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经历:经纪专利让他从0到1.3亿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80后创业经历:经纪专利让他从0到1.3亿 来源: 扬子晚报 2009-7-15 21:06:40此次征集活动中,有的创业者尽管没入围候选人,但其创业故事同样耐人寻味。黄岩就是其中一位。这名普通“80后”,从学生时代起就看到了“专利技术转化难”的商机,并用10年时间摸索,最终成为金领专利经纪人。金融危机下,经历了最困难的一文不名,到成功吸引到总额1.3亿的坎坷历程。

  经历1:发明“食用象棋”无人问津

  感悟:创新不等于市场

  1980年8月出生的黄岩,现在是江苏赛福特汽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正是该公司的“毫米波雷达汽车智能防撞保护系统”,曾获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一市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并在金融危机下历经坎坷,吸引到3800万真金白银。黄岩对科技的兴趣,始于大学时代。“比尔·盖茨是我唯一的偶像,我清楚记得盖茨1998年身价是400美金每秒。”在盖茨精神鼓舞下,他2年也鼓捣了5个专利,不过统统没法商用。比如他发明的一种可以吃的“食用象棋”在厂家碰壁,人家说很容易被克隆,不会傻到掏钱来买。他还看到过有人发明金属皮带,可当钩、剑、鞭等5种兵器用;还有一种助泳器,但同样没商家感兴趣。

 80后创业经历:经纪专利让他从0到1.3亿

  黄岩自述搞发明和创业是两码事。很多人以为,只要有专利,就能“一招鲜吃遍天”。实际上,有的就是自娱自乐的低层次专利,还有的事先没市场调查,事后没商业推动,最终烂在实验室。但其中高技术含量的如能商用,将可带来产业链、大市场。

  经历2:征寻来的70个项目一个没成

  感悟:发明人与生产商间需要“桥梁”

  认识到专利和商用之间有市场,黄岩就开始实践。2003年,他花10万元买进了一项汽车电子密码锁的专利,并很快有生产厂家愿意签约。头天晚上,厂家说都签约了,你把图纸给我看看吧。他就给对方看了。没料到第二天对方就告诉他:我们已经知道原理,不用签约了。还意味深长说了句,“小伙子,你还嫩着呢!”

  这次“滑铁卢”让黄岩大受刺激。他开始跟苏州一家浙商民营投资集团学做生意,不仅积累了汽车行业的知识与人脉,更明白了经商的本义。他发现:“长三角”专利转化的商机太大了。

  黄岩自述这一带民企资金雄厚,但民企老板和专利持有人之间,存在角色缺位。2007年,我曾帮老板登报“悬赏200万,征集投资5000万的好项目”,接了700多个电话,花了3个月浓缩到70个,1年时间留下5个。但见面后有的科学家和老板5分钟就谈崩了。我认识到,企业家和科学家虽然一方代表资金、一方代表技术,却不可能“无缝对接”,这中间需要桥梁,就是专利经纪人。

  经历3: 错失生产车载GPS商机

  感悟:成就事业应找“趋势性”产品,认准价值不放弃定有转机

  黄岩看中了一个好项目——“毫米波雷达汽车智能防撞保护系统”。该项目把一项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项目持有人何克鉴是一名“40后”科学家,曾作为导弹专家派驻巴基斯坦指导援建工作。举例来说,“前方100米有危险,报警器在80米之遥就会警告你要减速;当你驾驶到距危险物50米,你还是没反应,车子会"替"你减速;距离20米,你不踩刹车,车子自动就刹车……”黄岩介绍,这种车载防撞设备,国外奔驰宝马的高档款都有配备,但对我国是技术封锁,属于国内支持研发的空白。

  根据测算: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10万左右,如果此项技术能实现商用,交通事故可能会减少一半。不过2007年何克鉴推荐此项目时还处于萌芽阶段。黄岩的老板感觉风险太大没考虑,但黄岩很是看好,并一直与何克鉴保持联系。

  黄岩自述专利经纪人要对好的科技项目非常敏感。想成就事业,必须找“趋势性”产品。2005年,我曾建议老板投资车载GPS项目,但老板考虑到太超前有风险没做。后来GPS热起来,如果我们当时早入市场,利润也好几千万了。趋势性产品的意义,就像比尔·盖茨与计算机,当计算机还一间房子这么大时,他就想到一家要有一台就好了。这种“异想天开”,后来不也实现了吗?

  经历4: 创新产品受青睐却遭撤资

  感悟:坚持不懈才能让浮亏变成希望

  2008年5月,何克鉴说项目研发成功了。黄岩说服了3个苏南的民营企业家,各拿300万来投资。可这时金融危机蔓延,说好的900万资金没一个人兑现。黄岩把自己的所有资金加上借来的钱共200万开始运转。“第一代有家用电脑主机那么大;第二代,像电话座机;现在第三代有手机这么大。”研发越来越好,钱却越来越少,最穷的时候,他和何克鉴外出找投资方连住店钱都没有。

  黄岩自述那段时间真难熬。我一个不知深浅的“80后”,何总工一个退休不愿颐养天年的“40后”,都遭到家人极力反对。但两人感觉,就像股票跌到了低谷,再难也不能卖,必须撑着。卖了就是实亏,撑着是浮亏,还有转机。

  经历5: “汽车雷达”获大奖引来投资

  点评:技术与资金结合需要中介

  转机终于来了。去年12月份,上海交大安泰学院举办专业风投路演。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给他们提供了信息并推荐他们去。会上只介绍了10分钟,就有十多家风投围上来谈。其中有一家大企业。“可惜我们一看情势不错,有点自我膨胀,要求对方投资6000万现金,比对方计划的3000万超出太远。”这次便未谈妥。今年4月9日,三省一市科技创业大赛在苏州举行,876个项目中,“毫米波雷达”得了一等奖。4月7日晚,在西安的试验用车开了18个小时赶到苏州,当着十多名投资方面举行了试车仪式。当前车以60公里时速行进,后车以80公里追来,距离越迫越近,100米、50米、20米……坐在车上的投资人一步步看到了自动提醒、减速、刹车,佩服不已。这次的成功演习让众多投资方竞相投标,最终落户何克鉴老家南通如皋,并得到总计1.3亿投资,其中3800万已到位,后续的将陆续以银行贷款等方式兑现。7月下旬预计厂房可建成,首批仅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就招聘近50人。

  案例点评“企业家对技术而言,是弱势群体;科学家对市场而言,是弱势群体。”省经贸委、省中小企业局创业辅导大师、江苏创业者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连文杰认为,黄岩实际上也做了启蒙企业家和科学家的事。技术与资金的结合,没绝对公平可言,特别需要一种组织来推动和撮合。据记者了解,黄岩已经把目标瞄向下一个高科技——预计售价仅万余元、可解决90-100平方米需求,专门针对长江中下游开发的“一机四用,双能源平民式户式中央空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0719.html

更多阅读

3个90后5天2夜从0到1 90后危机(3)

系列专题:搞定90后!  变压力为动力,这是年轻人最常听到的长辈教诲。但显然,并不容易。  时常一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的工作,让郭鹏感到疲惫,“但换个工作就不累吗?”郭鹏反问。换一个地方又要重新开始,而且还不一定比现在好。  因为身

海口80后创业花样多:开‘格子铺‘给自己打工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不知不觉,“80后”(对80年代出生人群的统称)已长大成人,当同龄人还在就业压力前面徘徊焦虑时,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创业新贵,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增大,“80后”创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

80后黄岩:经纪专利让他从0到1.3亿

系列专题:研究80后此次征集活动中,有的创业者尽管没入围候选人,但其创业故事同样耐人寻味。黄岩就是其中一位。这名普通“80后”,从学生时代起就看到了“专利技术转化难”的商机,并用10年时间摸索,最终成为金领专利经纪人。金融危机下,经

戴志康:80后创业样本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与李想、茅侃侃、高燃这些80后年轻的创业者一样,戴志康有着所有80后人身上的特质:叛逆,不喜欢束缚,但同时又充满活力,对自己所热爱事物的执著无人能比。真诚不做作及敢说敢做的冲劲,造就了戴志康等这批80后创业者的

声明:《80后创业经历:经纪专利让他从0到1.3亿》为网友潮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