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象牙塔不缺乏热情,大学生创业也不鲜见,但大学生集中于环保领域进行创业,确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并且逐渐“时髦”。
废旧电池公司制回收、城市路灯节能改造、从田间到工厂的秸秆回收发电利用……12月5日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大赛现场,当莘莘学子带着这些项目向评委和观众侃侃而谈时,谁都不怀疑这些项目前景的美好。
“我们很愿意支持青年学生做这样的创业项目。其意义不仅在于项目本身,更在于学生由幼而长,由小及大的环保辐射力量。”本次大赛评委、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对本报表示。
他说,学生们与环保相关创业活动聚沙成塔,可能就是企业新一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好开端,将惠及一代人。
环保热情
当10余个来自各高校的代表队在台上一字排开,男生穿西服打领带,女生挽发髻轻描眉,张口即侃侃而谈自己的项目创意,闭口又微笑颔首听评委点评;讲到技术时精准专业,讲到营销和战略时又慷慨激昂……谁也不会想到,这些都是平均年龄在20出头的学生。尽管专业不同,共同对环保创业甚至事业的热爱使他们聚集在一起。
“80后”的年轻人自称不如前辈认真负责,但他们的环保意识却出其不意地“后来居上”。
“应该说,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我们的环保社会教育,特别是对青年人的环保教育是很成功的,很多都内化成了自觉的环保意识。”诸大建评价说。
一位参赛选手告诉记者,学校期间的环保教育是不断提升的,比如小学时老师告诉洗完手拧紧水龙头,到了中学有同学倡议改为纸质贺卡为电子贺卡;到了大学,几乎每个学校的盥洗室,都贴满了节约用水用电标语,“在一个女生寝室的水房,一个可爱的女生竟然自制了提醒卡片,让经常敞开水龙头放水洗衣服的同学节约用水”。
目前在各个高校,很多社团都在做着促进环保的事情。比如北大爱心社收集大家的旧衣服,集中消毒清洗后捐往灾区;同济大学有社团收集大家捐助的废旧物品,开设二手慈善超市;中科院很多研究所都摆放了废旧电池回收箱,集中回收处理。
本次大赛冠军、来自东南大学代表队的同学选择了废旧电池产业链回收这个项目参赛。其领队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细节:这几年,大家都知道废旧电池危害至深,很多单位和个人开始倡导大家集中回收电池,但他们曾经发现,一个单位收集了大批废旧电池后,采取的方式竟然仍然是“集中填埋”。
“殊不知这样出于环保意图的举动,结果却带来了集中污染。”这位领队说。
故他们先从各种不同型号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入手,掌握了相关技术后,他们发现,要真正促成环保,需要一个从居民家中到社区到回收公司,最后到公司后台统一处理的系统过程,这也是他们报名参赛的初衷。
“当你看到存在这样那样不环保的事情时,会很想去改变;而当你发现你有技术,也有管理方式,让这种改变来得更快时,你会更坚定自己的初衷。”一位参赛队员说。
社会助推
学子的专业技术,环保素养,令他们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不环保的现状;学校、政府和各种中介组织也在创造条件,让这种能力变成现实。
冠军队选手、一位来自东南大学的大四男生在大二期间即获准学校批准,休学创业,一年后待公司成立,运转正常后又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来自复旦大学的亚军队选手则告诉记者,学校和政府的政策都是很优厚的,在技术方面,学校会有导师带领的团队给予技术方案支持;政府方面,也可以报批获得一些天使资金或创投基金。
此次作为主办方的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除为参赛队提供数万元资金奖励外;还将后续跟进这些创业项目的,包括完善技术方案和渠道策略,寻找合作伙伴,引入风险投资……他们都将利用自己的资源给予学子以帮助。
“各种力量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些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创业,是因为大家坚信,这些创意必然会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很有用的东西。环保事业的产业化或环保产品的推出,将更加有利于相关领域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诸大建评价称。
“目前我们的环保问题已经欠了很多‘老账’,旧有的粗放型经济模式造成了很多问题;而眼下这批年轻人,是我们未来从根本上转向‘绿色’的关键,通过他们,我们要努力做到‘不欠新账’,目前一两年的支持,他们今后影响到的将是几十年乃至一辈人。”
诸大建同时表示,“我们不能单提环保,为环保而环保,这当中要注意找寻环保领域的经济机会,以市场行为也能促进环保,未尝不可”。
但他提醒,环保创业不能都是一个模式,一些具备商业可行性的创意适合产业化,推出绿色产品,走商业道路;一些暂时不具备商业可行性的,也可以往非盈利的中介组织方向发展,“比如一个代表队提到的建设环保信息网站,推出碳信息交易商城,似乎在现阶段做成一个纯学术的环保信息咨询机构会更好”。
另一方面,环保创业也不能“唯技术论”,诸大建说,并不是说高科技的一定好,“低科技”就不好,要看他们具体带来的社会效益及商业可行性,“比如此次冠军队提出的废旧电池回收,可能更多不是胜在技术方面,而是其全方面回收的市场策略”。
诸还特别提醒,青年人在环保领域的创业,并不能简单以成败论,需要在辅助其摸清市场需求、熟悉产业链上做文章,“十个中哪怕最终成功一个也是好的。因为这是这一辈人独有的探索,于国于民都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