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掘金老板 创业故事:砸进一千万 鞋厂老板掘金越野俱乐部



  “爱好,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做成一门生意,它便成了一群人的生活方式。”38岁的袁军如是说。深夜12点,袁军刚从谈判桌上下来。眼前的他,面带倦容,但一谈起越野,立马就像换了一个人。

  创业路

  越野爱好念起另类生意经

  上世纪90年代初,袁军毅然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航天工业部辞职,下海做起了鞋厂老板。在香港进货期间,他通过朋友参加了一次越野活动,初尝挑战生命极限的刺激后,从此对越野着了迷。此后一有闲暇,他便约上朋友到无人区越野。

  袁军决定开设越野俱乐部,那是去西藏阿里之后。2001年5月,袁军载着老婆和6岁的儿子,开着他买的第一辆车——雪佛兰进入阿里无人区,途中偶遇的香港越野车队队员,在夜幕降临时有的搭帐篷,有的煮饭,还有人唱起了欢快的歌……这种团队协作精神让袁军深受感动:“旅途中繁琐的事情会冷却激情,只有团队互助才能给人鼓励。”于是,他有了开办越野俱乐部的打算。“外行看来原车不过三四万,但花在改装上的钱却是原车的好几倍。例如,一个四驱车迷平均每年花在车辆上的修理费再少也有两三万元,有时一个配件就价值过万。”袁军说,玩越野车的人,几乎都是拥有一定经济基础、有钱和有闲的男人。在袁军的潜意识里,觉得这样的市场空间很大,但具体有多大,那时他还没有确切概念。

  投入千万不赢利 一家之主变成奶爸

 丹佛掘金老板 创业故事:砸进一千万 鞋厂老板掘金越野俱乐部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起步的2002年,俱乐部有时整整一个月都没有生意。没有生意怎么办?袁军并不着急,他隔三岔五地拉着一帮朋友外出“体验生活”。这些朋友后来都成为了极地越野俱乐部最原始、最忠心的会员,他们在将自己的越野车交给袁军改装、维修的同时,还通过老会员带新会员的方式,滚雪球般源源不断地给俱乐部注入新鲜血液,但袁军最早的创收注意力还只是停留在帮他们改装维修车子上。

  距俱乐部开业4个年头,袁军已经从与妻子合伙经营的鞋厂中,累计抽调出1000万元来补贴越野俱乐部。谈到此,袁军面有羞色,“在家由一家之主,变为大气都不敢出、只敢带孩子的奶爸。”也就是这时,没考虑过商业运作的他,终于开始思考起经营之道来。“要建就建一个与大品牌门当户对的场地,不能让入会会员觉得这是搞小生产的烂摊子。”2005年,袁军再次投入400万元,用时1年,风风火火地将杂草丛生的荒废机械厂,改装成大型越野俱乐部,正式将大本营转至号称高端车走廊的机场路。

  财富经

  俱乐部变平台多处赢利点开花

  经过几年积累,越野俱乐部会员已有上千人,大多是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这一次,袁军将经营重点放在个个非富即贵的俱乐部会员身上。他为会员修建起自己都难得享受的厕所,还通过客户专员,将兴趣相同的会员划为一个小圈子,实行分级管理。“每个会员的消费层面不同,实行分级管理,可以避免会员间没有共同点,而兴趣相同的会员在一起相处更有归宿感。”他坦言,这是留住并发展会员的一大法宝。

  有了这些会员,他的经营模式也有了眉目——运作平台经济。也就是说,通过目前所建立的会员平台,辐射相关产业进行经营。袁军将位于机场路的场地出租给会员中的车商开办车展,在房产商会员楼盘开盘时,组织越野车队做表演秀以及租借场地,每次都收入不菲。

  在他的越野场地内,还有专为会员设立的四驱专门店和改装车展示空间,用来销售越野服、越野帽等一系列越野派生出来的生活用品和各种改装品、改装车,这些极富个性化的商品每每令会员见后爱不释手,最后不遗余力地将其买走。

  虽然俱乐部的成本还有60%没有收回,但袁军本人却俨然成了明星企业家。从去年开始,他通过平台经济,不仅多个赢利点的销售业绩每月大幅增长,而他本人还被杂志、报纸、电视等多个媒体相邀大谈财富经。“全世界私家车最多的是美国,但只有3家越野俱乐部,中国有上万家俱乐部,你说蛋糕大不大?做越野这个产业,正如做文化,注重中长期效益。”对于未来,袁军有太多的设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0917.html

更多阅读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我在北京一家写字楼内上班;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在12点以后回家。经过一晚上的工作;肚子到12点就开始叫了,不得不买点夜宵充饥。昨天晚上;我偶然发现公司附近楼下的一个推车买煎饼的生意特别好。卖煎饼的人是位2

创业故事:益智玩具蕴含广阔的商机

  他一年内开出了5家连锁店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魔方或九连环等益智玩具,玩起来要手脑并用,由于极具技巧性,这些玩具折磨了许多玩家的神经。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出一家又一家的连锁店。近日,笔者在禾城发现了这样一个人,他自

创业故事:亿万富豪教你5万元起家

上海的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却仍有很多人苦于资金不足而迟迟未能走上创业路,但上海德力西集团总裁胡成国,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凭借5万元的高息贷款起家创业,终于搏得今日过亿身价的民营企业家却觉得,5万元已经足够起家的成本了。有意思的是,

小女子刘伟红创业故事:1年拼下千万家产

小女子创业系列:身怀200元 小女子孤身闯深圳 开栏语: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正回为如此,你身边成功者的经验显得弥足珍贵。阅读她们,走近她们,感受她们。本报将陆续推出烟台女性创业故事。 她曾是招远一名普通的农家女,丈夫事业非常成功,她

天猫店家一年赚千万 钟点工的创业故事:摇身一变 年赚千万

黄国蓉:把垃圾和电池分类来处理,电池归电池,可回收物归可回收的来处理。哎呀,来,来,来,我来,我来你那样子不行。 画面上这个风风火火的人叫黄国蓉,熟悉她的人都叫她黄大姐,让黄大姐自豪的是她有一只自己的队伍,但今天黄国蓉指挥的并不过瘾,因为

声明:《丹佛掘金老板 创业故事:砸进一千万 鞋厂老板掘金越野俱乐部》为网友南桥几经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