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一周年。回头看,美国那头受冲击最大的是金融,中国这边是制造。在既往全球经济已然失衡的格局中,中美这两块产业是全球大链条的一头一尾,故如要取得重新平衡,这两块的改变势所必然。
于是最近台湾企业鸿海(富士康)放出的投资新计划相当惹眼,却又在逻辑之中。据鸿海方面消息,最近两三年内它将在中国大陆投巨资打造3C家电渠道。此外,鸿海当家人郭台铭还透露,集团在电子商务也将有所发力。联想到鸿海、郭台铭的名字最近还频频出现在电影《白银帝国》的制片方头衔下、李开复创新工场的投资者名单里,看来全球代工之王鸿海将身躯由“硬”变“软”的步调明显提速。 当然,如你所知,创新工场投资者名单里还有一个昔日制造大佬:柳传志。跟郭台铭率鸿海整体转型不同,柳传志对淡出制造的路径设计更柔和、更因人而事,先超越联想集团在其上搭一个控股的台,再不断地在这个架构之下装进新的投资业务。现在主营PC的联想集团从资产与营收上来说当然还是联想控股的大头,但是远眺未来10年、20年,联想控股内部的格局与比重会怎么变,不好说。 还有一个嗅觉极端灵敏的投资大佬也在不遮拦地“换牌”,就是郭广昌。五年前,他还在极力鼓吹中国要为全世界造钢铁,去年以来他却已在金融危机后减轻了对“重资产”的持有,加大对媒体、广告等内需型“轻产业”的投资。 制造业为何让大佬们无心恋战?“中国制造”真的到头了吗? 解读这个现象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现在是全球经济中头号头痛问题,从电信设备到消费电子,从原材料行业到装备制造业,供给均远超需求,但所有的经济学家、产业参与者、政策制订者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现在看来基本无能为力。制造业普遍在剃刀边缘求活,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人力成本、环境成本加剧抬升,只要全球订单稍一萎缩,富士康这架庞大无比的制造机器立现亏损。 第二个关键点是亚洲特别是中国角色内涵的转变。二战结束后,无论是“四小龙”的飞跃还是中国、印度后起的增长,亚洲整体上皆扮演着“世界工厂”角色,小商品、半导体、LED、芯片,莫不在为世界制造而自身市场容量有限。但自中国凭借制造业完成头30年的财富积累后,这个状况将因中国市场体量的深广性、层次的丰富性而极大地改变。这么大一个市场浮现,是亚洲崛起史上从来没有的现象。尽管持续发展中国内需还有诸多掣肘,后者犹如一块坚硬的蛋糕,但蛋糕上的那层奶油已够诸多商家争抢了。 以上两点联系到一起,资源配置何去何从已很明显。但是,是不是“中国制造”就无路可走了呢?这几位昔日制造大佬的选择有多大的示范意义?我认为,郭广昌、柳传志的选择,都应被视为投资家而非实业家的选择来看待。投资家第一考虑的,是超越行业来进行资金资源的最优配置,哪个行业哪个企业成长性最好,就杀进去,而撤出的行业企业,不一定是全无可做,也许只是行业成长性偏弱。郭台铭引导鸿海转型,倒确实是中国制造之变,但要看到,站在制造业万峰之巅又承受万钧之重的鸿海,实际上已把代工路走到极致,某种程度上它必须通过自我颠覆与扬弃来获得新生,其实也不是对制造的抛弃;而绝大多数“中国制造”,技术、规模、管理升级的空间都还无比大,何必、又有多大能力可以纵容自己变轻变“软”、甚至PE化的梦想! 文 |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