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洛阳大叔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门前摆摊卖肉夹馍,据称生意好时一天收入可达七八百美元。有网友调侃他称“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美国卖小吃”。 一个普通的人物,一门普通的营生,卖的也是普通的西北小吃,何以引起如此多人的关注?我以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这条新闻背后的新闻,关注背后的关注。 第一,美国的城市管理艺术值得借鉴。从新闻报道来看,谢云峰在美国摆摊并没有人们想象的传奇,因为不懂美国的相关规定,他一样被卫生部门罚过1000美元。 谢云峰从事的是食品行业,核心和底线是食品安全,卫生不合要求就要遭遇重罚,至于你在哪里叫卖,并不是管理的第一重点,谢当初被罚款,就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 据说,无论在曼哈顿还是遍布中文招牌的法拉盛,随处可以见到街头餐车兜售各种吃食、水果、衣物和旧书,受到纽约居民和游客的极大欢迎。这些街头小贩不仅价格便宜,还成为纽约街景的一部分,并没有影响城市形象。 至于用暴力驱赶摊贩,更是十分少见。2010年,一名俄勒冈州7岁女孩在地方集市上卖柠檬水,因为受到管理部门的驱逐引发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在舆论压力下,当地主要官员向这名女孩的母亲道歉。 管理人性并不意味着标准降低。美国城市管理者为何没有驱逐小贩的任务,更没有所谓“潜伏”执法的手段?是值得争论和思考的。 第二,洛阳大叔的励志故事值得学习。尽管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城市管理规范,注重实际效果。事实上,美国并非创业者的天堂,谢大叔的生意路照样充满艰辛。 不难想象,一个连“4”的英文都不会说的中国农民,要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扎根创业,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逐步熟悉当地的各种规章制度,市场行情,该有多么艰难? 但是,谢云峰凭借他“不能丢了咱河南人的脸,更不能让别人看低了自己”的诚信和实在,才是他能够日赚七八百美元的根本原因。 有报道称,在美国做小贩甚至更辛苦,其中有规定甚至细到“提供热水的明火不能灭,流动餐车距离马路边缘不能超过2英尺半;发电机不能放在地上……”这些在我们看来近乎吹毛求疵的规定,要做起来并不简单。 第三,包容开放的创业文化值得吸纳。现在正值毕业季,舆论天天都在说就业问题,今年仅大学毕业生就有699万,而且从目前的签约率来看,似乎并不理想。

最近票房火爆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所讲述的故事,从另一个维度表达了美国有一种年轻人喜欢的创业文化。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学习英语涌向美国?这也是今天的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 美国注重培植“小人物”创业的热情。事实上,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这种创业文化也正在迅速形成,现在中国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如今叱咤风云的温商,很多不就是从小商小贩发展起来的吗?这一点值得肯定。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听到更多外国小商贩在中国创业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