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已经让政府也扛不住了。 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从明年1月1日起,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标准较以往提高10%,给出的原因就是物价上涨较快。 随着下半年年节接踵而至、今年各地极端气候的影响以及惯性的翘尾因素,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虽然8月CPI2.6%涨幅显示通胀压力尚且平和,但四季度通胀压力加剧。 多重涨价因素叠加 “目前CPI处于上升周期中,如无意外四季度将升至3%左右。”浙商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郭磊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对于即将公布的9月份CPI数据,郭磊预期,9 月CPI 同比2.9%左右,高则3.0%,低则2.8%。 他的判断主要基于翘尾因素9月偏低;其次从高频数据看,食品价格的环比涨幅在第二周慢下来了,所以目前通胀还不至于明显超预期。 在影响CPI的因素中,“猪周期”效应显著。 有机构人士认为,猪周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因为猪粮比大幅回升预示猪肉上升预期。 农博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猪料比价为4.66∶1,猪粮比价6.55∶1,同比涨分别为3.67%与11.99%。 9月25日全国出栏瘦肉型猪均价落至15.6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14.62元/公斤涨7.32%;猪肉价格落至24.14元/公斤,较去年同期23.31元/公斤涨3.56%;三元仔猪均价30元/公斤,同比涨6.69%;母猪均价1768元/头,同比涨3.14%。不过,该机构人士认为,能繁母猪数仍维持在高位,充裕的供给有效地制约猪价短期快速上涨。 “9月份CPI同比会回升到2.9%左右,主要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认为,基数因素将推升四季度通胀。因为去年10~11 月同样是基数偏低,如果按照季节性推算,四季度CPI 同比将回升到3%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PPI跌幅收窄值得关注,这将使四季度CPI面临上涨压力。
![通胀预期 上升 物价进入上升通道 四季度通胀压力加剧](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51738312178.jpeg)
8 月PPI 同比收窄至-1.6%,环比0.1%,在连续4 个月环比负增长后终于转正,这跟PMI 价格指数大幅回升也一致。在经济好转的方向下,工业经营环境有所好转,CPI 和PPI 间的差距将继续缩小。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指出,8月份PPI环比增速转正已经出现,显示工业生产较上半年有所回暖,从订单和预期的数据回升好于生产的情况来看,工业生产企稳的趋势还将持续,因此PPI环比小幅回升的趋势也将持续。 不过郭磊也认为,PPI 环比转正对四季度CPI造成一定上涨压力,目前CPI毫无疑问在上升,但还没到带来明显压力的区域,市场对它的警惕性有限。 CPI进入上升通道 影响CPI的各项因素最直接的载体就是企业。眼下,多重涨价因素正逐渐压向他们。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现油品优质优价政策的有关意见通知指出,全国范围内汽柴油升级至第四阶段时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升级至第五阶段加价170元和160元。这被业界认为,这一政策可能将加大物流企业成本。 鉴于物流费用在产品价格中占比接近20%的现状,油价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通胀预期 。 传化公路港物流集团CEO徐水波9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每次油价上涨会进一步压缩其利润,造成很大的经营压力。” 据他介绍,油价成本占到该企业总成本的30%,油价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 在此之前,物流运输业已经纳入“营改增”试点,但落实中的难点却没能如愿缓解企业的税负压力。“‘营改增’之后我们的税负反而增加了。” 徐水波对记者坦言,现在企业经营艰难除了油价上涨,还有“营改增”的因素,这两个压力共振影响企业利润较大。 自从8月1日实施营改增以来,物流企业的税收较此前上涨3个百分点,由此前按3%上调为6%缴纳增值税。甘肃华德中铁快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鲜明给媒体算了一笔账,“营改增”之前,他们公司属于差额纳税,假如企业有100万元的营业收入,90万元可以进项抵扣,剩余10万元是需要缴纳营业税的,各种税负算下来,需要缴纳的税额大约在4000元左右。但改征“增值税”后,还是以100万元的营业收入计算,各种税负算下来需要缴纳的税额大约在4万多元,企业税负相比之前要加重10倍左右。 “一些大企业已开始通过加价来抵消上述两个因素带来的上涨压力。”据徐水波介绍,受成本上涨的压力,“我们计划涨价,但同时会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增强客户的性价比感受。同时对内控制成本,以维持收入不能下降。否则,企业会扛不住。”徐水波对记者透露他们的应对举措。 在企业内部,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上涨也依旧在持续。 温州真青眼镜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剑清对记者表示,现在人力与原材料上涨对他们利润影响较大。 “今年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该厂一般普通工人工资今年已从去年同期月薪约2000元左右涨至2500元。大约上涨了25%左右。”他说。 同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深圳市悦菲服饰有限公司经理黄伟锋亦表示,虽然产品销售不错,但该企业的利润并没有明显回升,这跟用工成本较高很有关系。 相比之下,主打出口市场的真青眼镜更多了一层汇率成本。9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75,再次刷新汇改以来高点。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升1422个基点,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26%,大大超过去年1.03%的全年升幅。 “人民币升值对我们压力较大,使我们原本只有5%的利润更加压缩。”叶剑清有些苦恼地说。 市场调控仍是主流 面对蠢蠢欲动的物价,市场都在看着央行的指挥棒将挥向哪里。 “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而是采取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式稳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3日表示。 近期央行举措更是体现了中性货币政策,不从紧也不偏松。面对季末和长假因素重叠使近期回购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连续走升,央行实施的是逆回购操作进行对冲。 9月2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880亿元人民币6天期逆回购操作,这一规模创7 月末逆回购重启以来新高,中标利率维持在3.9%不变。有意思的是,逆回购期限由此前的7 天“临时”改为6 天,这使得原本10月1日到期(但实际缴款将因节假日因素顺延至10月8日)的这笔资金变为了9月30日到期。这意味着国庆前释放流动性,以消减节前资金紧张。 事实上,美国QE退出推迟与8月份外汇占款重拾升势,使得对于“钱荒”已心生恐慌的市场面对即将到来的季度节点放松了不少。 9月19日美联储并未如市场预期缩减购债规模,而是推迟了QE退出的时间点,该货币政策的超预期变化使资金出逃担忧有所减轻。我国8月外汇占款在六七月份连续负增长后实现首次由负转正。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外汇占款达到273915.92亿元,较上月增加273.2亿元。外汇占款正重回升势,对国内流动性供给会形成一定支撑。并且,有分析称短期内外汇占款的回升可能性较大,9月有望延续流入趋势。 由此对于国内流动性的影响,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假如QE 宣布退出引起资金紧张,央行也会进行相应的对冲操作,不会任由资金利率飙升。 郭磊表示,三中全会之前,政策大体会保持稳定。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会保持中性。“李克强政府的经济学核心是供给,这类似经济学供给学派的思想,意味着在货币政策上不会做出过紧或者过宽的波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