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白鹿原》是一个很好的载体](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53747285619.jpeg)
话剧《白鹿原》即将在古城上演,著名作家和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小说《白鹿原》反映了一百年来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冲突,能够逾越的人不多。 话剧《白鹿原》是文化事件 和谷曾任舞剧《白鹿原》的编剧,舞剧的推出比话剧晚一些。他说二十年前,小说《白鹿原》刚刚推出时,他还在海南,当时冒雨去书店买了一本看。 《白鹿原》已经被改变成为多种艺术形式,从秦腔、话剧、舞剧到电影。谈到七年前看话剧的印象,和谷说,他当时觉得很震撼。“他这个话剧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用对白来阐述故事和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是不同的,有很多创新之处,比如把真羊都赶到舞台上了,现场比较有质感,是那种反映了日常生活化的质感。白稼轩那二三十年代的衣着,就有时代的生活气息,能够看到当时农民的生存的状况。” 和谷认为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大胆,比如在处理田小娥的情欲戏时,在让全部演员说关中话时都作出了一些尝试,七年前他看时还担心是否能被西安观众所接受。“关中话,就是在西安生活多年的人都不一定说得好,演员说得有距离感是情有可原的。” “看过小说,或没看过小说的人,在看话剧时总会回到白鹿原那个时代。”和谷认为,话剧《白鹿原》这部文学杰作展现在观众面前,社会影响力更大,对不同的观众群有普及性的作用。此次由经发地产白桦林间独家冠名的话剧《白鹿原》再次回到家乡,于6月26日至29日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剧院上演,“尤其是由北京人艺来演绎,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对思想、文化艺术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反思百年文化变迁 因为曾经作为舞剧《白鹿原》的编剧,和谷深感改编之难,“难度在于人物众多,家族之间、儿女情感之间等等的矛盾错综复杂。我当时和陈忠实商量,不能走以点代面的路,而以男女主角的爱情传奇的线索,表现田小娥和几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冲突。” 舞剧是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做的,虽然演出时一票难求,据和谷介绍当时在西安上演时,因为票务紧张,陈忠实自己花了一两万买票请亲友去看。但并没有在一轮演出后继续演出。 和谷认为电影《白鹿原》能够上映本身就是成功大于失败。从电影本身而言,问题不在于被删除的段落,而在于导演对整个小说的理解不够。在白鹿两家的冲突上基本回避了。而话剧比电影表现得更充足一些。“ 比起电影中支离破碎的画面,话剧集中白家与鹿家的冲突。话剧在忠实原著上比其他形式更到位。” 和谷也希望,陕西本土的艺术团体,能够将《白鹿原》呈现出来,与更多观众见面。《白鹿原》反映一百年来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冲突,能够逾越的人不多。确定了陈忠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便在当下,和谷认为《白鹿原》仍然具有意义,“反映一百年来的文化变迁,《白鹿原》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如果和读者不断见面,就能温故而知新。在当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就需要我们回到近百年以前,回顾当时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