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0年?这个时间似乎有点遥远。经济学家汪丁丁就悲观地怀疑我们人类是否能够熬到2050年。未来能预测出来吗?也许10年的预测都很难。哈佛商学院教授威廉姆逊(Peter J. Williamson)就讲过这么一个故事:1984年,《经济学家》杂志对16个人—4个财政部长、4个跨国公司总裁、4个牛津大学经济学学生和4个伦敦的垃圾工—做了一个10年期的预测调查。这个调查为许多长期战略计划提供了预测:经合组织国家(OECD)10年的平均增长率、平均通货膨胀率、英镑与美元的兑换率、石油价格以及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赶超澳大利亚的时间(澳大利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当时是新加坡的2倍)。1994年,《经济学家》把这16个人的预测与现实做了对比。每组的预测都相当差,预测平均比实际高或低60%.例如,预测的石油价格是40美元,实际价格是17美元。所有预测者都认为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永远不会超过澳大利亚,但现实是1993年就已经超过了。“最准确”的预测者是伦敦的垃圾工和跨国公司的总裁(并列第一),财政部长的预测相差最大。从这个故事引发出的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没有人能真正准确地预测长期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更别提未来的社会情况了。
但是,澳大利亚的未来学家与咨询专家理查德.沃特森(Richard Watson)却要在我们几乎视预言家为骗子的时候,出版了《未来50年大趋势:我们将身处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么一本预测未来50年的著作。作者更是在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根本目的不是预测未来,而只是为了激发想象力,即“希望读者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我们熟悉的事物,并以更清晰的思路解读我们不熟悉的事物”。因此,本书基于大量科学、权威的统计数据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出现的新事物的深入观察,从中设想这些新事物将会如何继续发展,从而形成我们的未来。正如一名学者指出的:“未来已在这里,只是分布不均。”另一名学者也指出:“预测未来很容易,但要弄清楚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却很难。”当我们看到沃特森对大量的、广泛的现实数据进行的深入分析以后,对于他的某些预言我们就不得不坚信会在不久的未来发生了。
从本书的副标题“我们将身处一个怎样的世界”不难看出,沃特森希望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一些预测。包括社会与文化、政府与政治、科学与技术、媒体与娱乐、银行与金融、汽车与运输、食品与饮料、零售与购物、医疗与福利、旅行与旅游、工作与企业等十余个领域,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现实分析与大胆的未来设想。作者的某些设想确实是“异想天开”的。例如,上个世纪末,人们还在为一家人不在一起吃早餐而忧心忡忡;而到这个世纪的中期,问题将演变成如何让忙于看电视或其他事物的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说上一句话(这个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比较严重了。2005年,澳大利亚的成年人平均每天花3个小时看电视,而和配偶说话的时间只有12分钟)!作者因此设想,未来欧洲将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已婚男人在每周四晚上9点的时候必须在家里,否则将被罚款500欧元。那些选择不单过的人将享受税收减免,而养宠物的人如果独居将被征税,用来奖励那些有孩子的家庭……作者无奈地指出:“我们正在发明使自己越来越忙碌的各种方法”。
作者还深刻地认识到未来50年的“历史”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将是技术与人的关系史。由于技术呈指数趋势快速变化,而人的变化是较慢的算术级数趋势,因此这种关系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例如,你的电子信箱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突然无法使用,因为网络服务商在对服务升级以加强安全性和可靠性后,系统自动给你的信箱发送了一个新的密码,而你却因为见不到这个密码而打不开你的信箱!——未来会出现这么多类似的哭笑不得的事情吗?很有可能。我们不就已经生活在一个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反而使得工作效率日益下降的社会之中吗?!已经有很多企业将办公室里面的电脑“降级”到只具备打字、收发邮件等基本办公功能了。
相对于其他各个领域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商业领域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未来50年将有哪些巨大的商机?如果你打算把你的企业打造成“百年老店”的话,你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了。
未来商机之一:体验经济盛行。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体验经济已经出尽了风头。在未来的50年,由于人们将仅仅能够应付应接不暇的各种变化、不确定性和焦虑,体验经济(尤其是怀旧性的消闲活动)还将继续大受欢迎。例如,园艺在以后若干年将大受欢迎,因为它可以给日益忙碌、身心疲惫的人们带来平和、安宁和远离尘嚣的感觉,它是人们应付技术泛滥的一剂良方。亲手洗碗以及自己烤制面包等DIY活动将逐渐流行,因为这些活动能够提供实实在在的结果,让人感到自己真正取得了某种成果。可笑的是,体验经济最早、最广泛被应用的领域似乎是监狱这种通过劳动来改造罪犯的地方,而生活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监狱”里面的人们似乎还在享受着技术的泛滥带来的“奴役”而拒绝“改造”自己。另外,与虚幻有关的“仿真体验”也将大受欢迎。例如,如今某些网络游戏的产业价值甚至“富可敌国”,2005年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五部电影全是虚幻类的。
未来商机之二:返祖化消费。技术进步不一定是好事。以前,当东西坏了,我们自己就能修理,因为只是里面的某几个零件坏了。以后,各种设备更加复杂,你将无法自己修理。甚至,随着事物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以及联网程度越来越高,这些故障更加具有灾难性,很可能发生作者指出的“连锁故障”,即由于网络中某个组成部分的故障将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例如,以前如果你丢了家门的钥匙,还是比较容易就能进入家门的。但是以后,如果你丢了“钥匙”(很可能是某种智能卡),你很可能将会变得“无家可归”,因为你的家门可能坚固得用炸弹都炸不开,而其他任何人也将因为没有得到系统的“授权”而无法进入你的家门……因此,人们将逐渐“返祖”喜欢那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或者是以前用过的非常“可靠的”产品。那些组成结构简单化(例如便于拆卸、自己维修)、使用功能傻瓜化(例如一键功能)、慢节奏高情感(目前的大多数商品是快节奏低情感的)、品种易于选择(品种过多会造成“选择悖论”)、外形经典化(几乎所有“经典”的事物都意味着陈旧)、强调原产地、兼容性强(与同时代的新产品横向兼容以及与以前的产品纵向兼容,尤其是后者,因为我们现在的技术已经无法识别以前的很多信息了)的产品将大受欢迎。就像我们现在经常会买有虫子的青菜(因为较少喷洒农药)以及更喜欢“丑女”(因为较少整容)一样。
未来商机之三:商店的变化。传统商店仍将大量存在,不过会发生许多变化:①智能商店—当你走进某家商店的时候,会同时在入口处拿到一张根据你的以往购物记录推荐的新品清单;当你拿起某件商品的时候,它旁边的屏幕会播放相关的产品信息视频(如模特真人秀);②特色商店与特色商品—将会出现大量的小规模的、专门针对某些消费者群体(如专门针对中年女性消费者)的“商场”与商品(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在1970年代可以划分成具有代表性的40种,现在则增加为66种),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将重新焕发生机;③网上商店与传统商店分工明确—传统商店将只销售非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或日用品将主要由送货上门的网上商店销售;或者传统商店将变成消费者触摸和感受但不能购买产品的“品牌陈列室”以辅助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④二手商品与新商品同时销售——我们正在从“永久性获取的文化”(购买后长期地拥有)转向“及时享乐的文化”(一旦厌倦,立即卖掉)。因此,商店可能会调整成消费者既可以出售也可以购买新商品和二手商品的模式,这些商品将被并排摆放着出售;⑤两极分化—商店将向销售简约的廉价商品和奢侈的高档商品两个极端分化,商品的价格与档次居中的商店将极少存在。
作者预测的其他商机主要还有:①隐私产业。未来,任何人将不再有秘密,因为你所说所做的一切以及你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处在监视之下并被记录在案。因此,我们将尽量寻求隐私服务来帮助我们保持一个完美无瑕的记录,因为任何一个有损声誉的记录都可能给你带来无穷的麻烦。我们还将花钱来防止自己的隐私被盗窃,目前美国因隐私被盗窃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了560亿美元。我们甚至可能会花钱来购买一种服务—使自己“消失”;②注意力经济。一项研究表明,在被其他事情干扰之前,员工们平均花在某项工作任务上的时间是11分钟。而且,每次员工的注意力被分散之后都要花差不多半小时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原来的事情上。其中,40%的员工的注意力此后便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因此,如何提高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度将成为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③即时覆盖保险。例如,如果你滑雪时担心坐上某个滑雪缆车有危险,可以立即通过手机另外购买一份5分钟的旅游保险;同样,你也可以根据一天之中的不同时间、地点、行车速度和交通情况按公里、时间购买汽车保险;④保健食品。那些健脑食品、有助于身心放松的食品(2001年,英国人因压力而损失了1340万个工作日)、抗衰老食品、抗疲劳食品、有助于睡眠的食品(现在美国人每年因睡眠不好而损失500亿美元)以及提神的食品,甚至促进做梦的食品和能够触发某些童年记忆的食品都可能大受欢迎;⑤医疗旅游。预计到2010年,医疗旅游业的市场价值将达到400亿美元。在美国,每年已有50万人到其他国家治病,因为在国外(如印度)同样水平的医治只需要花费一半的价钱。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变化是,医疗外包行业将开始迅速增长。你将只需要在美国进行诊断,然后医生会将诊断结果发送给印度的医生为你治疗。
“如果某位著名的科学家说某某事情可能发生,那他一定是对的。但是,如果他说某某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他肯定错了。”未来50年内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识别一些商机的苗头并努力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