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底,深交所明确要求“深证100 指数”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的规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上证所也相继向各上市公司发出《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 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2009年上半年,数百家A股上市公司应上述要求发布了CSR报告。那么,这些报告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具备作为企业非财务绩效报告的必要内容和规范形式?从这些报告中是否可以管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阶段发展状况的某些特征?
2009年上半年,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对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CSR报告进行了及时监测,并运用“MCT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对这些报告逐一进行专业评价和打分,对上述备受关注的几个问题做了解答。社会责任报告扎堆,地域差异大 根据RLCCW即将发布的《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截至6月17日,RLCCW共监测到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CSR报告371份,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布213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布158份。这些上市公司分别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范围不可谓不广。但同时报告分布呈现出巨大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广东省最多,为53份,平均得分31.35;北京、上海、浙江依次次之:北京50份,平均分33.52;上海29份,平均分33.66;浙江27份,平均分24.16。 这些数据启发我们思考社会责任报告质与量的均衡,并为相关地区的社会责任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些地方政府重视CSR理念的推广和实践的创新,如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等,相应地这些地区CSR报告的质与量都相对较好。那么,这些CSR报告地域标杆是否会成为中国CSR实践的标杆?报告与实践是否能够达成理想中的匹配与均衡? 行业洼地明显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发布CSR报告的371家上市公司分布于采掘业、金融保险业、食品饮料业等20个行业。其中,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发布报告数量最多,以62份的数量占到了CSR报告总量的17%;金属、非金属行业次之,共发布报告51份,约占14%;而交通运输、仓储行业与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也都占到了报告总量的9%左右;发布CSR报告数量最少的行业是木材、家具行业,仅有1份。行业属性的不同似乎影响着企业对于发布CSR报告的理念和认识。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业协会将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从平均得分情况看,发布CSR报告数量在10家以上,同时平均分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为:采掘、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食品饮料(并列第三),平均分分别是:44分、45分、32分。但从行业总体观察,CSR报告平均分偏低(平均分在25~30分)的行业企业数量占到了75%之多。从行业视角看,中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除为数不多的如银行保险、采掘等行业外,均处于“行业集体洼地”之中。 社会责任影响企业股市表现 CSR报告的评价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力度是一个备受关注且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正在上演责任大戏。2008年兴业基金推出社会责任型投资基金,践行“责任投资”。2009年6月,上证所发布了酝酿已久的“社会责任指数”。可见,CSR影响企业股票市场表现的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RLCCW对高分报告和低分报告企业的股票市场表现做了基于股市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A股371家发布CSR报告的上市公司中,MCT评价得分前35名的企业,在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每股收益、平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中均显著优异。其中平均每股收益一项,报告得分前35名的企业高出A股平均值1.9倍之多,其他指标高出1倍~1.5倍不等。这说明,通过CSR报告的优劣可以指导个人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RLCCW目前已在评估发布独立CSR指数,深度影响资本市场责任投资行为的可行性。 CSR报告这份舶来品,中国企业究竟会如何诠释?将会染上怎样的中国特色?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是润灵公益事业咨询CSR首席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