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如果没有风投,新浪早“死”了



        最近几年来,雅虎、网易、盛大、TOM等先后传出欲收购全球第一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对此,业界多认为新浪之所以会如此动荡,原因是原创始人王志东当初把新浪的股权搞得过于分散的结果。

       上周六,现北京点击科技公司总裁王志东在应邀参加“2006中国·吴江·亚洲资本论坛”时首次对上述质疑做出回应,并向早报记者叙述了当年新浪股权结构不断分散的缘由和经过。

        “如果没有后来风险投资的介入,没有一次次地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新浪早就‘死’掉,办不下去了。”王志东说。

        据他透露,1993年也就是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刚成立的时候,他们和投资方谈判约定的股权比例是:四通集团占79%,管理层占21%.“但就是这个简单的股权比例在1997年第一次风险投资进入新浪前根本没有真正兑现过。当时的情况是,如果风险投资不进入,管理层持股就兑现不了;而不兑现的话,我们的投资就肯定要撤回。在这种情况下,21%的持股比例获得兑现。但兑现的代价就是在几个月后引入了40%左右的风险投资。”

        他表示,通过这部分风险投资和原有的投资加上管理层持股,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的体制。如果没有这个体制,四通利方和后来的新浪网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四通利方发展到新浪网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调整发展方向、不断借助外力、不断变化资本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过程。

        “至于2001年以后到现在,如果说新浪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么主要就是这种调整出现差错的缘故。”王志东说。

        他同时告诉早报记者,对于新浪是否会被并购目前还很难预测,也很难判断并购是否会对新浪产生何种影响。“关键要看是谁来并购。”

        据悉,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于1993年12月18日在北京成立。1997年,美国三家风险投资公司首次对四通利方投资650万美元。1998年,四通利方并购华渊网,成立新浪网。四通利方在新浪网中占60%,华渊网在其中占40%.1999年4月,新浪完成第二次私募,获国际融资2500万美元。当年11月,新浪又完成一次超过6000万美元的融资。至此,新浪的股权结构日益分散,当时身为CEO和总裁的王志东从当初持股21%不断稀释到6%,最终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并导致出局。业界大多认为,正是这一点为以后新浪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从2003年起,坊间传出雅虎、网易、中华网等欲收购新浪的消息。去年2月19日,盛大网络突然宣布斥资2.3亿多美元,购得新浪19.5%的股份,震惊业界。最近,又传出Tom集团将通过购买盛大持有的新浪股票入主新浪。一时间,关于新浪将被并购的传闻此起彼伏。( 早报记者 陈其珏)

 王志东:如果没有风投,新浪早“死”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2053.html

更多阅读

王志东:我只是把东莞创业精神带出去了

王志东:我只是把东莞创业精神带出去了   类别:社会民生 作者:陈伟华 原创 浏览量: 69  发布时间:2009-09-29   版次:DA01 版名:东莞读本 封面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王志东很谦虚,他一上台就说,自己回到东莞谈创

王志东:变革时代总有不如意

编者按:我觉得外界对我的期望值一直很高,压力一直很大,很多事情新浪没有做出及时调整,丧失了很多机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起来。   记者:重新创业的感觉如何?是兴奋还是更多地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因为业内对你期望似乎很高。  王志东:我觉

段永基VS王志东:倒腾挪移阳光创富(二)

2 风云际会:网络为王 1995年5月,北京海淀区白石桥路口竖起一块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这是中国第一则互联网路牌广告。广告牌向北1500米,便是由张树新创建的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北京瀛海威。这一年,中国

段永基VS王志东:倒腾挪移阳光创富(一)

出场人物:段永基 王志东 关键字:阳光创富 商业影响力:互联网 资本力量  在互联网的创富模式出现之前,中国企业家的个人财富增长往往呈现两个极端:要么是灰色部分居多,要么是增长缓慢。而自王志东们开始,中国企业家阳光创富的大旗被正

王志东:创业趟过三条河

  ●这是个比喻,王石到达珠峰后本要下来,结果不小心被别人踹了一脚,飞起来了,所幸是他安全着陆了,甚至比他自己爬下来还要快--不幸中的万幸,我就属于这样一种情况。  ●如果你一而再地登上珠峰,会发现带不来激情了。就是说,如果我再以

声明:《王志东:如果没有风投,新浪早“死”了》为网友过眼飘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