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七十年代蜕变 汉德十年蜕变



     十年前,当陕汽集团与潍柴动力共同投资组建的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成立时,大学毕业就在汉德车桥,在技术、管理方面业绩突出的王占朝被任命为公

 穿越到七十年代蜕变 汉德十年蜕变
  司总经理,而那时,汉德车桥公司仅仅是一个产能不足 2万根、年销售收入不到 2亿元的小型企业。

  2013年对于王占朝来说是收获的一年。汉德车桥10年里,经历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也经受了经济寒冬的急速冲击; 10年里,汉德以持续翻番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0年中,汉德车桥以文化深耕助推战略落地,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10年来,汉德车桥固定资产增长了 6倍,销售收入增长了 11倍,产能增长了 11倍,快速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 50亿元,年产能达到 55万根车桥总成的现代化大型车桥制造企业。

  被业界称为 “实干家 ”的王占朝并未被当前的成绩冲昏头脑,在汉德车桥举办的 “客户驱动卓越战略引领未来 ”的战略发布会后,《汽车观察》独家专访时,他透露,早在两、三年前汉德车桥就开始做未来的规划,他认为,战略可以帮助其打造核心能力。运用战略思维,打造预知客户需求,提前布局整合资源,持续保证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的核心能力。

  随着市场的稳定发展,其战略也更为清晰,借着公司 10周年之际,他们明确地提出了公司的使命、愿景及价值观。汉德车桥也将从自主研发、资源整合、管理提升、品牌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实现 2017年产销各类桥总成 80万根,销售收入突破 100亿元的目标。

  技术驱动

  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最缺乏的就是核心技术。王占朝在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了 “打造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大型车桥制造基地 ”。

  “与国际重卡企业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将会使汉德能更快的发展。”占朝对《汽车观察》杂志记者说。

  自 20世纪 80年代独家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桥生产技术以来,汉德车桥成为国内最大的斯太尔桥生产基地,也是国内主要的重型车桥生产企业之一。

  2004年,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订全面技术合作及重卡技术转让协议,汉德车桥作为陕汽的配套车桥企业,承接了对陕汽重卡车桥的更新换代工作,其独家买断了曼 F2000的单级减速桥产品,正式与德国 MAN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将纯正的德国技术注入陕汽的血液中。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王占朝说,这其中包括对产品有更新的认识,在学习中,汉德车桥也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对于市场的理解,及军工企业的孕育,汉德车桥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出适合于中国的车桥,当然,一向低调的王占朝也认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在对产品的认真劲儿,特别是如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标准化的革新等方面还需向外国企业学习。

  在向外吸取养分的同时,王占朝也不忘练内功。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现代化的装备,焕然一新的体制,极具创新意识的王占朝,敏锐地意识到要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提高管理水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充分发挥装备和体制的优势。因此,他果断决策,在公司内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在带领来宾及媒体参观工厂时,王占朝说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的距离,汉德车桥应该是最短的,这得益于精益生产的结果。他也坦承,最先开始推行时,受到的阻力也较大。 2006年,他专门召开了精益生产的动员会,并阐明了推行精益生产的原因。第一,是竞争的需要,第二,是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需要。经过精益生产工作的深入推进,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 35%,在制品占用减少了 90%以上,直产工人大幅减少,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很好地解决了企业高速增长带来的产能不足等诸多管理问题。

  海外市场零突破

  在技术的驱动下,汉德车桥公司连续七年保持55%以上的增长态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王占朝在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中将其概括为,汉德车桥 10年的发展经过了两个转变、两个跨越和三个领导地位的转变,从传统企业转变为现代企业,从技术引进型企业转变为自主研发,技术出口创新型企业;从内销依托型企业跨越成为外销拉动型企业,从车桥厂跨越成为现代制造企业; 10年里,汉德车桥确定了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领导地位,制造技术领导地位和精益管理的行业标杆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战略发布会上,肯定了汉德车桥对汽车行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别是在 2007年,汉德车桥以技术许可形式出口印度,实现了中国汽车总成技术领域首例出口。“关键零部件的出口,由简单产品出口过渡到技术出口,证明我国的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叶盛基说。

  汽车出口主要有三种途径:产品出口、资本输出和技术出口。产品出口相对比较容易,也是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主要途径;资本输出即在海外投资建厂,利用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也有部分国内汽车企业开始尝试这种方式;技术出口即技术转让这种方式,在当时包括到现在还很少有国内汽车企业在做。

  叶盛基认为,汉德车桥技术出口意义重大,不仅为中国车桥走出国门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近几年,汉德车桥先后为北美、欧洲、亚洲等国家的客户开发和出口车桥总成。当然,他们在国内市场一直保持领先,几乎与国内的很多整车厂都做了配套,成为国内最大的车桥生产企业。

  王占朝对于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2017年汉德车桥将实现产销各类桥总成 80万根,销售收入突破 100亿元的目标。

  研发平台、品牌建设、战略联盟、高效服务等一系列战略将要落地。第一,要搭建自主的研发平台,

  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2年汉德车桥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车桥技术研发中心,拥有了国家级试验室,其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日后,他们的目标是要开发高端产品,助推客户的转型升级。第二,要以品质为基础,要有客户思维,塑造国际一流的车桥品牌。第三,要继续加深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的力度,达成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王占朝透露,并不排除与有实力的国际品牌再度联手合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355.html

更多阅读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七 九十年代

这一生中,有多少往事变成了故事,有多少记忆变成了回忆,要经历怎样的聚散,才能够读懂缘分的意义,是珍惜。谁是你心上的疼,谁是你忘不了的情,谁是你醒不了的梦。……(此话源于网络)这些年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反映沈阳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后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广州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作者简介】孙中山生平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

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 苏东坡健康操悄然流行 苏东坡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教授近日来到北京朝阳区大屯社区,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安贞医院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是办公一族的通病。洪昭光指出,这些病与缺乏运动有关。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花上5~10

六七十年代朝鲜经济竟然比肩日本超越中国? 朝鲜70年代

六七十年代朝鲜经济竟然比肩日本超越中国?来源:爱历史早在1959年中宣布将提前完成五年计划时,金日成就提到1960年将成为“休养年”,尽管没有进行解释。8月中旬劳动党中央常委会公报称1960年为缓冲期,即调节和整顿经济,准备执行第二个五

声明:《穿越到七十年代蜕变 汉德十年蜕变》为网友丿梦魂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