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事业根据国家总体外交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良好局面,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为中心,营造更加开放的国际科技合作环境,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促进科技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科学家和科技型企业走向国际舞台,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家总体外交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1.中美科技合作
中美科技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为稳定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1月24日,邓小平同志对来访的美国科技代表团说:“中美双方对发展两国科技合作都很关心,两国在科技方面可以合作的领域十分广泛。”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以及2009年7月15日在北京宣布成立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等都是中美科技合作的丰硕成果。
2.中俄科技合作
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3月提出中俄“做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科技合作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五大内容之一。中俄联合研制7000米载人潜水器,中俄快中子实验堆合作,中俄联合建成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是这一合作关系的具体体现。
3.中欧科技合作
中欧科技合作成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和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发射“探测一号”地球卫星,中国参与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欧洲各国纷纷加大对华科技合作投入,设立对华科技合作专项,2009年5月签署的“中欧科技伙伴计划”协议为中欧科技计划的实质性对接开启了渠道,中欧科技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4.中加、中澳科技合作
2007年1月16日,中国政府与加拿大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在北京签署。这是加拿大政府对外签署的第5个双边科技合作协定,也是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第100个双边科技合作协定。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政府支持在共同感兴趣的优先领域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先后成立了中澳水资源研究中心、中澳轻合金联合研究中心、中澳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和中澳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
5.与周边国家合作
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对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开展科技“走出去”计划,推动国内有需求的企业到国外开展研发和生产。同时,以“对发展中国家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帮助其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体系自生能力。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现技术转移,必须立足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科技资源利用中我们应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紧跟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