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现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律师正睁大眼睛在寻找中国上市公司的漏洞
在经过前两年密集上市期后,中国一些海外上市公司现在面临一些突发性问题。我的建议是:面对负面信息,不要试图捂着,也不要过于渲染,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平衡。
总地来说,中国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交流还不是特别顺畅。不管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对一个公众公司来讲,你需要让投资者了解真相,尽可能多的把信息告诉投资者,既使是对公司不好的、负面的消息。要尽早告诉投资者,这样可以把对股价、对市场的冲击提前消化掉。而不是像炸弹一样最后捂不住了,那样冲击力会非常大。
一些中国公司在遇到负面问题时,最先的想法是把这个事情捂住,等待它不了了之,其实我觉得这种侥幸心理是最害人的。有可能最后捂住了,投资者不知道,但这种风险非常大,一旦你最后隐藏不住,问题暴露出来了,影响将极为恶劣。有些事情对整个中国公司去海外上市都会产生极大地影响,使得海外的一些投资者可能因此会长期对中国公司持负面的看法。
第二个不好的反应就是有的企业会反应过度。比如,企业出了负面问题,他们跟投资者交流时,会把问题说得特别严重,会过多强调最差的可能性。一些企业会觉得我把最坏的可能性都说了,我及时披露了这些问题,我已经没有责任了。但是过于强调最坏的可能性可能把所有的投资者都吓跑了。
一般来讲,即使是负面的消息,经过充分的披露,会使一些投资者抛售股票,但是另外一些投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买入的好时机。其实怎么检验你的投资者关系做得好不好,我觉得有一个方法就是看投资者的反应,也就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是否完全一边倒。如果在一些投资者抛售的同时,另一些投资者在买进,说明公司的披露做的比较“平衡”。
美国资本市场跟其他资本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美国有集体诉讼的制度。集体诉讼从我个人观察看,它的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二是公司的确有一些瑕疵、漏洞。如果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话,就会被一些律师抓住机会来做集体诉讼。美国市场有成千上万的律师专门做集体诉讼,他们每天都在看市场上是否有这些机会,这是他们的谋生的手段。
一旦找到漏洞,他们马上会征集股东签名,征集到一定数量他就可以做集体诉讼.他们以此为生,集体诉讼官司获胜的话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回报。当然,从道德层面来讲我们不便评论,但从金融机制来讲,他也是美国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客观地讲,这种制度也帮助监管机构监管市场,他起到了一种鲶鱼效应。
说到这里我们就发现了它跟中国公司的关系。中国公司去年上市特别密集,而且正好赶上去年市场特别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认知度非常高,每个公司上市当天就涨了40%、50%之多, 整体溢价也非常高,然后遇到去年年底开始市场大调整,中国公司的跌幅也比较大。这个过程显然满足了集体诉讼的第一个条件——很多投资者遭受损失;第二个条件是公司本身有没有漏洞,我猜想现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律师正睁大眼睛在寻找中国上市公司的漏洞。
基本上我的感觉是上市之后半年之内最容易出问题,因为从未上市公司到公众公司转变的阶段是最容易暴露问题的。大部分诉讼也是发生在上市半年到一年之内。
(本文根据《创业家》对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先生的访谈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