打工皇帝唐骏。
“我对此不饱任何希望,这部分损失我已经归入坏账冲销掉了。”唐骏作为麦道夫金融诈骗案的中国受害者之一,理应从其最初委托理财的几家外资私人银行获取相关消息。但事实上,除了他亲自问讯时才能得知外资私人银行将聘任相关律师执行司法诉讼程序,最大限度保全客户资产安全之外,唐骏能做的,只能是无止尽地等待。
但唐骏不愿接受这样苦熬的等待。最近他毅然选择投身中资私人银行。从2008年年中起,他选中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私人银行,迷上了他所谓的“寻宝游戏”。融入中资,唐骏综合配置私人银行的结论是,每年收益率提升至10%-12%,中资行强大流动性产品的吸引力至少将保持3-5年,外资行短期无可匹敌。
转向中资行
“我是在去年年底参加央视录影,评说华尔街风暴的时候,正好谈及麦道夫案,突然意识到自己同样被骗了。”唐骏的开场白,的确有些惊讶。
一贯在投资领域嗅觉敏锐的唐骏,不小心在麦道夫案“摔了跟头”——但背后的原因,是他对海外私人银行业务有着极强的信任度,也不会时常关心自己的资产变动情况。
“长期以来,外资私人银行中低风险产品的年回报率都很稳定,基本在6%-8%左右。所以我也不大会经常关心它。”唐骏解释说,这份惯性心理,在2008年底却交出了一份令他难受的答案。2008年年底唐骏自己估算过,因投资麦道夫基金等海外私人银行产品,共损失276万美元。
让他唯一生气的,是每月和客户们大谈宏观经济走势的海外私人银行投资经理们却丝毫未提及有关麦道夫的损失及后续追逃资金的情况。
吃一堑,长一智。他开始尝试中资私人银行的重要动因——看好后者短期、高效、灵活的产品投资风格。
“中资行向客户推荐的产品,都是时下最适合中国富豪风格的。”他眼里的国内富豪风格,便是灵活的现金流动性。其运作模式大致如此——银信合作的信托集合计划将某些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进行融资或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业务证券化,根据不同标的资产进行收益率及风险评估,再通过私人银行销售,通俗地讲,有点像是“信托项目打包发债”,这就是“折现价”。
唐骏对此的投资底线是:“未上市流动股股权抵押,按照市场价格折现3折;优质房产,折现4折”。说到这里,唐骏顺手指向其上海办公室窗外的一处高端楼盘,这就是他通过中资私人银行的投资标的,天天看到它,各类风险基本能“看得清楚”。
“总好比听海外私人银行都高谈宏观经济,但操作起来让人对他们能否应对系统性风险感到不放心。”
据熟悉中资行私人银行的业内人士透露,其人情牌也远远好于外资同行。
“投资与消费不同,投资标的都是实实在在,可靠性高,好的资产配置方案和投资产品应该简单易懂,这样投资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抱有实体投资观念的唐骏认为,股票、债券等最常见的投资品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资产配置的要求,这也是中资私人银行投资经理很愿和客户们谈论的话题。
开始喜欢中资私人银行的唐骏得出结论:初成长的中资行私人银行有外资行不可比拟的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而这种优势在短期3-5年内都很难被外资行超越。
从2008年便成为中资私人银行早期客户后,他尝试投资几次高于10%的短期3-6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后,做出大胆的选择:一方面他把其所设的驻香港私人银行分行账户的部分人民币资产转移到了中资行,令其外资行所打理的资产降到最低门槛。唐骏自爆:“有些资产转移多的账户,甚至低于了该行的最低门槛。但外资行对转移态度也无可奈何。”
收益率提升全球私人银行业务最流行的一句口号,就是综合配置,简言之,便是资产多元化分配。
为了贯彻这种理念,唐骏通过委托三种不同地域的私人银行业务——分别委托来自美国、瑞士和中国不同风格的私人银行,中资行的配置比例迅速上升到全部资产的30%,在香港委托的资产仍是大头,占50%。而类似“分散投资”的投资模式,令其投资回报率估算,将从曾经的6%-8%收益率提至现在的10%-12%。
目前为止,他仍保有外资行多个私人银行账户 :“风险最低的一定是外资行私人银行的综合配置。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开放,3-5年后中资行私人银行的高收益优势可能有所减弱。”
当然,中资私人银行理财产品也替他打开了另一道“寻宝大门”。精力旺盛的唐骏还充当天使投资人,进入了IPO前夜的私募投资,包括登陆纳斯达克的医药公司;以及登陆A股的电力公司,后者是他个人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投资额达到800万美元;还有中国前三大私人造船厂之一及奇瑞汽车。
唐骏自称这笔股权投资的年收益基本能维持在50%以上。“但我还是会考虑到综合配置,和天使投资的较长持股周期相比,我更偏向中资私人银行灵活的现金流动性及较高的稳定收益。”唐骏说。
此外,唐骏依然逆于传统中国富豪思维的最明显之处是:其个人资产高达数亿,却无一房产,十多年来全家仍住酒店。唐骏的解释,可自圆其说。“全家人租住在一套250平方米左右的酒店里,一年租金在180万元。比如买一套类似的房产,价格至少在2500万元,倘若出租,年收益率不足10%。况且,品质和服务都不如酒店舒服。”“但是我如果拿买房子的资金来投资,那么2500万元就算20%的收益率,那么一年也能得到500万元。”唐骏的看法,也并非给买房人泼冷水,只是他个人认为购房时机未到。
唐骏的资产拼图
“在微软工作3年的,通常就是百万富翁,这群人也是当地私人银行的优质客户群,通常私人银行会主动找上门。”唐骏回忆说。
第一家来自美国的私人银行叩响唐骏大门之时,已经是唐骏在微软工作的第5年。“当时尽管我回国了,美国的私人银行已调查了解到我的资产规模,他们选择找到我太太,她当时仍在微软美国工作,顺理成章地让我们选择它们委托管理资产。”由于受微软惯例因素引导,唐骏第一次接触私人银行,就委托该行打理其所有在微软的收入,占其当时总资产的70%-80%。在担任微软中国总裁之时,唐骏的收入超过了1亿元。
至今,美国的一些私人银行负责着唐骏从微软获得的全部收益。美国私人银行基本推出三种风险承受能力区间:0%-15%、3%-12%、6%-8%。唐骏选择的是中间型6%-8%,这一选择被形象地形容成“每年三选一的服务”。
唐骏对此笑称:“按照规定风险承受能力,私人银行模型化的投资基本可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身在美国的投资经理会在投资组合纳入流行组合时,以多频次的电话形式跟客户确认,但几乎从不谋面。如无意外,每年将以账单的形式与客户进行资产收益交流。”
在他担任中国大型网络游戏公司盛大总裁的4年里,其个人收入高达4亿元。当时,香港三家外资私人银行便闻讯赶来,其中包括来自私人银行起源地某家大型瑞士银行。由于熟客介绍关系,唐骏便按照各家私人银行最低门槛,分别投下了一笔钱,年回报率维持在8%-10%之间。或许是对美国私人银行的充分信任,抑或是自己对每月面访的审美疲劳,唐骏自言:“他就此几乎没有关注过投资收益,直到麦道夫案发后的央视访谈。”
“前几年都还好,高的时候达9.3%,低的也有4%左右,平均下来的确在6%-8%的预期收益之间,跑赢了CPI涨幅。谁知去年一下亏了23%!”由于和海外私人银行签订过“自己担保收益和风险”的合同条款,唐骏只能自认倒霉。
“不过麦道夫事件发生后,投资经理来访的需求已经减低了。”唐骏略有失望说,“外资私人银行保证全力追讨,好几个月却没有消息。”同时,本周唐骏还收到一份令他哭笑不得的,发自海外私人银行对非典型客户意外贮存的通知,由于他长期不接收客户账户信息信件通知,便由海外私人银行开户为其保存,要收取年费68美金。
“我便开始思考,是不是需要重新考量自己综合配置的领域,把更多资产交给中资行私人银行打理。这不只是基于坚挺的人民币与快速复苏的中国经济,还有其产品比较好的收益空间及灵活的现金流动性。”唐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