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浪潮的五大波 中国的收购浪潮



  一股企业收购的热潮是否在中国弥漫开来?看上去似乎如此。就在今年六七月份,以中石化、北汽有限公司和海尔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要么已经投资、要么对收购某些境外资产显示出相当的兴趣。其投资目标包括一座伊拉克油田、通用汽车位于德国的欧宝子公司、新西兰一家高档家电生产厂以及日本一家百货商场等。其中有的投资金额微不足道(海尔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上述这家新西兰家电生产商20%的股权);有的却数目惊人,至少用中国的标准来说是这样:中石化以7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Addax石油公司。更有消息称,另有中国油企正在竞购一家西班牙石油公司旗下的阿根廷子公司的股份,其报价达到上述价格的两倍。

  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总额约为1700亿美元,虽仅相当于美国海外投资的1/30,但行动的步伐却在明显加快。去年,中国的海外投资额翻了一番,达到520亿美元。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预测,尽管去年冬季投资速度略有下滑,今年的海外投资仍有望实现13%的增长。纽约顾问公司Rhodium集团的合伙人丹尼尔·罗森说,危机让“价格变得越来越合适。这为中国抄底创造了机遇”。罗森前不久还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报告。中国政府也在简化海外收购的手续。此外,非能源公司开始走出国门,纷纷购买设计和工程方面的技术。

  对律师、会计师和投资银行家而言,这股并购狂潮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都在为进行巨额竞标的中国公司服务;普华永道参与的交易超过了125笔;贝恩公司也在积极为参与竞标的中国公司提供咨询。“不仅是对贝恩公司,对许多顾问公司来说,这都是个巨大的市场,”贝恩公司位于上海的合伙人菲利普·梁说。

  中国公司大举参与海外并购的确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因为它会让中国出口商赚取的美元以及其他外汇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实现再循环。目前,中国出口商赚取的外汇用途寥寥。因此,中国央行的美元储备与日俱增,这些美元被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类似资产。与此同时,出口商用美元和欧元换得的人民币助长了内部投机,并增加了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

  不过,无论是对中国的竞购企业、还是对它们的收购目标来说,这些交易都不会一帆风顺。尽管中国人有着很强的领悟力,但还算不上并购方面的专家,并经常会在投资者或投资目标国的选民中间引发激烈对抗。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挫折甚至溃败。

  不过,有许多刺激因素让中国公司不断参与到并购游戏中来。中国公司手中通常掌握着充裕的现金。而一旦那些有着政府背景的企业获准开展海外投资时,贷款对它们而言也不是问题。“大部分中国银行都为国有,”北京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说,“因此,试图谋求海外扩张的企业会发现融资并不困难。”

  打消对抗

  近来,在网络论坛和校园讲座上弥漫着一股明显的不满情绪,大家反对把中国2.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大部分用来购买收益低且对通胀非常敏感的美国国债,政府官员也试图阻止这股情绪蔓延。“美国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导致美元贬值并最终伤害我们的利益,而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资助这种行为?”阿尔伯塔大学政治学教授姜闻然说。他说,这些钱用来收购公司岂不更好。

  中国政府也曾支持过远征海外的行动。美国的中国问题顾问罗伯特·库恩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政府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3月16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今后地方企业开展中方投资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1亿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将只需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8月1日以后,公司可以更方便地购买外汇,为收购海外公司融资。监管部门“正一路开启绿灯”,位于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政府还在鼓励公司积极采取行动。7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国必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的能力。

  规模最大的投资来自自然资源公司,它们能够帮助缓解中国对能源的极度需求。处理此类交易必须恰到好处。“为了避免潜在的政治冲突和商业对抗,中国的石油和大宗商品公司通常会认真挑选收购目标,”爱丁堡能源顾问公司Wood Mackenzie并购服务主管卢克·帕克说,“中国人通常喜欢在一些能够避免与主要对手展开正面交锋的领域采取收购行动。”例如,收购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可以让中石化获得尼日利亚和库尔德地区的石油,同时又不至于触犯谁。

 中国经济浪潮的五大波 中国的收购浪潮
  而一旦中国公司遭遇挫折,其后果也会相当严重。最近的案例是,中国铝业公司计划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共同拥有的力拓公司投资190多亿美元。力拓需要现金,然而其股东对公司向其最大的客户中国铝业公司出售18%股权的考虑提出了质疑。当地大部分政界人士公开谴责了这笔交易。

  遭受批评的力拓退缩了,它选择增股152亿美元并且与必和必拓组建合资公司。《京华时报》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力拓像一个品德不端的女子,曾经爱过中铝口袋里的钱,但并不一定是看上了中铝的人。”

  一些观察家在想,中国人到底要花多久才能恰当处理他们的交易。“中国公司高层领导人的金融技巧还赶不上美国或欧洲同行,甚至还比不上印度同行,”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战略与组织学教授顾普多说。他说,这使得中国公司经常在收购中出价过高或者无法预见其中的挑战。

  中国公司的收购举动还会引起潜在收购对象的恐慌。以中国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投资为例,“其中许多交易是把技术和专业知识引入中国”,普华永道上海办事处合伙人马修·菲利普说。这正是海尔收购新西兰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公司部分股权的意图之一:新西兰人可以教中国人如何设计。

  机会主义?

  正如北汽和德国欧宝的案例所反映的那样,这种思维逻辑往往会适得其反。“北汽看中了欧宝,认为它可以改变行业格局,”J.D. Power & Associates中国区管理董事麦克尔·邓恩说。欧宝的技术可以帮助北汽在硝烟弥漫的中国市场获得至关重要的优势。但是德国人担心中国人关心的只是欧宝的技术资源,并不在乎是否能让这个品牌恢复生机。知情人士说,这限制了北汽的竞标机会。

  中国公司的其他失误还包括: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该公司现已破产)51%的股份;电视机生产商TCL收购RCA Thomson(总体而言,这是个失败的交易)。至于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交易,其结果还有待继续观察。

  但是中国公司同时也在汲取经验。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对本土企业管理经验的担忧,中国政府机构可能会中断建筑设备公司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汽车悍马子公司的交易。普华永道的菲利普说,能源公司“在学习过程中迅速成长”。贝恩公司的梁则讲述了一家中国消费品市场营销公司的高管前不久如何造访美国,与目标公司的供应商、客户和高管会面的事。认真、细致的调查让中方确信,它们应该退出这笔交易。

  美国是中国企业小心介入的一个市场。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竞标优尼科夭折的经历让人记忆犹新,此次收购在美国国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人认为,他们在设法利用市场机制收购公司,可是最终却陷入了政治纷争,”曾在布什政府担任副助理国务卿的伊万·费根鲍姆说。

  不过,美国的担心未能阻止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不断展开收购行动,其中包括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出资140亿美元收购Oz Minerals,以及湖南华菱集团投资Fortescue Metals公司7.7亿美元。“当公司发展壮大并开始向外界寻求新机遇时,自然会这样做,”金融学教授周春生说,“还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去海外收购,而且世界也会逐渐适应这一趋势。”

  作者:罗谷(Dexter Roberts)和包峰(Frederik Balfour),与斯坦利·里德(Stanley Reed)和马克·斯科特(Mark Scott)于伦敦、史蒂夫·莱文(Steve LeVine)于华盛顿、杰克·尤因(Jack Ewing)于法兰克福

  翻译:肖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3521.html

更多阅读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辩论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谈中国企业如何跟进国家经济转型的步伐

     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真的相当复杂,原因主要还是大家的步调不一致,有的向左转,有的向右转,有的向后转,有的仍原地不动。这样看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就由复杂变得简单了,只要统一步骤,或许中国经济尚可以成功实现软着陆。然而,事实上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一部中国经济问题的警示之作

     ——评经济学家杨国英著作《中国经济:盛世下的阴影》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模式在外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中国模式更具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优越性”,这是西方政治家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和习惯性认知。

声明:《中国经济浪潮的五大波 中国的收购浪潮》为网友风中有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