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吓秀,男,1950年出生,福建福清人,现任安徽福山特种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安徽福达不锈钢中板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名屡次创造奇迹的成功企业家,他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市场,以科学的管理驾驭企业,在倒闭破产的厂址上,如今却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特种钢厂,短短5年时间已跃居肥东县最大工业企业之首,在肥东崛起和创新创业的大浪中屹立潮头。他勇当市、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先后被授予“合肥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肥东县2006-2007年度“非公企业爱职工的好领导”等诸多殊荣。 孤身一人 艰苦创业 2003年10月,时值原国有破产企业肥东县磷矿改制攻坚阶段,福建客商何吓秀一行风尘仆仆地应邀到肥东考察,决定利用县磷矿的闲置土地投资5800万元,建设特种钢生产项目。 离开他经营多年的水产出口及房地开发事业,他只身一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肥东,租一间房、购一张桌子、装一部电话,就开始他艰难而曲折的二次创业之路。他一个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亲自寻项目、找政府、跑批文、疏通关系、争取支持,费尽了口舌,赔尽了笑脸,尝尽了苦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项目选址、立项、环评、征地等一件件事得到落实,大队人马随即开进。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选型安装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边干边学,边学边干,项目建成后他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项目从选址至竣工投产仅用1年时间,曾经是一片沉寂荒凉的厂房,现在是热火朝天、火花四溅的车间,已形成年产特种钢12万吨,其中Y105型特种钢5万吨出口美国,年销售额达4.8亿元,上交税金1500万元。该项目没有占用财政和金融半分资金,没有占用半亩粮田,又盘活了闲置资产,安置了下岗职工,被县委、县政府列入“361”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 主动出击 寻求突危 2006年国家对钢铁产业实行结构调整,2007年福山特钢的3万吨中平炉被列入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何吓秀面临事业上的第一次生死抉择。 他深知企业发展到今天多么不易,一旦淘汰企业损失巨大,也将一厥不振。于是他对公司高管们说:“要创业就要有抢和拼的劲头,必须要抓住稍纵即失的机会”。他提出四步走方案,首先,咨询了解产业政策;其次,请省市质监局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进行鉴定;第三,邀请专家学者来论证指导;最后,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 方案制订后他亲自去省、市、县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并邀请省内外23位冶金行业专家、博士、教授、行业负责人、钢铁企业的高工、总经理和主管部门领导及省、市、县质检局对公司的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质量把关、品质检验进行论证。经现场勘验和综合考评形成一致意见,福山特钢设备配置、配套合理,利用中频炉配合LF精炼炉,能生产出机械锻件特种钢,具备生产特种钢的相关条件,不违背国家宏观政策,符合发改委制定的相关政策,同时建议加强技术改造。 遵照专家们的论证结果,何吓秀和投资人共投入技改资金800万元,购置国内外先进配套设备,形成中频炉→HX精炼炉→VD真空脱气炉,使钢水钢液的含氢量可达到1.5ppm以下,产品达到国家二级探伤要求。 正是何吓秀在危机面前具有超人胆识和谋略,果断决策,产能不仅没有被淘汰,而且引发了他通过技术改造来扩大生产规模,敢于超越的发展思路。 抢抓机遇 扩大产能
在实施技术改造中,何吓秀得知肥东县淘汰落后产能30万吨是个机遇,用优势产能可以置换落后产能,这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政策。于是,他经过广泛市场调研,2007年适时申报了《年产30万吨中板加工建设项目》,通过市经贸委的备案批准,利用公司资金、人才、技术、区位的优势,开发生产前景较好的中厚板产品。
为了实现早建设、早投产的目标,在项目建设中,何吓秀带领福达人以强劲的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对引进设备和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成功地完成了多条生产线的安装,主要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多年的经验总结、使何吓秀形成一套独特的投资管理决策理念,他说:“建设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他坚持科学态度与项目实际相结合,牢牢把好设计、招标和建设速度“三个关”。30万吨中板项目总投资3亿元,自2007年6月开工以来,仅一年多的时间,总投资相比国内同行工程节省30%以上,该项目2007年8月份投产运行,到2010年产中板100万吨,年产值达60亿元,利税1.6亿元。在30万吨中板项目建设中,何吓秀率领一班人,又申报“50万吨铸钢技术改造项目”已通过安徽省经贸委批复,项目总投资4.18亿元,已在筹划实施中,项目总投资4.18亿元。项目2010年动工建设,建成后可生产高档次的合金钢和板材30-50万吨,年产值达30亿元,新增利税2.5亿元。公司全部项目建成投产运营,到2010年福钢产值将达80亿元,利税4亿元。 率先垂范 锐意进取 作为一名长期在商战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新时期企业家,何吓秀保持着闽商的本色,又融入了徽商的儒雅,闪耀着“敢于争光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和率领团队“团结拼搏”的骨气,有着巨大的感召力。 如果说福钢是一艘劈波斩浪的钢铁航母,那么何吓秀就是一部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从清晨到黑夜,从年头到年尾,他每天工作排得满满的,他经常感慨地说:“一个企业董事长肩负着组织和股东的重托,没有理由不把企业搞好,对政策、社会、客户、员工要讲诚信,为股东、用户、员工、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要坚持不懈地把公司做精、做强、做大,为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和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福钢的发展,何吓秀根本顾不上妻儿老小,自2003年来肥东后,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他心中牵挂的永远是福钢。他在外出差办事,常常住着普通旅馆,吃饭穿衣也从不讲究。他说:“能省点钱就应该省一点,这些都是无所谓的”。真正展示出民营企业家高尚的品格和风范,也为团队作出了表率。20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何吓秀率先捐款并组织员工捐款近5万多元。 创业无止境,心潮逐浪高。为了抓住中部奋力崛起和冶金产业结构调整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融入国际竞争大舞台,何吓秀带领自强不息的福钢人绘制了新的发展蓝图。到2010年,把公司建设成中国最具竞争力、成长性的特钢集团公司和华东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基地。牢牢立足特钢主业,延伸产业链,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管理创新,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工艺向深加工,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年收入超80亿元,经济总量迈入华东冶金行业前列。 站在贫脊土地上拔地而起的高大、宽敞的现代化厂房前,何吓秀正以一名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的卓越风采,正以一名新闽商的睿智和果敢,带领福钢广大干部员工,进入全新的万里鹏程。 (文图由合肥市福州商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