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市场上,“中国驰名品牌”、“中国著名品牌”、“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等各种荣誉称号,可谓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但记者调查发现,只要交几千到几万元的品牌评选和推广费用,就能拿到一个证书。掏钱就能买名牌,已经成为品牌评选的潜规则。央视新闻30分栏目昨日根据本报率先披露的新闻线索,对类似“中国品牌研究院”等民间机构的名牌评选进行了曝光。
今年4月17日本报独家推出《“中国品牌研究院”身份遭质疑》(详见本报2009年4月17日A07中国版)的记者调查稿,矛头直指借各种名目的评比榜单获取不当利益的所谓“中国品牌研究院”,实际上是一间在香港注册的私人机构广州办事处,其办公地点仅是广州海珠区某小区一间只有3个桌位的住宅民房。
昨日央视的新闻调查同时对包括藏身于广州小区的“中国品牌研究院”在内的民间品牌评估机构进行了暗访调查。央视的调查结果与本报此前的调查结果一样,虽然大多评估机构都声称企业自愿参加、免费评选,但实际上,有的向企业收取的品牌推广费和活动赞助费却高达100万元。专家指称,绝大多数民间评估机构都是不合法且不可靠的。广州工商局目前正在对所谓的中国品牌研究院进行调查。
“怎么可能没收费”
在昨日央视的《新闻30分》,暗访记者首先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境内的某家具批发一条街进行了调查,发现即便作为国内规模最为集中也相对正规的家具批发市场,各式的获奖品牌证书、牌匾也是五花八门。记者继而调查得知,在名目繁多的品牌证书、牌匾背后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商业交易,只要交几千到几万元的品牌评选和推广费用,就能拿到一个证书,掏钱就能买名牌,已经成为品牌评选的潜规则。
央视调查昨日集中曝光了藏身于广州海珠区某住宅区民宅里的“中国品牌研究院”,其办公区域不足70平方米,仅有3个办公桌位。而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网站显示,这里3年时间已接连推出近50份“重磅研究报告”,并且正着手“国家名片”的评选活动,称评选结果是“经中国品牌研究院专家委员会联合各行业评委审核”,正式结果将于2009年6月18日公布。
自称是“中国品牌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的郑学勤此前多次向包括本报在内的记者辩称,“我们公司自注册以来,公司的账户从没有通过评估向企业收费。”事实上是不是呢,央视随机从其提供的入选榜单上抽取一家广东企业问询,该公司不愿具名的市场部负责人明确表示,此前曾经参加过“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评选,“当然不可能是免费的,收了1万元。”
工商局介入调查 “民间评比报告大多不可靠”
记者打开“中国品牌研究院”的网站显示,仅在2006年至2008年3年间,所谓的“中国品牌研究院”就发布了接近50份“研究报告”,数量相当惊人,包括“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等等。此类榜单和报告往往就被用来向企业索取领奖费用。广东佛山某制造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指,“说白了,不管通过何种手段,这些所谓‘研究报告’就是对方用来索要费用的一种方式。”
广州工商管理局潘晟向记者证实,所谓“中国品牌研究院”实际上是“香港中国品牌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代表处”的缩写,该企业自2007年5月15日注册后便没有年检信息,并于2009年2月16日正式注销。而记者登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司注册处的查询网站(www.icris.cr.gov.hk),“中国品牌研究院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私人公司。
据央视记者报道,目前广州工商管理局海珠区赤岗分所正对所谓的“中国品牌研究院”进行调查。而本报记者昨日再次致电该机构,电话已无人接听。
首都财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祝合良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是合法的也是具权威性的,类似中国名牌、出口名牌、中华老字号的认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基本停止(评选)了。“但民间机构进行品牌评估,规范的比较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很不可靠的”。
据其透露,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着手成立正规的品牌研究机构,有助于对企业的品牌进行合理评估。
记者观察 唯恐又来一个“全国牙防组”“中国品牌研究院”?乍一看,来头相当不小,相信大多数读者第一眼看到这个名称首先联想到的是一个研究院,绝对不会立马得知它的全称是“香港中国品牌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代表处”,更想不到这是一个打着“调查评比”谋利的私人公司。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的网站上,“研究报告”、“媒体报道”、“评估活动”等铺天盖地,其中却只字未提“香港”、“有限公司”、“广州代表处”等相干字眼,整个网站营造着一个专业品牌研究机构的氛围。显然,“中国品牌研究院”算不上一家正规的评估机构,只是借以用来向企业发奖状并从中牟取利益的机构。
今年以来本报记者在调查时,“香港中国品牌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代表处”的首席代表郑学勤曾一再向记者强调,以“中国品牌研究院”进行传播并不违法,而且并未通过“研究报告”来进行收费活动。不过,不少企业的反馈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领奖需缴纳一定费用,但大多企业却未能知晓该机构的真正来历。
根据广州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企业已经在2009年2月19日注销,然而,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的网站上,自今年2月19日之后,仍陆续有相关“研究报告”出炉,其中包括《刘翔商业价值评估报告》、《矿物质水风险评估报告》等。
由此,被媒体曝光的“中国品牌研究院”跟几年前风光一时的“全国牙防组”有何不同?某些短视的企业也许想借扛着“中国品牌研究院”的名头低成本出名,却不知如此置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利益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