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情,原黄鹤楼酒厂党支部书记李世传一直记得。
一年冬天,青山的一个婆婆,早上4点多钟就起来,乘坐轮渡过汉口,来到酒厂排队就想买黄鹤楼酒。哪知道,等她来到酒厂门前时,已看到排了很长的队,很多人比她来得更早。
排队一整天,直到酒厂下班,这位婆婆仍然没能买到她需要的两瓶黄鹤楼酒。婆婆坐在门口伤心流泪。正好下班的李世传从她面前经过,问了之后才知道,婆婆未来的媳妇第二天过门,非要买两瓶黄鹤楼酒。
“出来一整天,两瓶酒还是没弄到,我回去该怎么交待啊!”婆婆失声痛哭。作为书记的李世传刚好看到酒厂职工提了两瓶酒,就让他先把酒给了婆婆。婆婆这才满意地回去了。
那时候,是没有黄鹤楼酒不成席的年代。“哪家人如果摆酒请客,桌上没有黄鹤楼酒,证明这家人混得很差。”原黄鹤楼酒厂厂长彭先光说。
汉口太平洋路,沿着并不宽阔的路面行至尽头,便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武汉黄鹤楼酒厂。
曾经车水马龙的道路早已不再热闹。十余年过去了,这个酒厂不再散发出酒香。只有路口那个斑驳的牌楼和厂区内的那个以10:1的比例建造的微缩版黄鹤楼能显示出当年的辉煌。
◇辉煌
1984年 绕不过去的那块金牌
1984年的那块金牌,是老黄鹤楼酒厂人永远无法绕过的记忆。
彭先光,就是当年捧回金牌的酒厂厂长。谈起当年拿回金牌的时刻,他脸上不时露出笑容。
在1984年8月14日全国第七次“质量月”授奖大会上,黄鹤楼酒一举夺得金牌。这也是武汉市地方工业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当时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酒厂的代表,彭先光坐在主席台5 排28号座位。彭先光说,授奖大会还有多次的排练,“因为,那次大会有很多国家领导都出席了。”
金牌回来之后,厂里组织员工,站满了太平洋路,一路迎接彭先光捧奖归来。此时,黄鹤楼酒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
◇遗憾
退居二线 未能实现全国联营梦
黄鹤楼酒厂发挥大厂的优势,同黄陂木兰酒厂联营生产“黄鹤楼牌二曲酒”,使木兰酒厂摆脱了长期亏损、濒临倒闭的困境,企业、社会和群众多方受益。同时,联营也为黄鹤楼酒厂节省了大量基建投资。黄鹤楼酒厂只在原有基础上花了20万元的投资,就基本形成了年产1000吨的生产能力,而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厂区,则需投资500万元。
过去黄鹤楼酒产量少,无暇顾及市场需要,占领黄陂市场的主要是四川的高粱酒。与木兰酒厂联营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000吨,总产值166万元,利税可达60多万元。
不过,黄鹤楼酒厂的“野心”还远不止于此
获得金牌后,加之与黄陂木兰酒厂联营成功,有不少临近省份的一些酒厂纷至沓来,要求与黄鹤楼酒厂联营生产。当时,黄鹤楼酒在全国已有相当的名气,但受产能限制,产品根本无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彭先光有这样的设想,如果能实现全国联营,黄鹤楼酒向其输出技术和品牌,相信每年将实现非常客观的收益。
但他没能等到这个愿望实现的那一天,1985年,全国范围内让年轻和有学历的干部走上前台,彭先光、李世传那一届“草根”领导班子全部退居二线。后来者,没有按照他们的思路来做。
现在回想起来,目前湖北省的几家知名的酒厂,当年几乎都是黄鹤楼酒的“徒弟”,为什么它们现在能这样风光?两位老人陷入了沉思。
◇没落
领导频换从此一蹶不振
1985年,彭先光等一批老领导退居二线后,厂长的继任者是当时只有37岁、拥有武大学历的厂技术员王保民。在部分黄鹤楼酒厂老职工看来,这是酒厂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干了一年半,1986 年12月结算,全年亏损了73万元,这也是黄鹤楼酒厂建厂30多年历史上未曾有过的记录。
为了扭转亏损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上级决定:在武汉酒厂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并登报公开招标,向全省招聘武汉酒厂的领导人。
参加竞选的有原黄鹤楼酒厂党支部书记李世传,王保民的妻子、拥有武大学历的叶远英等。上级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竞选领导小组,对竞选者进行评估。
本报记者查阅到的一份记载当时情况的历史资料显示,叶远英在竞选中提出的标的是4年实现利润1750万元,而李世传的标的整整高出叶100 万元。但最终当选的还是年轻、有学历的代表——叶远英。
一位酒厂老工人说,叶远英当选的当年,的确将丈夫留下的酒厂实现了扭亏为盈。
但她未能完成4年的任期。
此后,酒厂领导频繁更换,从此一蹶不振。
◇死亡
偏离主业多种化经营成“败笔”
“酒厂的倒闭很突然。”时任该厂房产处处长的万正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993 年10月28 日,黄鹤楼酒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厂里每个职工入股1000 至3000 元。然而,内部融得上千万资金后,当时厂领导的精力已不在黄鹤楼酒上。酒厂开始了现在看来是个“败笔”的多种化经营。
据了解,当时酒厂斥资办过钢材市场,捣鼓过甲鱼养殖厂,并且花巨资在海南圈地,有进军房地产的欲望。偏离了主业的黄鹤楼酒厂,大量资金打了水漂,最终以失败告终。
“酒厂的技术好、品牌影响力大、销路不愁、产量不断上升,照理来说,酒厂是不会垮的啊!”饭桌上,李世传、彭先光两位老人,喝的是在家已存放了十多年、当年他们亲手酿造的金牌黄鹤楼酒。推杯换盏之间,两位老人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新生
重出江湖成湖北高档酒的代名词
2004年下半年,阔别市场近10年的黄鹤楼酒重出江湖。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黄鹤楼酒销售突破亿元大关,从几元钱的低档酒摇身一变成了身份显赫的高档酒,创下湖北市场铺货速度、销售增长速度、品牌认知度三个第一。
目前,黄鹤楼酒不但成为湖北的强势地产酒,而且已经成为湖北高档酒的代名词。
20多年前,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黄鹤楼酒在1984年和1989年两度获得国家清香型白酒黄金奖。但是没过几年,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湖北地产酒,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江河日下,从一个国家名酒沦落成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低档酒。
2003年的某一天,湖北某省级领导在武汉市的一个工作宴上,问及这个曾经的国家名酒,让武汉的市领导们感到了几许尴尬。但是这个无意中的询问,给了黄鹤楼改变命运的机会。
2004年,武汉天龙集团和武汉高科股份公司共同出资6000万买下了原黄鹤楼酒厂的部分生产车间和商标使用权,组建了天龙黄鹤楼酒业公司,准备重新打造这一历史名酒。
作为主要控股方的天龙集团紧急组建人马来运作这个新项目。一个聚集了白酒职业经理人、酒类咨询公司和广告策划公司三方力量的组织诞生了。由此,黄鹤楼开始了新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