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电器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平民商人的发家史(二)



 大中电器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平民商人的发家史(二)

  电器铺的小老板

  看到刷煤气灶不赚钱,小贩张大中并没有停下他“干点事情”的脚步。1982年冬,在自家厨房做出的60台落地灯,成为张大中经商赢利的起点。

  巴菲特曾经对他的股东们说,“如果你对什么感兴趣,那往往代表你比较擅长此道。”这句话就是指张大中这样的人。他从小对电子、无线电之类的东西感兴趣,在供销社又是做电工,做起灯来自然驾轻就熟。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张大中的几十台手工落地灯虽然是“三无”产品,还是被居民们抢购一空,甚至还有一个供销社来向他采购了几十台。在甘家口的一个商场里,张大中卖出的8个落地灯共纳了2.4元税,而20多年后,因为将大中电器以36亿元的价格卖给国美,他纳税5.6亿,成为国内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多的纳税人。

  60台落地灯最后一共赚了160块钱。对于一个月工资30块,还要上交老婆26块的张大中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这笔钱对他来说最大的意义,不是多了几个月工资,而是从根本上坚定了他能够靠自己双手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从插队的农民,到供销社电工、到供销社售货员,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东西获得公众的认可,卖出去的落地灯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1982年底,张大中向供销社领导递交了辞职信——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都是一封个性化十足的辞职信——由于这份工作不符合本人理想,我决定辞职,请供销社领导予以批准——供销社的领导和岳父岳母出于好心,都极力劝阻他别丢掉这个“铁饭碗”,但是张大中还是选择了辞职。

  落地灯的生意做了没多久,张大中发现一个朋友单位有一批积压的电子元器件,可以用来做音响放大器,他如获至宝,低价买下,用自己的电子知识做成一批音响放大器卖,物资匮乏的市场再次给了“先走半步”的张大中丰厚的回报——放大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982年4月,张大中成立了“张记电器加工铺”,专门生产音响放大器,后来拓展到音箱制造、安装等领域,后来改名为金钟音响厂,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每年能赚辆奥迪的钱”。

  音响制造厂做了几年后,张大中发现,在北京,制造业不如商业,“北京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制造业的利润太低,资金周转周期太长,我发现做电器原配件赚钱更容易。”他立即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子原配件的销售上。

  1986年,张大中的第一家电器原配件门店在中组部路口的灵镜胡同8号开业了,虽然只有十几平米,但是生意非常红火,他手里攒下了四五万的积蓄。他承认,自己跟一般的小老板没什么两样,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着去存款,先存一半在银行,剩下的再想着去增值,“我就是按着最朴素的道理在做生意,从来不拿自己去冒险,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多少。”张大中说。

  但是,在亲朋好友眼里,这个小老板跟其他的小老板还是有所不同的,最显著的有两点——第一,这个家伙虽然只有高中文凭,但是酷爱看书,见到书就不放;第二,这个小老板虽然不胖,但是酷爱跑步锻炼身体,大热天跑得大汗淋漓也在所不惜。

  “违纪”当上大老板

  张大中从一个小老板向大老板飞跃的标志性事件,应该从他的一次“违纪”算起。

  事实上,张大中的创业经历和改革开放的每一步紧密相关,他的遭遇集中代表着一代草根企业家的命运。1986年的一天,张大中被通知,去北京市工商局“坐一坐”,他心情忐忑地去了——“违纪”了,因为他的“张记电器加工铺”开了两家,那时,任何个体户不允许开分公司,“连锁店”还完全是一种资本主义特质明显的玩意儿。

  如此挨过一年。“到1987年,我看到政策允许开分公司了,你不知道我的心情有多复杂。”张大中深有感触地说。

  让张大中的事业进一步飞跃的,是1993年开张的玉泉路音响城。电子原配件、音响等电器生意,伴随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卡拉OK热财源滚滚而来。但是,张大中再次敏锐地发现,偌大一个北京城,卖音响的店没有一家大到能够把所有的品牌、零配件集中起来销售的,都是十几平米、几十平米的小店。

  他决定搞一把大的,看中了玉泉路一家几万平米的商场,租了下来,成立了一家大中音响城。

  但是,这个想法却没有像以前几次那样见效。“玉泉路店起初的想法很好,但是初期的现实很残酷。”后来加入大中电器、跟随张大中多年的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说。刚开始搬过去,由于知名度不高,经营非常惨淡:一天的流水,连给店员开工资、付电费都不够。

  整整有半个月的时间,张大中根本睡不着觉,天天都想该怎么办。这是他经商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挫折。“当时也想过,赔到一定程度,实在赔不起的时候,就回我城里的小零售店。但是觉得真是丢不起人,没脸看当时跟我一样在城里开小店的小老板们。”张大中现在想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073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今日首推 贺华成/张衡:从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

直接冲击50后60后70后的消费社会学观原文地址:【今日首推】贺华成/张衡:从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文化属性演替与互联网投资策略作者:申万研究80后“非主流”亚文化促“视觉系”互联网迭代催生照片美化、照片分享应用火爆。80后人

大中电器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平民商人

从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张大中是在58岁那年开始感到厌倦的。  倒腾电器这个游戏,他已经玩了20多年。最初的张记电器加工铺慢慢变成了90多家大中电器连锁店。他闭上

平民商人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件

人因总经理陈世麟:从500万到14亿

前言:胸中自有沟壑万千的掌舵者   夜晚10点钟,打通人因科技中国区企划部主任周莉的手机,被告知:“非常抱歉,陈总现在正在开会,我还在等。”  夜晚10点半,接到周莉打过来的电话,说“时间定下来了,在明天上午十点左右,陈总可以抽出时间进

草根商人: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的创业传奇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

声明:《大中电器张大中:从500块到36亿平民商人的发家史(二)》为网友偂哖舊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