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抵挡住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却没能抵御住2000年突然而至的新经济寒冬。
那一年,网络泡沫的破灭击碎了所有高科技公司的上市梦想。纳斯达克的股价指数失去了“点石成金”的魔力,从最高处的5000点滑落。随后三年,上市公司丑闻接二连三,投资人信心尽失,股市一路下跌。2002年年末,纳斯达克指数跌跛2000点,投资人损失惨重后选择逃离。如何恢复元气,让投资者回归,成为纳斯达克的头等难题。
这是最萧条的投资年代,每一位投资人的口袋里都怀揣现金却投资无门。
或许是受到日本软银集团的启示,另一家日本的老牌创投机构——集富日本开启了投资中国的计划。周鸿 和他的的3721公司进入这家日本投资者的视线。作为一家网络公司,3721首创了网络插件的商业模式,通过与微软的IE浏览器合作,一度占据中国上网用户桌面市场的90%份额,这家网络公司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收入。2003年年底,3721被雅虎公司收购,投资者集富亚洲的退出回报超过5倍。
2001年欧洲的金融投资机构3i在香港设立办事机构,寻找东亚地区的商机。但除了在韩国初期试探外,直到2003年,它才正式在中国一展拳脚。
2000年3月,时任新加坡科技局主席的张铭坚访问中国投资市场。和上海创业投资公司会面后萌生合作想法。在新加坡政府推波助澜之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TIF和上海创业投资公司达成协议,上海华盈创业投资基金(TDF)破茧而出。
TDF在阿里巴巴项目早期就开始介入,2005年被雅虎收购时,TDF套现退出。正是凭借阿里巴巴项目,TDF创始人吴家麟被2006年的《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人之首。
1999年,在一片质疑声中,硅谷巨头德丰杰(DFJ)与一家名为ePlanet的欧洲基金联姻成立名为DFJ ePlanet的全球投资基金,触角从硅谷扩大到全球。如果没有这次冒险,德丰杰或许与“中国的Google”(原度)失之交臂。2000年9月,和IDGVC共同投资百度,双方出资1 000万美元,“出手阔绰”的占到出资额的75%.
孙正义在中国地区的几次成功投资,也促使其将投资的触角延伸至整个亚洲地区,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在2001年成立,思科成为这只基金的唯一投资人,但最重要的是,软银亚洲找到了一个好的领导者,来自AIG的投资家阎炎,之后,软银亚洲又“借调”软银中国的周志雄和羊东加盟,孙正义在中国地区的第三只基金组建完毕(前两只分别是软库中华和软银中国)。
曾经投资了新浪网的华登国际此时却将中国业务压缩到最小化,只保留江善颂等人驻留中国。上海联创也面临基金匮乏的窘境减缓了投资步伐。
IDGVC、凯雷投资的携程网聚集了Oracle工程师梁建章、投行人士沈南鹏等创业者,他们开创的在线酒店预订服务将刷新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即使如此,这家公司的首次融资额也仅有51万美元,由IDGVC合伙人章苏阳投资。
从当时的产业环境看,2001年后的中国新经济正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进入衰退期,未来电信增值业务还没有点燃复苏的火种。