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几家光伏电站的横空出世似乎给哀鸿遍野的光伏行业打了几针强心剂。
先是在9月,美国上市公司First Solar宣布将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合作建设一座拥有2000兆瓦发电能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这个项目规模之大不只超出了国内光伏行业很多人的想象,即便和全球范围内的诸多大型光伏电站相比也大得“吓人”。以8月份在德国刚刚落成的利伯罗泽太阳能电站为例,这座迄今为止德国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峰值功率为52.79兆瓦。但如果将其与鄂尔多斯市的这个光伏电站相比,仅仅相当于后者的四十分之一。 此后,9月底,据称是全国并网发电的装机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并网投产,该项目总发电量为20兆瓦,目前并网投产的一期项目为2兆瓦。 这些大型光伏电站项目的出现与我国从上半年开始逐渐明确的补贴政策有直接的关系。比如3月份之后陆续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示范工程”等。至为关键的光伏上网电价据称也将在年内推出。First Solar的首席执行官Mike Ahearn就表示,对于该项目而言,中国 “独具前瞻性的上网电价政策”至关重要。 也就是说,从时机上看,苦苦支撑的国内诸多光伏企业们终于即将迎来可以上“饭桌”的时候。但问题是,国内的这些企业们真的能抢到自己那碗饭吗? 事实上,First Solar公司超大电站带来的天量光伏模块需求基本上与国内诸多嗷嗷待哺的光伏模块生产商并没有任何关系。与国内多晶硅光伏厂商不同,First Solar公司本身是全球范围内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生产商。 据清华大学功能薄膜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张弓教授透露,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的理论值可达30%,成本可以做到每峰瓦0.87美元(最终目标每峰瓦0.5美元)。相比之下,国内产量巨大的多晶硅电池最高光电转化效率为17.0%,实际普遍只有13%~15%,每峰瓦电池中,只是花在硅原料上的成本就有0.9美元。由此,与多晶硅电池相比,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在价格、稳定性、光电转化率等几个方面都有不少优势。 First Solar公司目前已经在美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建设了自己的碲化镉制造厂。在鄂尔多斯太阳能电站的备忘录中,First Solar公司也已表示将考察在鄂尔多斯建立太阳能光伏模块制造及供应基地的可行性,在中国境内建厂自产自销完全是一个可行选择。 反观鄂尔多斯市以及周边地区现有的光伏产业结构,多晶硅投资可谓早已过剩。比如2009年6月,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已经开工;鄂尔多斯集团规划年产2500吨的多晶硅项目也将在2010年量产。由此,First Solar公司超大电站项目带来的很可能是对鄂尔多斯乃至国内光伏产业的进一步挤压。 如果从更大范围上看,国内以多晶硅为主的光伏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还在随着更多成熟技术的出现而逐步加重。在光伏业界,有一种观点就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太阳能电池是多晶硅,但是代表了未来方向的却是薄膜太阳能电池。近日,在清华MBA创投与创新俱乐部举办的一次环保能源绿色产业论坛上,一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就展现出了非常好的成长态势。比如北京南站顶中央部分的太阳能电池天窗就是由德国一家公司生产的。据了解,只是在小规模生产的情况下(2兆瓦),这种电池每峰瓦的原料成本就可以做到0.2美元,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目前,掌握这种电池生产技术的仍以日本和美国企业为主,像日本的Showa Shell Solar公司已经有年产15兆瓦的生产线投产,Honda公司的规划产能也达到了124兆瓦。美国的ITN Energy System公司为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专门成立了Ascent Solar公司,也建好了5兆瓦的生产线。国内方面,目前研发上走得比较靠前的是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中后者已经和民间资本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华冠光电的公司以便更快实现量产。 张弓教授表示,预计在2~3年内,中国就会出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规模化生产线。在技术逐步成熟的前提下,国内在“铟”这一原料上的储量和产量优势也可以让国内相关企业避免重蹈多晶硅电池企业的覆辙。反观First Solar鄂尔多斯光伏电站项目,其碲化镉薄膜电池必需的“碲”产量却相当有限,据统计,全球的碲产量如果全部用到这个太阳能电池项目中,也只能支撑1万兆瓦的光伏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