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梦想 亚洲的遥远梦想



  □封清

   2009年10月1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韩国总统李明博三国领导人齐聚北京如期召开了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会后发布了《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称,中日韩三国将加强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促进东盟和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合组织等多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

   中日韩三国合作迎来了一个全新概念——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力推“东亚共同体”构想,他的提议受到中韩的认同。三国领导人表示,今后将在开放、透明、包容的原则基础上把建设“东亚共同体”作为长远目标,致力于区域合作,致力于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

   东亚共同体的提出及形成

   “东亚共同体”概念最早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1990年提出,但在当时东亚国家响应者少,一直处于搁置不议状态。随着世界经济的转移,亚洲经济的崛起,“东亚共同体”的内发要求越发强烈,它首先在中日韩三国中率先得到发育。

   东亚各国的密切起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对亚洲各国经济冲击很大,特别是当时泰国经济的崩溃,令各国看到了联盟的必要性。1997年东盟各国及中日韩领导人开始举行定期会晤,“东盟+3(10+3)”机制逐渐成型和发展。东亚各国领导人每年一度聚首磋商,从而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之间建立会晤机制提供了可能。

   1999年11月,三国领导人在马尼拉出席非正式早餐会,举行了首次会晤。在2003年10月第五次会晤期间,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联合宣言确定三方将在14个领域开展相互合作。此后,中日韩合作在所有14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由于这一会晤机制是在“东盟+3”这一较大机制下建立的小机制,因而在头8年间,三方会晤均是在东亚领导人会议的举办地,即某个东南亚国家进行,因此至少形式上并非那么自主和显眼。去年12月,中日韩领导人会晤首次在三国中的日本福冈举行,未来也将在三国之间轮流进行,这是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重要标志。

   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具体构成,目前各方似乎仍没有统一的看法。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表示,东亚共同体应该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东盟国家,这一共同体最初的关注点应该是经济合作。

   日本首相鸠山在本次会晤表示,期望中日韩能够争取在明年较早时期签署一份三边投资协定,并为未来三国签订自贸协议奠定基础。据相关人士透漏,这份关于三边投资协定的非政府研究报告已经出台,中日韩的三位领导人都表示,三国政府将选择联合研究方式商讨这一合作。

 遥远的梦想 亚洲的遥远梦想
   障碍重重

   “建立‘亚洲版欧盟’说易行难。”这是当前专家学者的观点。从现阶段看,这种观点是非常理智的。“东亚共同体”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石,通过自由贸易区、经济共同体、货币联盟等形式,由低级到高级,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织、相互联结而成一体的关系状态,并由此进一步发展为安全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它不仅是经济水平的趋同,同时,还要价值观与文化信仰的融合,这种差异不容小觑。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提议对“东亚共同体”的设立贡献很大,提出很多建设性的设想。他认为“东亚共同体”应类似欧盟,要在内部实现统一货币,消除关税,为工业产品设立共同标准,在对外政策方面也要有统一的声音,建立东亚议会机构进行重大决策表决。总之,“东亚共同体”应是高度统一一体化的共同体,他乐意为此出让国家职能。

   “东亚共同体”的远景在描述中得以窥见,但现实却面临很多障碍,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在东亚,仅仅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存在相当差距,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更是层次不齐,这种情况下,经济领域的合作仅限于初始阶段。不像欧洲各国整体经济水平差别不大,地区一体化后不会对经济造成巨大波动,因此类似于像欧盟那样的全方位合作还有待时日。

   其次,中国无论经济和政治体制都与日本、韩国不同,目前缺少共同的认同文化做基础,价值观判断的标准很难统一;而超越国家主权的东亚一体化的建立,特别需要在意识领域的协调统一,这方面的阻力尤为阻塞不畅。

   第三,东亚国家彼此间存在着历史及领土问题的纠纷,这一问题在这几年冲突不断,究竟如何解决,需要各国领导人发挥智慧作出妥协,这是增加互信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四,在构建“东亚共同体”问题上,一些国家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声音。来自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认为,日本应该与价值观相近的美国形成共同体,应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非东亚共同体。更有一些人认为,日本加入共同体后,将会被强势发展的中国经济圈所蚕食,这些民意将是阻碍东亚一体化的不利因素。如果“东亚共同体”在面临签署类似的像欧盟《里斯本条约》的“东亚宪法”时,分歧将是巨大的。

   不可阻挡

   “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政治角度,还是区域安全的角度的考量,走向融合与统一是大势所趋,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东亚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从经济层面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利大于弊,有助于促进中日韩这三个紧密关联的经济体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

   在整个东亚乃至亚洲地区,中国日益成为经济引擎和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2008年,中日贸易额超过2600亿美元,中韩贸易额接近1900亿美元,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日韩贸易额也接近1000亿美元。通过构建“东亚共同体”加强经济联系和合作,对中日韩三国好处显而易见。

   这也是世界格局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欧洲,欧盟正在加速扩展和深化,设置统一的欧盟总统的构想即将成为事实。在北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体化合作已经形成。在南亚,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共同体也呼之欲出,此外,拉美、非洲等有自己的地区合作组织。因此,东亚建立一个以中日韩主导的共同体是必然的选择。

   中日韩选择合作共同推动“东亚共同体”,有其内在的可能性基础。

   首先,东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的儒教文化深深影响着东亚各国。长期以来,中、日、韩共同组成了鲜明的东方文化。汉字文化圈或筷子经济圈一直为人所乐道,这些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三国民众的沟通、互融。

   其次,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继西欧、北美经济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区。据统计数据显示,中、日、韩外贸总额超过两万亿美元,其中58%来自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55%,逊于欧盟的65.5%。一个“相互依赖”的区域性贸易链正在东北亚地区逐渐成型。有评论认为,鸠山首相还把东亚共同体定位为继欧盟、美国之后的世界经济的第三极,希望将东亚变成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牵引机车”。实际上,东亚经济区不仅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马达,更是促进东亚共同体形成的催化剂。

   第三,东亚共同体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但是,东亚各国的合作早已经开始。东盟10国已经形成机制,而中、日、韩也参加了东盟的10+3会议。最近,中、日、韩三国也建立了自己的领导人会议制度,这些都可以说是东亚共同体的初级阶段。

   如果说,一个成熟的超主权的国家形式需要百年的时间完成,需要经历发生、发展、壮大、成熟不同的历史阶段,那么,目前的“东亚共同体”才是幼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3720.html

更多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我有一个梦想的手抄报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孟庆焕 柳发艳《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11期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韩鹏:只要我们执着的教育梦想还在

只要我们执着的教育梦想还在——新东方西安学校校长韩鹏在20周年庆典上的独白[来源:新东方 作者:韩鹏]  还记得2002年的春天,我刚到北京,一上出租汽车,告诉司机,我去新东方,司机亲切地说:第一眼看你我就

摘取梦想的启明星 摘取梦想的启明星淘宝

Catch the Star that Will Take You to YourDreams抓住命运的启明星,实现你的梦想! Catch the star that holds your destiny, the one thatforever twinkleswithin your heart. Take advantage of preciousopportunities while

声明:《遥远的梦想 亚洲的遥远梦想》为网友三生三世枕上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