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以何填平“张忠谋缺口”



  自从6月12日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闪电宣布兼任总执行长一职以来,外界总是猜测各种理由来解释七十二岁的张忠谋非“回锅”台积电不可的理由——台积电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国际投资银行及金融机构似乎也对张忠谋“回锅”不是太看好,台积电的股价在张忠谋宣布回任之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在外国投资机构大卖之下价格重挫:6月15日股票价格再跳空下跌,从约57元下挫至约53元,自此这个股票“价差”就被人们称之为“张忠谋缺口”。

  以台积电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来看,这个“张忠谋缺口”的深度大约是150亿元人民币左右,从6月中到7月中近一个月时间,台积电股价在50至55元区间盘整,一直到7月中才站上56.1元,正式回补了“张忠谋缺口”的压力区。

  由股价表现来看台积电的长期竞争力,当然不算恰当,却代表着许多投资人对张忠谋回任总执行长这件事,充满了好奇及观望的心态,加上台积电第二季营运差强人意,张忠谋能够做些什么让投资人为之惊艳的事,很多人都在期待着。

  这也是看不见的“张忠谋缺口”。

  再冲一次

  所以7月30日,当张忠谋个人睽违5年之后,再度亲自主持公司分析师说明会时,与会分析员将近250人,全球重要的半导体、芯片分析员全部到齐,除了聆听张忠谋如何解读2009年下半年半导体景气,更重要的是,想了解他如何打造台积电未来的竞争力。

  张忠谋亦知道他此刻的姿态与表现直接关乎外界对台积电的评价。除了全场几乎都用英文说明及回答提问,他还不时在台上走动,以充满自信的手势解释景气变化,同时为了解除外资圈对台积电40纳米优良率的疑虑,还特别与台积电“先进技术事业资深副总经理”刘德音进行视讯联机。

  “我们第三季投片量将上看3万片!”刘德音在视讯联机中表示40纳米的优良率已提升到60%,约是3个月前的一倍。

  张忠谋自信的风采感染了整个说明会,过去由蔡力行担任总执行长主持说明会时,只是坐在台上与法人一问一答,更不用说“视讯联机”了!

  而当国际投资银行分析员问到台积电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OE)目标时,张忠谋不但实问实答、设定目标,还展现丰厚的人文素养。张忠谋表示,不论是提高“资本支出”或是“投入研发”,台积电维持“20%的ROE”是不可改变的目标,这就像刘德音带领的团队这段时间全力冲刺40纳米优良率一样,虽然他已经冲刺一次,“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 dear friends, once more”,所以台积电也要持续冲刺达到20%的ROE目标。

  这段英文可是莎士比亚“亨利五世”(Henry V)一剧中的台词。除了表面上张忠谋的自信给外界信心,更重要的是“拉长战线”的策略,也就是提高“资本支出”及“投入研发”的暗示。

 台积电:以何填平“张忠谋缺口”
  果然,8月11日台积电在董事会决议后宣布,将大手笔投资11.168亿美元,用来扩充12厂中的45/40纳米产能,并建置32/28纳米相关制程产能。台积电预估今年资本支出将达23亿美元,这个数字已是2009年全球半导体厂中,资本支出规划第三大的业者,仅次于英特尔及三星电子,且根据台积电规划,32/28纳米制程将于2010年第一季开始生产;在“投入研发”方面,台积电则与日本IDM(整合型组件制造大厂)富士通微电子达成协议,台积电将为富士通代工40纳米特殊应用芯片(ASIC),并共同发28纳米先进制程,以共同分摊日益高涨的研发及产能投资费用。

  看谁能熬过斯大林格勒之冬

  张忠谋特别提到一家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Global Foundries。这家AMD独立而出的半导体代工厂,不但已经正式开始营业,并且公布了公司名称和经营策略:Global Foundries旗下拥有一座运转中的12厂,还有两座规划中的新厂,竞争目标可是瞄准了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并且已对外宣布取得“意法半导体”(STA)的订单。

  Global Foundries的母公司AMD本来就是台积电的大客户,所以许多分析师认为AMD切割独立Global Foundries的动作之后,会将许多订单转移给Global Foundries,造成台积电订单的流失。

  但是,张忠谋在分析员说明会上,却以二次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之役(二次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德军在长达两百五十公里的战线上,迎战苏联军队的突击及冬季严寒的冰风雪,双方死伤了达八十五万人,最后德军还是得放下精良的武器投降),来形容对手因为战线拉得太长,恐怕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在春天来临之际,就已经被俄军歼灭。

  张忠谋认为对手“战线过长”,可能是指Global Foundries再盖两座半导体厂充实产能,除了AMD和意法半导体的订单之外,还得争取更多的客户才可以生存;也可能是指AMD若想扶持Global Foundries,而将订单从更具效益的台积电转移,是自己“拉长战线”。

  这两种“可能”台积电似乎都胸有成竹。如果是后者,AMD必须承受转移订单、造成制程转换成本的支出,特别是在AMD最大竞争对手英特尔持续降低成本的策略之下。其次,AMD不可忽视的另一个事实是,台积电与英特尔合作的Atom核心单芯片,已经开始进入最后量产的准备工作。

  过去英特尔和台积电的合作若即若离,英特尔很少将中央处理器(CPU)订单外包给全球制造芯片最有效率的台积电,最多只是把芯片组给台积电生产,但是Atom是运用在“上网本”(Netbook)的CPU,不但需要更有竞争力的成本,而且数量规模要更大、出货速度要更快,英特尔Atom处理器代工是台积电在“32/28纳米”世代的另一项重要突破,自然得更积极扩大产能来响应。

  这让AMD必须用更具经济成本的产品应战,想要扶持Global Foundries会相当吃力。

  而Global Foundries如果想要不依靠AMD自己生存下来,势必争取AMD之外的高阶芯片订单,这包括了通讯芯片、绘图芯片等等,才能满足Global Foundries十二厂的高阶产能;反观台积电十二厂的客户,除了英伟达(NVIDIA)、AMD、高通(Qualcomm)等大客户扩大下单外,还有包括博通(Broadcom)及迈威尔(Marvell)等网络通讯大厂,这种客户名单“长度”不是Global Foundries一时间可以拉长的市场战线。

  “短空长多”

  在经济不景气下,IDM厂将被迫采取减少内部半导体厂产能依赖的“fab-lite”策略,逐步成为外部半导体代工厂客户,不但欧美大厂如摩托罗拉、AMD等等,现在连日本也开始调整,也难怪台湾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IEK)产业分析师陈伟指出,不景气对半导体代工业是“短空长多”。

  所谓“短空”是指全球不景气恐将冲击半导体代工厂业绩滑落,但不景气也使得IDM公司面临比IC设计公司更艰困的处境,因为IDM公司多了设备厂房产能利用率不高的包袱,所以必需减轻在设备厂房的投入,将资源集中在IC设计与研发,陈伟预测,更多的IDM公司进一步转型为IC设计公司,将生产制造全数外包,成为半导体代工厂的客户,这对半导体代工厂而言则是“长多”。

  与该趋势相符,眼下,台积电的订单抢先回升,包括巨积(LSI)、阿尔特拉(Altera)、耐特逻辑(NetLogic)、富士通等国际大厂,媒体指出将在第三季或第四季,将大幅拉高委由台积电的代工订单,台积电45/40纳米占营收比重,也可望由第二季的1%,至年底急速拉升至接近10%!

  张忠谋曾在回任总执行长的记者会中说,他回任总执行长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且会把接班当成一个长期的问题去处理,目前没有交棒的时间表,也不会找新的总执行长人选,事实上半导体产业的结构重整,是一个“时代”的问题,还需经过几次的景气和不景气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景气是时代的“缺口”,不是时代的结束。

  张忠谋曾经引领这个时代,只要这个时代继续“延长”,所谓的“接班人”也只能等待下一个开创时代的机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3904.html

更多阅读

张忠谋:78岁杀“回马枪”

  78岁的张忠谋恐怕从没有想到,创始人回归的故事有朝一日竟然也会在他和台积电身上上演  悲情指数★★★  金融危机给台湾芯片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台积电来说,更无疑是产业增长困境的“放大器”,这在台积电过去的几季不容

台积电副总执行长曾繁城:挑对人,相信他

  问:为什么台积电有强将又有强兵?  答:台积电一直都有优秀的人才。不论是以前追赶人家的技术,或是现在做到领先的地位,都必须要有人才。人才晋用后你必须信任他,以前我也谈过,我期望能做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基本上就是要能

台积电:张忠谋复出

  除了一位老人的激情,台积电并未拿出更多增加投资的理由,但绿色能源方面的一场大并购可能已经在酝酿之中。  文|CBN记者商勤硕  重掌帅印刚刚7天,78岁的张忠谋就推翻原计划,把台积电这部汽车开入了快车道  6月18日,全球最大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让台湾半导体站上世界舞台

半导体历史的里程碑   台湾集成电路公司能克敌制胜,赢得世界第一,靠的是正确的策略。在张忠谋20余年领导生涯中,他非常注重策略,他认为大策略看市场,小策略看对手。  大策略通常要靠领导人的洞见,是由多年来读书、观察、谈话、思考

声明:《台积电:以何填平“张忠谋缺口”》为网友不枉姑娘爱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