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风险,高回报’,我现在是高风险,零回报,还赔了快10万块钱进去。”雷女士谈起自己和妹妹加盟开了这家文体玩具店时,又是气愤又是懊悔:“对方骗得我们好惨,怪自己当初怎么没考虑周全啊”!
“优惠期有限” 交了2.88万元仓促加盟
雷女士原来在湘潭一家药店工作,妹妹在苏州一家公司上班,两人工作虽然稳定但一直想创业,自己当老板。今年3月份,两人看到了一家文体玩具店的加盟广告觉得挺不错,便双双把工作辞了,来到该公司北京的总部考察。雷女士介绍,公司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公司的资质,并带领她们参观了公司的样板店。当时她们提议要去一些加盟实体店看看,对方以保护客户隐私拒绝了。“样品店看起来是不错,产品多而且又漂亮,和广告上面差不多,而且公司注册10多年了,有自己的玩具制造厂,信誉应该还不错”。谨慎的姐妹俩还是去了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希望对比一下小商品价格。“她说是商业机密,只能报几款价格。我们对比一下发现,价格稍微高一点,但人家要卖品牌的嘛,而且还会有专人指导销售,还是划得来,当时我们就有点心动了。”正在姐妹俩犹豫不觉的时候,对方发来了一条又一条短信:“您不是我们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对方,您还有什么犹豫的呢?我们的优惠期只到4月28日。”于是,姐妹俩在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向对方指定的账户仓促交了2.88万元的加盟费。“交钱之前一天三个电话,服务态度好的不得了。只是没想到把钱一交他们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承诺的都成了空话,‘变脸’变得又快又彻底。”
承诺:交2.88万得4.88万元货品,优惠期有限
现实:优惠天天有 赚钱变赔钱
雷女士的店是一家“二星”店,20多个平米。依照双方协定,在优惠期内雷女士交纳了2.88万元的费用,可获得4.88万元的产品,开业期间将获赠2500元礼品。原以为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不料,接到货物当时就傻了眼:将近5万块的货物怎么才这么点?对比会员价算起来怎么才10900多元 ?2500元的开业礼品难道只是“打码机一个,气球100个,塑料袋100个,打印纸20卷,圆珠笔100支,短T恤3件”?雷小姐愤怒地拿出对方出示的出货单,向记者展示。“当天我便打电话向对方质询,人家却说4.88万元是按市场价计算的,以后进货才按会员价,以为我们早知道。当初他们中没有任何人提及4.88万元商品是按市场价计算的,我们怎么可能会知道?最可恨的是他们说优惠期有限,但现在打开他们的网站一看,交2.88万还是可以多送2万块的货。”。可气愤归气愤,由于当初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为了能顺利开业,雷女士只好又向对方购进2800余元的货品,将自己的店铺填满。
承诺:产品全 折价不折质
现实:价格“膨胀”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你猜这个多少钱”?雷女士随手拿起了一个相框向记者询问。那是一个普通的维尼熊图案的相框,大小还不到16K的一本杂志。塑胶图案摸起来比较有质感,但其中一处不知为何发生了串色。“看起来顶多30元的商品,他们统一零售价要100多,谁会愿意买?”打开对方提供的全国统一零售价清单,雷女士终于明白自己那1.09万货物是怎么摇身一变成了4.88万。雷女士随后打开了公司一个诚招加盟商的广告片。片中顾客们纷纷盛赞产品价格便宜,各加盟商也称赞开店盈利的秘诀在于产品全,折价不折质。“和他们刚开始跟我们介绍时说的一样,但他们的统一零售价比市面上要高出一倍以上,消费者怎么承受得起啊”?然而,让雷女士头疼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么一点。雷女士的引领下,记者查看了店里的部门货物。店里部分玩具做工较为粗糙,甚至没有配备说明书。一些小商品生产厂商标注的基本是义乌各玩具厂,玩具周身没有统一logo。店里最贵的一件商品是一台标价598元的直升飞机,可其包装上没有任何关于生产厂商的介绍。“这直升飞机商场里面顶多卖个300来块,我现在是600元拿的货,200多出手,亏他们那时候说公司有自己的玩具厂,价格会比市面上要便宜,但现在这些玩具厂商是五花八门,一些产品质量还不过关,还有什么产品形象?还图什么高利润高回报?”
承诺:品牌宣传 专人指导 持续服务 跟踪经营现实:服务“缩水” 不见广告与专家
“销售一点都不好,我打电话过去咨询销售指导老师什么时候能过来,人家说只有一个老师,忙不过来。可当初他们说定期会派专人指导销售,现在连个人影都没看见。”正是周末,但光顾雷女士门面的顾客却寥寥无几。“现在大家买东西都图个品牌,当初他们也承诺会在湖南卫视投放广告,但现在都没有看见,我一再准问,人家劈头就说:‘你以为湖南卫视是我家开的啊’!”。雷女士介绍,前一阵子公司发短信告诉她外省某卫视正在播放公司的广告,可看了之后才发现所谓广告根本不是品牌形象广告,只是用作宣传投资加盟的。雷女士坦言,自己以前没有经过商,对于品牌经营和产品销售没什么经验,当初选择这家公司加盟就是看中了他的服务齐全周到,不料当初的承诺现在全成了泡影。然而,“缩水”的服务还远不止这几项。“第一次发货的时候就缺样,我们打了N通电话,发了无数个e-mail,对方总是敷衍了事,到现在都没解决。以前承诺100%退换货,现在却得由我们证明商品损毁是他们的责任才予以退换,不然寄过去也没人理。”
“变脸”合同签不得 权益谁来保障?
服务缩水,货不对板,难道当初什么协议或合同都没有吗?“合同是有,但这合同签不得啊!”雷女士拿出了那份随第一批货品发过来的合同书。合同条目规定自合同签订之日起,雷女士需向对方一次性交纳货款2.88万元整,对方将为雷女士首批按市场价免费铺货共4.88万元。“当初公司负责人说合同涉及商业机密,不能公布,只是给我们看了一个合同的样本。并且说只有当我们缴纳了2.88万元成为会员了才能跟我们签订合同。”雷女士介绍到,当初因为担忧优惠期有限,草率交了钱,却不料这份合同书相较于当初看的那份合同样本“变了脸”,不但4.88万元的货物变成了按市场价合计,产品规格、质量未做具体约束,当初承诺的服务也“浓缩”成了“乙方享有分享使用甲方的经营技术资源”。无奈之下,雷女士只好和对方协调,不料却遭遇踢皮球。“联系得最多的是一位叫做周经理的人。没交钱的时候人很热情,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一天三个电话,还有短信。现在去找她不是说等下处理,就是说这个不由她负责。”当着记者的面,雷女士拨通了那位周经理的电话,询问合同事宜。接电话的不是周经理本人,并告之雷女士这个事情不由周经理负责,请找售后经理。雷女士拨通了那位售后经理的电话,但拨通了三次都无人应答。“这个很正常,每次都是这样。他们其实经常在一起,或许是故意不接电话。”
谈及文体玩具店的发展,雷女士显得很悲观:“为了这个店我们姐妹俩投了近10万元,现在只怕是要泡汤了,可这都是我们这几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怎么不心痛啊?”雷女士介绍,她们曾向对方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投诉,但对方答复涉及经济纠纷,不归他们管辖。她们也咨询过相关律师,律师却坦言前期承诺不具法律约束力。“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少上投资加盟的当。同时也希望好心人能帮我们姐妹俩想想办法,帮我们讨还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