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what‘s your feeling(您对刚才的事件有何感觉)?”从北大百年大讲堂出来,刚坐上车,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CEO陈永正就这样问比尔·盖茨。
“it‘s OK(还好)。”盖茨笑着答道。
陈永正这样问,是因为在盖茨演讲时,LPI中国首席代表高举一块写着“Free SoftWare,Open Source”(免费软件,开源)的牌子示威。LPI是一家NGO性质的国际组织,是全球最大的Linux第三方认证机构,Linux是微软的竞争对手。
而在10年前的中国,反对微软的不仅有LPI这样的全球竞争者,还有中国民间的力量和中国企业。1997年,一本《挑战微软》的书将微软描绘成一个帝国主义者,把微软的反盗版看成入侵行为。
如今,当比尔·盖茨再来中国,联想、TCL、夏新、中软、浪潮等本地合作伙伴结伴前往微软学习取经。在海南博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蒙牛CEO李文俊,维亚康姆CEO、网易创始人丁磊坐在一起聆听盖茨的管理经验。
过去10年,微软中国处于1.0时代,现在则已进入2.0。4月22日晚,陈永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这些年,中国的产业环境在成熟,中国企业在成熟,微软也在成熟,微软在中国的做法已经与去年不一样了。”
获得政府认可对微软十分重要
《21世纪》:比尔·盖茨这次到中国越来越重视公益事业了,在盖茨的推动下,微软最近会在公益事业方面有哪些投入?
陈永正:微软在公益事业的投入包括“潜力无限”项目与“携手助学”助学项目。潜力无限旨在让50亿目前没有分享信息科技成果的人们分享信息科技的成果,缩小数字鸿沟;“携手助学”项目帮助那些无力接受教育的孩子。
23日,微软、河南省政府、信息产业部将一起合作公布2个事情,一是成立河南漯河农村信息化培训基地,二是宣布信息化大篷车捐赠计划,主要为农民提供电脑基础知识普及教育。
微软计划在5个省建立这种合作。河南是第一个省,四川也已经谈定了,其他省市现在还不能对外宣布。地方是由微软与信产部共同决定的。
《21世纪》:还会与哪些部委合作?
陈永正:与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都有合作,还会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
《21世纪》:填补数字鸿沟是个庞大的工程,仅凭微软的力量肯定不够,微软如何让其他力量加入?
陈永正:政府的力量就是最大的力量,此外,微软还将联合上下游厂商的力量,既包括中国本地厂商,也包括国际厂商。比如,微软的信息化大篷车,电脑是海尔捐赠的。
《21世纪》:微软最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陈永正:盖茨说过,在全球,要让50亿没有分享信息科技便宜的人分享信息科技带来的便宜,在中国的工作是这个庞大工程的组成部分。微软的这种做法不仅获得了产业界的认可,微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形象也已获得政府认可,这对微软十分重要。
与本地伙伴一起成长
《21世纪》:微软与发改委、商务部的合作主要针对中国企业,具体的计划有哪些?
陈永正:微软与发改委的合作历史悠久。早在2002年,微软就与当时的计委签订了首期合作计划,这是个金额达62亿元的一揽子计划。去年,微软与发改委签订了二期合作计划,除了总计35亿美元的硬件采购订单外,还有1亿美元的软件外包订单,1亿美元的培训计划。
在与企业的合作计划中,包括四部分合作,分别为软件外包、培训、投资、.net平台的推广。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专注,比如中软的软件外包订单,创智的电子政务。
《21世纪》:在合作伙伴方面,有没有什么拓展计划?
陈永正:原来是4个合作伙伴,现在已有6个。今年,微软将会发展更多,但目前还不能透露具体计划。目前,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中软、神州数码、山东浪潮、浙大网新、上海宝信、湖南创智。
我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发展:首先是利用跨国公司,包括微软的培训资源,获得国外软件公司的经验;其次做行业应用开发,利用跨国公司的平台做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再次是做软件外包,通过外包学习跨国软件公司的经验,学习大项目的管理能力。印度的软件企业就是一个例子,据我所知,印度软件巨头Tata软件公司就在中国的一个银行项目中击败了IBM。中国企业今后也有机会做成这样。
《21世纪》: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从行业应用软件做起?
陈永正: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内需市场,国外企业不可能了解那么丰富的本地化市场需求;其次,中国企业有更好的渠道资源,不管是在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都是这样;而做平台软件的企业是微软、IBM、甲骨文这样的企业,中国的软件厂商目前还不具这样的实力。
微软中国2.0时代
《21世纪》:微软过去在中国通过打击盗版赢利,现在却更强调与政府合作,与合作伙伴企业合作,有人说微软中国已经从1.0时代进入到2.0时代了,你觉得是这样吗?
陈永正:我觉得微软比以前更成熟了。以前,微软更希望美国的做法,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做法拿到中国来一成不变地复制;现在,微软更强调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做一些中国客户、中国普通消费者理解和支持的事情。同时,微软更重视配合中国政府做一些事情,这样更容易获得认可。
《21世纪》:微软为何做出这种转变,除了微软的内部转变因素外,有没有中国外部环境的因素?
陈永正:当然。有两个因素促使微软的这种转变获得了成功,首先是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企业都强调使用正版软件。目前,中国的一、二级城市已经完成了正版化采购,许多发达地区的地市级正版化采购都已经开始了。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企业更强大了。微软刚到中国时,不管是硬件合作伙伴,还是软件合作伙伴都没有成长起来,微软无法在当地找到合作伙伴。现在不一样了,在软件领域,微软有浪潮、中软等合作伙伴;在PC领域,有联想、方正等合作伙伴;在家电领域,有TCL、长虹;在手机领域,有夏新、德信等。这些企业都已成长为十分优秀的企业。
《21世纪》:这是不是与微软全球的转型有关?
陈永正:微软一直都在这样做。不过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变化,在以前的PC产业,英特尔、微软掌握着最核心的东西,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比较大。但在互联网时代,或者是3C融合时代,许多创新都是从下游厂商出现的。像联想开发了许多创新型的应用,比如数字安全,比如一键上网,这些应用创新是十分先进的。今后,下游厂商与上游厂商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下游厂商会有更大的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