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睿
编者按:20年前也许你对VC(风险投资)这个概念很陌生,许多人称他为“忽悠”,对它的运作模式也难以置信。但你一定知道新浪、搜狐、阿里巴巴这些互联网企业,它们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 20年后,风险投资受到了热捧,许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吸引风险投资的目光。而新一轮VC将目光盯上了新能源市场。 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调查,在中国,清洁技术领域有望成为继信息技术和电信业之后的第三大风投猎取目标。 尽管清洁技术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市场,但投资者却看到了它的增长潜力。随着传统能源供应的日益枯竭,各国政府均采纳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清洁技术带来的商机将不亚于信息技术。 中国的清洁技术领域小企业将成为风投下一个追逐热点。因为当前中国政府支持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政策,将为清洁技术企业带来商机,由此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一位在中国居住多年的欧洲VC经理艾微见证了这一历史时期,他所记录下的手记正是下一波伟大的革新和投资正在清洁能源工业涌现,就像曾经喧嚣一时的生物技术工业一样。 我的中国低碳之旅 或许是机缘的巧合,在2008年圣诞前的一个星期,曾经共事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来找我。他们想成立一个基金,专门投资与清洁技术(clean technologies)相关的中国公司。 他们需要一位既有中国背景又有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经验、同时还要信得过的人,来帮助他们在中国拓展业务。 于是,两个月后,我开始了第一次对中国清洁技术市场的考察。 在来中国之前,我们有一些偏见觉得中国政府并不重视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的问题,因为当前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保经济增长。在西方媒体看到的关于中国环境的报道就是不停建造火力发电厂。但接下来与政府、媒体以及同行人士的接触让我们感受到,其实中国对待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态度和政策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虽然某些政策并不是最佳的,或者力度不够但这至少表明中国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且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良性循环的过程。 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资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的项目,正在创造出近万亿元的市场需求。技术与资金是中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制约瓶颈。 这次的市场考察更加坚定了我们到中国投资清洁技术市场的信心。我们应该不仅在资金上支持中国的清洁技术公司,还要在技术和管理上提供帮助。毕竟欧洲在清洁技术领域是世界领先的,每年创造的利润占全球该产业利润总和的30%以上,一直是清洁技术的出口地区。 全球聚焦低碳经济 当然,关心碳排放的绝不只有中国。我经常到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参加气候会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讨论关于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其中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是发展低碳经济是否会抑制经济的发展,这尤其被发展中国家比如说印度和中国所关注。一些人抱怨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意味着放弃目前的基础设施,会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然而,从工业时代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正是不断推掉旧厂房旧设施建立新厂房新设施的吗?何况,目的在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低碳经济理念,并不要求大家迅速替换整个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转为使用清洁能源;实际上,转向使用清洁能源是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诚然,短期内改变能源的组合会付出一定代价,但并不会导致经济停止增长。数据表明,从1990年到2007,世界经济增长近75%,而二氧化碳的排放只增加了38%,每个经济体的排放下降超过20%以上。 抛开环保角度,从技术上讲,发展低碳经济还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除了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环保)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甚至能够激活目前低迷的经济进而创造出持续健康增长的大好局面。可以说,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就如《金融时报》的副主编马丁·沃尔夫(MartinWolf)。 在一次欧盟的会议上某官员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大家都坐在一辆向前疾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些人坐在车尾,一些人坐在车中,还有一些人坐在车头。如果有一天这辆火车被撞了(喻指人类无法解决气候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那么最先遭殃的是那些坐在车头的人。─无论气候变化被当作政治谈判的筹码,还是用来攫取某种利益,请别忘了我们都坐在这辆车上。 或许由于长年在外,所以中国的办事风格对我来说反而有点生疏。譬如,我到某个地方去考察垃圾发电的项目,接待我的是当地政府委派的项目负责人。首先把我带到发电厂参观了一圈,发电厂不大就建在海边,不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发电厂旁边还有一个好几万亩的垃圾填埋场。 接下来的关于垃圾发电的讨论则把我搞糊涂了─这位负责人对于该项目一点也不熟悉,比如说该项目的垃圾利用率会达到多少,盈利模式如何,甚至连什么时候能够竣工也不知道。 到最后,负责人的一句话让我哭笑不得:这种项目一般不盈利,因为国家要求,我们只好做了,不明白你们这些投资公司为什么会感兴趣。 很显然,中央要如何制定税收和补助政策来扶持清洁技术公司以推动发展低碳经济是关键,提高地方政府的环保的意识和认真执行中央的政策同样是关键。如果地方政府仍旧以提高GDP为唯一目标,忽视改善日趋恶化的环境,再好的政策也可能成为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